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今潮8弄:解讀石庫門的場所再生與文化再生

發佈時間:2023-03-29 10:28:59 | 來源:文匯報 | 作者: 周尤美 雷浩 | 責任編輯:蘇向東
  • 468f2b4fc1b6e24a33cdd52bd2554893_120329_p5.jpg


“今潮8弄”整體區域由八條弄堂內的60幢石庫門房屋,以及八棟包括公益坊、潁川寄廬、扆虹園在內的歷史保護建築和新增建築組成。本版圖片除註明外均由濱港商業中心今潮8弄營運及管理方提供

一個由弄堂、石庫門、老建築組成的歷史街區,在建築修繕與場所更新中孕育出的文化的再生之地,營造出了上海新的潮流網紅地——今潮8弄。   

更新後的“今潮8弄”,整體區域由八條弄堂內的60幢石庫門房屋,以及八棟包括公益坊、潁川寄廬、扆虹園在內的歷史保護建築和新增建築組成。保護性修繕後的獨棟老建築和里弄空間的錯落組合,在市中心區域並不多見,也註定了此處擁有作為藝術活動發生地的巨大潛力。   

作為建築與文化交織的重要歷史場所,今潮8弄既有百年精緻豪宅“潁川寄廬”,也有見證歷史變遷的石庫門弄堂社區以及融匯中西的優秀歷史保護建築,更保留很多紅色文化和海派文化記憶。19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在其前身公益坊內開設過著名的南強書局、水沫書店、辛墾書店等,很多具有代表性和海派特色的文化活動在此舉行,大量“左翼”和“新感覺派”文化青年匯聚於此,促成了思想和文化藝術的交流與碰撞。公益坊還曾作為左聯《前哨》雜誌“發行所”、東華書局等文化場所所在地。據介紹,有許多中共地下組織成員和左翼作家曾在這裡活動,如魯迅、馮雪峰、陳賡、廖沫沙、杜國庠、陳曉峰、馮鏗、李達、吳黎平等。其所屬的這塊街區就是上海歷史的延續,它記述著上海文化的傳承、留存了文化名人的足跡,更是百年虹口的滄桑縮影。   

建於1928年的公益坊,是典型的石庫門建築群落,也是上海市2015年公佈的第五批優秀歷史建築。在“修舊如舊”的基礎上,歷史建築也被注入了新的元素,成為網紅文化藝術新地標。石庫門建築規劃佈局緊湊,總弄、支弄形式多樣,有“豐”字形、“王”字形、“非”字形等不同佈局形式。公益坊採用“豐“字形的佈局形式,每排單元橫向聯排建築的側面為總弄。我們現在在今潮8弄還是可以看到這樣完整的空間形態和石庫門緊湊的秩序感。   

石庫門現存的老建築在設計風格上既有來自西方的手法,也有來自傳統江南民居的造型;融合了傳統江南民居與英國聯排式的基本特徵,同時在設計上包含了中國傳統居住之道,又呈現了“中西合璧”的海派居住理念,其建築空間多由天井、客堂、樓梯、灶披間、亭子間、陽臺、閣樓、老虎窗等組成。在今潮8弄的更新過程中,除了對整體的空間違建進行拆除,修繕了房屋的加固結構,同時三號樓也保留了天井和過街樓的格局,結合商業業態形成了咖啡外擺、藝術展示等多元複合的內外空間。天井的保留一方面使得充滿里弄風情的陽光再次落在“家”裏,留住了愜意與閒適,同時也可以看作是在原有物質場所的改造中延續了與使用者互動(行為或是情感上)的細部設計,從而更加人性化地營造溫馨舒適的場景體驗,在商業中延續了人性化尺度的溫馨感,在歷史延續中實現了藝術創新。   

石庫門的由來與發展   

“石庫門”的名稱由來,至今説法不一。或認為其大門外形以石為框,顯其堅固,內部結構又類似倉庫,故稱“石庫門”;或認為古代帝王的宮殿有路門、應門、皋門、雉門和庫門五門,諸侯的宮殿有路門、雉門和庫門三門,兩者都把最外面的大門稱為“庫門”;或認為其與官府倉庫的黑漆大門銅門環類似。或許,以“庫門”之“庫”作為此類建築的名稱核心,有強調“儲藏財物”的意義,表露出當時遷居上海的江南富戶對於傳統民居藏財的留戀心態。   

在《上海石庫門里弄營造技藝》一書中作者這樣講述:石庫門里弄建築興起于19世紀50年代上海開埠後的租界,由於大量華人涌入租界生活居住而興起的一種中西合璧的近代城市民居建築。1870年前後,上海出現磚木立帖結構的里弄住宅,即老石庫門里弄住宅,也由此逐漸形成了新中國成立前上海最普遍的居民建築形式。   

