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充分考慮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實際,統籌城鄉建設佈局規劃和公共服務資源配置,完善政策舉措,營造環境氛圍,逐步實現各民族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這一重要講話揭示了民族空間互嵌在民族互嵌式社會結構中的基礎性地位。隨著我國進入各民族跨區域流動的活躍期,人口流動對民族空間分佈格局的影響愈加顯著。
那麼,當前我國人口流動發生了什麼變化?少數民族人口流動情況如何?人口流動怎樣形塑民族空間互嵌格局,又帶來了什麼機遇和挑戰?近日,中國人民大學人口學專家段成榮教授接受“道中華”專訪,探討了上述話題。
記者:人口流動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風向標,從最新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來看,我國人口的流動性較以往有怎樣的顯著變化?
段成榮: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經歷了快速的經濟發展和深刻的社會變遷,人口的大規模流動是其中最重要的變化之一。整體來看,我國人口流動延續了改革開放以來從低流動性向高流動性的轉變,流動人口的規模迅速擴大。1982年,我國流動人口僅600多萬人,人口流動參與度(人口參與流動的比重)僅0.7%;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流動人口的規模已達到3.76億人之巨,人口流動參與度也攀升至26.6%。也就是説,平均每四個人就有一人參與到人口流動中。
歷史地看,中國社會從整體上説是安土重遷的。直到20世紀初期,按照費孝通先生《鄉土中國》一書的概括,中國社會的基本性質是“鄉土性”的,“自給自足的鄉土社會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動的”“世代定居是常態”。從歷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和日常生活中的感官經驗中我們可以看到,相對於低流動性的“鄉土中國”而言,我國經歷了並正在經歷著向大規模、高頻率遷移的“遷徙中國”轉變的過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一個流動的中國,充滿了繁榮發展的活力”。
記者:在這樣一個“遷徙中國”的背景下,少數民族人口流動呈現出怎樣的特徵?
段成榮:在全國人口流動愈發活躍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人口加入了人口流動的浪潮。從以往數據來看,少數民族人口流動參與度的提升是滯後於漢族人口流動參與度的。例如,1982年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僅為30多萬人,人口流動參與度(0.5%)低於漢族(0.7%)。儘管少數民族的流動人口規模不斷擴大,但人口流動參與度始終略低於漢族。但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少數民族流動人口規模達到3371萬人,人口流動參與度(26.9%)歷史性地首次超越了漢族人口流動參與度(26.6%)。各民族的人口流動參與度儘管各不相同,但均呈上升態勢,這從側面反映了各民族逐步深度參與社會發展、共用改革紅利的過程。
各民族人口流向直接改變了民族人口的分佈格局、各省人口的民族構成以及各民族人口的族際空間接觸概率。具體來言,根據歷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從流出地來看,安徽、河南和湖南逐漸與四川共同成為漢族跨省流動人口的主要流出地,而貴州和湖南則逐漸和廣西一起成為少數民族跨省流動人口的主要流出地;從流入地來看,無論是對於漢族流動人口,還是對於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廣東和浙江均展現出遠超其他省份的吸引力。總體而言,東部省份已成為漢族和少數民族共同的主要跨省流入地。當然,各民族的人口流動各有特點。例如,東北、華北的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多流向北京,西北的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多流向新疆,西南、中南的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則多流向浙江、廣東。
記者:各民族的跨區域大流動給民族空間互嵌格局帶來了什麼影響?
段成榮:人口流動對民族空間互嵌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人口流動使部分民族人口的省際空間分佈更為均勻。若各民族人口分別集中居住在不同省份,在一個省份內難以接觸到其他民族,那麼民族空間互嵌便無從談起。換言之,相對於完全不均勻的情況,分佈的均勻化有助於提高各民族在地理空間上相互接觸的概率。據統計,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人口流動分別使18個、17個、18個民族的省際空間分佈更為均勻。
二是人口流動使大部分省份的民族構成多樣性指數趨近於全國水準。實際上,各省的民族構成與各民族的省際空間分佈是一體兩面,當各民族的省際空間分佈更為均勻時,各省的民族構成也將更接近於全國的民族構成。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三個時點上,人口流動使21個省份(京、津、冀、晉、滬、蘇、浙、皖、閩、贛、魯、豫、湘、粵、渝、川、陜、內蒙古、遼、雲、寧)的民族構成多樣性指數趨近於全國水準。
三是人口流動提高了部分民族的族際空間接觸概率。這是民族空間互嵌最重要的方面,因為民族空間互嵌的意義在於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物理意義上的空間基礎條件或機會。據樣本量較多的19個民族的統計,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人口流動分別提高了16個、18個、19個民族的族際空間接觸概率。
綜合來看,人口流動使民族空間互嵌得到了進一步深化,為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絕佳機遇。
記者:這種人口流動對民族空間互嵌的影響,對於族際間的交往交流交融帶來怎樣的機遇和挑戰?對此,我們該如何應對,以促進民族互嵌格局的深化和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建設?
段成榮:在傳統農業社會中,“生於斯、長于斯、死於斯”的低空間流動性無疑是不利於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進行。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欣喜地看到各民族人口流動愈加活躍。一方面,更多的少數民族人口流向非傳統聚居區;另一方面,不少漢族人口亦向少數民族地區流動。這種“雙向流動”為各民族間的交往提供了物理意義上的空間基礎,這種跨區域人口大流動帶來了促進民族互嵌的機遇。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空間互嵌僅僅是民族互嵌的基礎性維度,如何進一步在文化、經濟、社會和心理上推進互嵌,是我們未來需要關注的重要議題。
因此,如何讓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在已成為民族互嵌重要場域的流入地實現“進得來、留得住、有發展”,是擺在眼前的現實挑戰。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兼具“流動人口”和“少數民族”兩重身份。這意味著,少數民族流動人口除了會遭遇流動人口一般會遇到的問題外,還可能存在著與流入地文化習俗有些許差異、語言溝通不暢等問題,而且流動距離越遠,這些社會融入的障礙可能會更為突出。對此,應推進城市民族工作和流動人口市民化工作的有機融合,特別是在已成為重要流入地甚至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重要場域的廣東、浙江、北京、新疆等地,應創造條件更好地接納各民族流動人口,以實現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從而促進各民族在文化、經濟、社會和心理上進一步相互嵌入,進而推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助推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建設。
(段成榮教授的博士生黃凡對本文亦有貢獻。)
受訪者簡介:
段成榮,中國人民大學傑出學者特聘教授,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基地主任,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北京市人口學會會長,國務院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專家諮詢組成員、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國家兒童智庫”專家等。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長期開展人口遷移流動和民族人口研究,成果獲中國人口科學優秀成果獎、國家民委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等省部級以上獎勵多項。
黃凡,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民族人口和人口遷移流動研究。在《民族研究》《人口研究》發表“中國大陸1982—2010年各民族人口轉變研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族際通婚變動的十大趨勢”等文章。曾獲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費孝通田野調查獎”、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生論壇一等獎等獎項。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