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一批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高品質發展案例公佈 家門口的文化生活,有看頭

發佈時間:2023-02-14 10:39:55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鄭海鷗 | 責任編輯:秦金月

核心閱讀

唱響山歌,“村晚”活動熱鬧迎新春;靜享閱讀,城市書房拓展文化空間;“雲”端看展,城鄉群眾共用精神産品……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關係著老百姓實實在在的幸福感。日前,一批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高品質發展典型案例公佈,從中可以看到優化公共文化服務的新思路、新舉措。


2月12日至13日,全國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高品質發展工作會議在湖北武漢召開。會上公佈了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遴選的51個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高品質發展典型案例,來自各地的代表交流發展經驗、研討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品質發展的思路舉措。

據了解,2021年9月,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高品質發展典型案例遴選工作啟動,各地文化和旅遊部門等按照“重在基層、分類推進”的原則,共推薦了196個案例,最終遴選51個案例為典型案例。當前,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高品質發展成效如何?讓人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品質的精神文化生活,還有哪些工作需要加強?

體系更健全,舞臺更寬廣

山歌悠揚、鄉音濃郁,“村晚”迎新春;火樹銀花合、明月逐人來,特色活動鬧元宵……數據顯示,今年元旦、春節期間,鄉村“村晚”示範展示活動“東西南北齊上陣”,僅春節假期活動就達15772場,參與人次7969萬。

不斷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是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高品質發展的基礎。目前,全國57萬餘個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4萬多個鄉鎮(街道)文化站不斷滿足著廣大群眾對高效、便捷文化生活的嚮往。為了將更加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進一步延伸到基層,各地持續推進群眾家門口的基礎設施建設。

“每次要開展文體活動都要來村部,路遠了點、活動場地少了點……”之前,湖南省株洲市攸縣的不少村民表示,“能不能讓設施離我們更近一些?”於是,攸縣探索建設門前小書屋、小廣場、小講堂,把文化服務點搬到了老百姓家門口。

湖南省積極推廣攸縣經驗,推動鄉村公共文化服務發展,配套實施“歡樂瀟湘”“數字文化進村入戶”等項目。“此外,在省級法規中明確‘居民住宅區配套建設公共文化設施’。”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李愛武介紹。

“大家一起來擺手!”在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百福司鎮,全民擺手舞、龍舟賽、山歌大賽、篝火晚會等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活動,集聚了鄉村人氣,線上“圈粉”眾多。“土家族擺手舞不僅‘擺’出了我們的新生活,還成為遞給世界的‘名片’。”恩施州文化館館長肖和虎説。

“持續舉辦全省‘村晚’‘村遊’示範活動、社會文藝團隊展演和‘萬名司機講家鄉故事大賽’等,已形成縣縣有品牌、鄉鄉有特色、村村有亮點的群眾文化活動格局。”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李述永説。

當前,在越來越多的群眾文化活動中,群眾從台下走到臺上,從觀眾成為主角。目前,全國現有登記在冊的群眾文藝團隊超過45萬個。基層群眾渴望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期待登上燈光絢麗的舞臺。

建設新空間,服務更貼心

到城市書房度過美妙的時光,已經成了浙江溫州市民李微娜的習慣。在溫州、武漢、威海等地,城鄉的大街小巷、商業街區,城市書房、文化驛站等空間不斷涌現,讓人們享受更加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的《關於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品質發展的意見》提出:“立足城鄉特點,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公共文化空間,擴大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增強實效性。”

廣東省建設文化微地標,2000多家“粵書吧”“粵文坊”等新型文化空間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對公共文化服務的期待;寧夏回族自治區引領各地多元共建,圍繞“15分鐘便民文化圈”建設,城市書房、閱讀島、文化驛站等公共空間遍地開花。

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鼓勵在都市商圈、文化園區等區域,引入社會力量,創新打造一批融合圖書閱讀、藝術展覽、文化沙龍等服務的新型文化業態,營造小而美的公共閱讀和藝術空間;著眼于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的活化利用和創新發展,因地制宜建設文化禮堂、鄉村戲臺、文化廣場、非遺傳習場所等主題功能空間。

空間更有品位,服務也要提質增效。“在繼續實施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不斷拓展服務內容、創新服務形式、提升服務品質。”國家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李國新表示。

如今,多地回應上班族、學生的需求,進一步加強錯時開放、延時開放,開展形式多樣的夜間服務。比如,廣東省開展延時開放和夜間主題服務,打造“博物館之夜”“美術館之夜”等品牌,全省年均舉辦文藝演出、展覽1.6萬場。

2022年2月,文化和旅遊部、教育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關於利用文化和旅遊資源、文物資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養的通知》,強調整合資源、創新服務,推動優質服務進校園、推進文教合作機制,面向青少年開展文化教育。

廣東省以分眾化服務滿足個性化需求,積極培育青少年、老年等高黏性文化社群,結合“雙減”和青少年精神素養提升,開展文化進校園,充分發揮文化設施美育功能。

“我們鼓勵各地根據實際,推動公共文化服務與教育融合發展,並積極適應老齡化社會發展趨勢,提供更多適合老年人的文化産品和服務。”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相關負責人説。

完善線上服務,城鄉共用資源

公共文化服務順應資訊化發展趨勢,“雲端”讓服務無時不在。實施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建設國家公共文化雲平臺,啟動全國智慧圖書館體系建設,打造“雲端博物館”“雲上村晚”等全景式數字體驗平臺……借助各類數字化服務,城鄉群眾能共用公共數字文化産品。

各地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推出了一批有品質、有溫度的網路抗疫文藝作品,舉辦“雲上村晚”“雲上廣場舞”等線上文化活動,參與人數眾多、群眾反響良好。

2022年5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強調統籌推進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全國智慧圖書館體系和公共文化雲建設,增強公共文化數字內容的供給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水準。

“近年來,我國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快速發展,各級公共文化機構以多種方式建成了一大批數字資源。”李國新表示,但是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資源割裂、重復建設等問題。

“需要進一步加強資源建設,增強內容供給能力,在優化新增和改造存量兩端發力。”李國新説,應該發展線上線下一體化、線上在場相結合的數字化文化體驗新場景,創新公共文化服務空間,推動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躍上新臺階。

“要不斷拓展智慧公共文化服務應用。依託5G、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資訊技術,推動數字公共文化場館建設。推廣群眾文化活動高清網路直播,加強沉浸式、互動式體驗服務,培育打造數字文化服務品牌。”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相關負責人説。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