1986年,郵電部發行了一套中國民居郵票,共計四套21枚。這套郵票展示了21個省市的民間建築,其中上海地區選用的就是石庫門建築。中國民居郵票·上海民居介紹:“上海舊的住宅除了一部分花園樓外,以里弄石庫門房子最具代表性。大片住宅成排佈置,互相毗鄰。戶內建築佈局緊湊,高2至3層,青瓦坡屋頂,並有小型曬臺,在建築正面和墻頭、大門等處做簡單的裝飾。”   

今潮8弄也就是曾經的公益坊建於1928年,是典型的上海石庫門,具有典型的時代建築的特徵,格局上也保留相對完整,風格上更加凸顯了海派特色。其中11號樓(在修繕中)是一座三層建築,具有明顯的英國(鄉村)建築風格,元素融合也比較多。英式風格建築大多紅磚在外,斜頂在上,屋頂為深灰色,具有間接的建築線條、凝重的建築色彩,此類元素都可以在這裡的石庫門設計風格中看到。11號樓這個紅色的具有英式風格的石庫門建築,是具有百年曆史的歷史保護建築,據負責人介紹:“這個也是當年的網紅場所了,百年之中也做過不同功用的其他場所,例如那個廠房也曾作為大賣場、菜市場、浴場等場所使用,孫中山先生也是去過那邊三次,並宴請朋友。”也可以看到一種相容日式西洋的建築風格,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引入西方建築技巧、材料和建築風格,這一時期的建築出現一種似日似西的風格樣式。在19世紀晚期,大批日僑進入上海後,也將這種建築風格傳入了本地並進一步影響了建築風格的融合與發展。   

從今潮8弄的8號樓則可以看到,石庫門的門頭非常具有特色,同時也是上海里弄建築的特徵之一。這個門頭結合了西洋柱式與球形裝飾點綴,整體以磚墻本色形成肌理與裝飾線條,非常具有海派特色。舊弄堂的老式石庫門建築大體坐南朝北,外形由門框、門楣和門扇組成,頗顯高大。門框早期多用石頭砌成,後期修葺則混用石頭、磚頭和水泥等材料。門楣早期基本上沿襲了傳統江南民居的建築風格,常模倣儀門採用中國傳統磚雕青瓦壓頂門頭的式樣,後期受到西方建築風格的影響,常用三角形、半圓形、弧形或長方形的花飾,類似西方建築門窗上部的山花楣飾。大戶人家門頭多用雕花磚裝飾,以體現主人的高雅與富庶。上海石庫門的門頭沿襲了這一做法,開始也用石料和磚雕花式來做門頭。隨著此類做法的普及與改善,後來逐漸呈現出上海特色,做法上改用容易加工的膠泥、紙筋石灰等,進一步降低了造價,施工上也更加方便且花樣更加豐富。同時,門頭的處理還可以添加油彩,顯得造型更加別致、新派、醒目,樣式上也融合了西式裝飾的幾何圖案,此種處理也可以看作是在門頭上進行“海派”創作。   

老石庫門房子的門窗,基本上是江南民居門窗的樣式,大門是石箍門框、實木板門,並有兩個門環。更新後的今潮8弄,也同樣保留了這樣的石庫門的典型的大門設計的形制,將建築的立面與結構進行了最大程度的修繕與保護。同時從功能上進行了提升,增加了玻璃門的處理,可以看作是在原有場所的基礎上嵌入新的內容,也是一種傳統材質與現代美學功能並置的方法(朱育帆,2007)。   

據介紹,對於石庫門的修繕也是經過仔細的推敲和反覆的斟酌,最終進行整體的翻修,將老舊的場地整體抬高,內部做鋼結構。今潮8弄的負責人介紹:“我們把所有一磚一瓦拆下來。以前的老磚在外面,外邊的墻是不能用的,所以這些磚都是從裏邊的隔墻拆出來鋪上去。裏邊保護狀況好的磚鋪在外邊用。”這種做法在保存了歷史的沉澱與記憶的同時,釋放出更多的符合現代使用需求的空間,總體的大跨度結構內部被打通作為多種商業用途,例如會議、演講、展覽、表演、公益工坊等。   

石庫門上開出再生文化的花   

場所是在一定長度的時間作用下,能夠給使用者帶來精神感受的特定物質空間。場所由兩個方面的要素組成,一方面是物質,另一方面是精神。物質要素包括場所相關的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精神要素則包括場所相關的人物生活和情感經歷。今潮8弄有鐫刻歷史的一磚一瓦,有承載時代記憶的技藝與圖畫,有講述著那時故事的舊鄰和沉浸在風華多姿中的新友,沒有年齡的界限,每個置身其中的人都能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新喜與舊識,在體驗和創意中感受藝術的魅力。   

