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網路行業劇:展現行業不失真,刻畫人物不失焦

發佈時間:2023-02-15 14:49:11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黃海貝 | 責任編輯:秦金月

作者:黃海貝(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研究所副研究員)

行業劇,簡而言之,就是以某個行業為背景,講述從業者工作與生活的一類劇集。自國産電視劇登上熒屏以來,行業劇就佔據了一席之地。這樣的創作傳統也延續到了網路劇領域。

醫療、律政、警察類被認為是行業劇的“老三樣”。以警察題材為例,其開端可以追溯到中國電視劇發軔之時。20世紀80年代《便衣警察》開播時,曾有家家追劇的盛況;新舊世紀交替之際的《永不瞑目》《玉觀音》廣為關注;《重案六組》系列,更是以超高的人氣和收視率,成為當時行業劇的話題現象。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公佈了2022年度“中國電視劇選集”入選名單。其中,網路行業劇《警察榮譽》入選。這部劇集2022年5月在央視八套和愛奇藝同步播出後,收視與熱度搶眼,口碑不斷攀升,是2022年豆瓣評分最高的國産劇之一。作為警察題材電視劇,《警察榮譽》走的不是以往類型行業劇常用的“強情節、強衝突、強懸念”路線,而是聚焦基層派出所,刻畫基層民警群像,呈現基層社會百態。用編劇趙冬苓的話説,就是“只要把人物寫得鮮活了,把生活寫得像生活了,一定會有人願意看的”。同樣入選“中國電視劇選集”,于2022年9月在湖南衛視、芒果TV、愛奇藝同步播出的《底線》,可以説是一部具有律政劇特點的司法行業劇,塑造了一批真實可感、有血有肉的法官群體。這部行業劇創新了中國式律政劇的模式和方法,也拓寬了行業劇的創作之路。一些觀眾在網路上評價作品“專業又好看”“真實接地氣”“很有現實意義”,一些基層法官也作出“是的,這就是我們的日常工作”的認可。

除了“老三樣”,一些行業劇還將鏡頭聚焦飛行員、房産仲介、工程造價師等此前較少涉及的職業和行業領域。比如,2022年,嗶哩嗶哩(B站)自製網劇《三悅有了新工作》,以一位95後女性遺容化粧師的獨特視角,帶領觀眾走近殯儀館的日常工作。近年來,有關殯葬題材的影視作品逐漸受到關注。2022年,電影《人生大事》從職業關懷的角度刻畫了殯葬從業者。而《三悅有了新工作》則以電視劇的形式,展現和探討“死亡”這個話題,並觸及親子關係、互助式養老、阿爾茲海默症、網路交友詐騙等社會熱點話題。《三悅有了新工作》是B站第三部自製網劇,與其前兩部自製劇《風犬少年的天空》《突如其來的假期》一樣,受眾定位同樣清晰,直指主要用戶群體——“網生代”青年。

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網生代”青年,成長期與網路資訊時代無縫對接,具有更為開闊的眼界、更包容的觀念,他們熱切關注時代的走向與變化,積極探尋個體在時代的前進方向。《三悅有了新工作》中一些關於如何理解死亡、如何對待生活的臺詞,和“網生代”觀眾産生高度共鳴,他們紛紛留言,發表觀後感:“人生真的不是一場爽劇。”“其實比什麼都不做多做一點點,一點點,這個世界也會不同吧。”

優秀的網路行業劇層出不窮,但近年來,也有不少行業劇被觀眾詬病。經常被提及的有兩點:一是“專業不足”,對職業的展現欠缺嚴謹、浮于表面;二是“挂羊頭賣狗肉”,打著行業劇的幌子,實則“戲不夠,愛情湊”,將職場“噱頭化”“背景化”“模糊化”,本質還是偶像劇、愛情劇。由此看來,失敗的行業劇的最大誤區,還是現實主義創作導向的缺失。實際上,千行百業,與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又因各行各業的不同特點,映射出社會百態,與社會發展緊密相關。在當下語境,有很多社會議題都可以通過職場這一基本的社會切口,進行直面和表達。正如專家所總結的,“行業劇的核心特質應是展現行業不失真、刻畫人物不失焦、洞察業態不失語”。真實感、接地氣,永遠是網路行業劇的“剛需”。要製作好網路行業劇,關鍵還是要深入行業實踐場景中,了解不同職業人群的真實狀態,將專業性的行業知識與精巧的故事自然融合,貫徹和堅守現實主義路線,打造出真正叫好又叫座的行業劇精品。

《光明日報》( 2023年02月15日 13版)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