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3月29日訊 大運河北京段縱貫千年、歷史悠久,見證了城市的滄桑巨變,承載了寶貴的文化記憶。朝陽區是運河文化帶的重要節點,通惠河、亮馬河、壩河、蕭太后河等多條大運河的支流水系穿區而過。
如何讓這條“千年黃金水道”在新時代煥發新生機,讓悠遠歷史文脈綿延不息?近年來,朝陽區高度重視大運河文化帶(朝陽段)的保護傳承利用,堅持以傳承促創新,下大力氣挖掘運河文化的歷史價值和現實價值,注重融入科技、體育等時尚元素,積極探索“運河文化+”融合發展新路徑,全力打造連接首都功能核心區與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文化科技創新發展廊道”,培育具有朝陽特色的運河“文化符號”。
“運河文化+科技”展魅力
“用科技講歷史,太令人震撼了,既有古韻又有時尚唯美的感覺。”前幾天,亮馬河剛復航,市民蔡女士就帶著家人乘舟夜遊,令她印象最為深刻的便是科技感滿滿的鉑宮閘室光影秀。
鉑宮閘室光影秀是目前國內唯一在閘室內打造的講述河流前世今生與大運河文化帶歷史的數字科技産品,時長15分鐘,幾十米長的數字屏,氣勢恢宏。亮馬河的科技之美遠不止於此,一座座被燈光裝飾的璀璨橋體,一段段美輪美奐的光影秀,一次次驚艷遊客。
無獨有偶,通惠河高碑店段也採用了3D動畫、VR、3D投影、全息影像等技術,實現了河道景觀提升和數字文化場景再造,讓市民遊客沉浸式感受大運河的古韻新貌。
科技讓大運河文化“活”起來。為更加系統、全面地對區內運河文物遺存進行全面保護與展示,朝陽區開展了傳統文化探秘之旅、數字化通惠河漕運圖、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數字化展示項目、趣味修橋(永通橋)等多個數字化工作,製作了1部動畫視頻、1個APP交互系統,以及《通惠河漕運圖卷》的長圖動畫、H5等,生動講述通惠河(朝陽段)沿岸20多處歷史遺存背後的故事,創新展現朝陽大運河的文化魅力。
“運河文化+旅遊”添動力
亮馬河以河道復興引領城市更新,拓展河道空間開放共用,打造形成豐富多樣的濱水景觀帶——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泛舟河上,遊客可以遊覽二十四橋十八景;沿河漫步,可以欣賞藍港觀魚、臥龍疊水等景觀,近距離觀賞清澈的河水。“現在來這裡旅遊觀光的人特別多。”北京燕莎友誼商城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商場的産品和服務也隨之調整,增加了很多戶外旅遊用品,特別受歡迎。”
如今,以泛舟夜遊著稱的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已成為京城重要的運河文化網紅打卡地,並被評為首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這也是朝陽區“運河文化+旅遊”的一次成功探索。
運河沿岸添新景,別樣風情入畫來。除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之外,蕭太后河馬家灣濕地公園、溫榆河畔溫榆河公園朝陽示範區、壩河邊的郎園Station也已成為市民休閒度假地。目前,朝陽區還在持續推進通惠河、壩河、蕭太后河等濱水空間建設,預計今年將實現18條河道120公里水系連通,進一步擦亮城市濱水景觀“金名片”。
運河沿岸文物遺存也在保護中煥發新生。神木謠碑與神木廊房已于慶豐公園對外開放;永通橋新橋建成通車,永通橋古橋修繕已近尾聲;雷家橋關帝廟年底修繕完成,將成溫榆河公園文化景觀亮點;平津閘保護修繕也已啟動……
大運河沿線的文旅活動更是異彩紛呈。亮馬河國際咖啡節、國際時尚文化秀典,高碑店大運河文化節,溫榆河麥田音樂節、歡樂冰雪季,壩河文化節等,一年四季精彩不斷。在古老的大運河畔,傳統的鑼鼓高蹺小車會,現代的咖啡時裝音樂會,交相輝映,完美融合,為朝陽大運河文旅消費增添了新動能。
“運河文化+體育”增活力
清澈的河水,優美的風景,也讓大運河成為朝陽群眾體育運動的新場地。
去年9月,朝陽區體育局聯合高碑店鄉在通惠河(朝陽段)上進行了一場賽艇嘉年華活動。碧波之上,來自CBD管委會、轄區企業和高碑店地區的社區(村)等11支賽艇隊奮楫逐浪,很是壯觀。
“早在前兩年,我們就組建了民間賽艇隊,隊員都是土生土長的河畔村民。我們想借助大運河水資源打造地區特色體育品牌,重現‘通惠舟楫壯帝都’的盛景。”高碑店鄉相關負責人説道。
亮馬河的水上運動項目更為豐富。朝陽區創新探索以亮馬河為試點的水上活動,在具備條件的河道開展垂釣、皮划艇、賽艇、漿板等體育運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成為一道時尚靚麗的風景。
事實上,運動不止于水上。一年四季,無論冬夏,風景秀麗的亮馬河、通惠河、溫榆河等多條河流,都成為健身達人的運動場所,他們有的在這裡散步、輪滑,有的在這裡騎行、跑步。
“通惠河畔是人們晚間運動的熱門選擇,每當夜幕降臨,會有很多不同年齡段的人群來運動。”喜歡夜跑的張昭説,“好多CBD白領都喜歡在這裡夜跑,經常能碰到一些熟悉的面孔,包括一些外國友人。”
千年古航道,今朝展新姿。下一步,朝陽區還將繼續探索“運河文化+”融合發展新路徑,暢通水脈、傳承文脈、帶動人脈,努力講好“運河故事”,令這份流動的文化遺産,“活”起來、更“火”起來,成為民生之河、文化之河、經濟之河。(通訊員 馬宇晗)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