場所的再生,必須著眼于特定時空背景下的時代特徵與地理方位,從地點所在的自然環境與周邊的人工環境入手,尋找能夠建立起特色的“記憶點”。對於建築遺産而言,“記憶點”可以是原本已經存在的標誌物和節點,亦可以是曾經在其中進行的文化活動。正是場所的再生與文化的再生共同形成了今潮8弄獨特的“記憶點”。   

手工藝術再生   

“傳統技藝的保護不應該成為僵化的消極保存”,這一觀念在今潮8弄得到了很好的詮釋。以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産為依託的藝術創意工坊被引進並孵化成為新的藝術産品符號,在這裡形成了一道文化再生的新景致。   

比如“昱見手鞠”,顧名思義,就是一個手鞠藝術的展覽空間。手鞠起源於蹴鞠,在唐朝時期傳至日本,現在又重回故土,以新的形式出現在大眾的生活中。而傳統的手工藝人也以設計師的身份,將傳統技藝賦予了日常生活的産品設計中,將設計和製造的過程植入到參觀空間,營造了一種創造的參與式體驗,為文化與藝術的輸出,增加了一條更加親近的通道。   

“織遇”是一個在這修復更新後的石庫門中的創意品牌,跳脫傳統的針織在潮流服裝上的應用,創立者希望通過技術的創新,例如紋樣的藝術化,將其應用到更廣的區域去,如裝飾、建築等,讓布料的創新、環保、再生、可迴圈的概念融入到新的生活方式中。店面空間雖然小但卻蘊含了豐富的“更新”的思想,從人類愛護地球到環保和再生的概念,空間與行動産生了一致的呼應。店中有一個織布機,可以讓人體驗穿線飛梭的快樂,還有一個廢料博物館,就是把廢料收集起來做成花卡,一方面去記錄成長的每一段的過程經歷,同時也可展示創意的多樣化。就像這承載著記憶與歷史的石庫門,時刻提醒著我們海派文化中的包容與創新。   

生活方式再生   

廣播電臺,在忙碌的都市與科技發展中又再次活躍在了年輕人的生活中,再次出現在了石庫門的場所裏,用聲音帶給人們活力與愉悅,現在一些廣播電臺就在今潮8弄裏工作著。一百年前,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他們居然是以石庫門為大本營,1937年上海民營電臺有54家,遠多於紐約的24家。許多電臺就開設在石庫門的弄堂裏,一套廣播器材往亭子間一放,曬臺上豎起一根天線,就可以對外播音了。而今天它再次回到了石庫門,煥發著全新的生命力。   

小人書又稱“連環畫”,專門出街小人書的攤頭稱為“小人書攤”,是弄堂口的“三攤兒”之一。從民國後期開始,弄堂口出現了不少小人書攤。20世紀30年代,幾乎所有的小説,《三國演義》《封神榜》《水滸》《七俠五義》之類,都有這種半文半圖的通俗圖書。小人書裏有忠臣名將,有仙劍俠士,故事曲折迴環,成為孩子們空閒時的精神享受。現在“連環畫”也回到了石庫門里弄,走進里弄就會發現這樣一家連環畫的店,讓這樣的一種獨特的文化形式繼承傳承下去,讓這些結合著中國文化特色的故事書教會新一代小朋友們傳統中閃閃發光的品德。   

場所記憶與再生   

20世紀90年代,維恩·奧圖提出的“城市觸媒”理論認為,“促進城市結果發生持續的、漸進的再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能夠刺激和引導一系列後續發展的要素”。場所再生與文化再生恰恰賦予了藝術創意全新的生命力,而這些生命力的聚集也是未來助力上海成為“文化之都”的原動力。場所的再生孕育出更多的創意與文化之花,繁榮錦簇,帶著歷史沉澱下的獨特的海派韻味,助力上海的“文化之都”。   

在打造此種新舊並置的文化創意區域目標導向下,人才的集聚效應也逐漸凸顯出其重要性。人才集聚量變與質變的結果的交互過程中,將促成“初始聚集——資訊共用形成知識溢出、知識協同”,從而進一步引導創新效應。現階段的今潮8弄經歷過了歷史的沉澱與場所的修復,創意策劃與文化産業初步生根發芽,已經展露出了“創新效應”的潛質,未來隨著更多的藝術家與傳統文化工坊入駐,會有更多的創意火花碰撞出來並形成新舊一體的文化表達。   

(作者 周尤美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博士後 雷浩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博士後)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