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全國政協委員吳為山:用藝術講好中國故事

發佈時間:2023-02-14 09:10:03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作者: 蔣肖斌 | 責任編輯:秦金月

北京五四大街1號,是國家級藝術殿堂——中國美術館的所在。農曆大年初一,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帶領一眾書法家早早來到現場,為入館的參觀者書寫“福”字——這項活動已持續舉辦了8年。

不僅僅是在大年初一這樣的特殊日子,參觀者平時也常能在館裏見到吳為山的身影。作為第十一屆至第十三屆、今年又繼續連任的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吳為山在與民眾的大量交流中汲取營養,思考、提煉,最終昇華為一份份提案。

“提交提案是委員的職責。”吳為山説,履職15年至今,他共提交了40份提案。其中,《關於加強紅色題材精品創作,並落實到革命紀念地的提案》《關於以紅色經典美術作品助力黨史學習年的提案》等獲評全國政協的優秀提案。2022年3月,吳為山獲“2021年度全國政協委員優秀履職獎”。

作為全國政協書畫室副主任,吳為山發揮專業優勢,多次深入內蒙古、西藏、寧夏、四川等地,考察調研、采風寫生。他曾在黃河邊,為“人民楷模”王有德、“七一勳章”獲得者王蘭花畫像,並通過調研報告和寫生畫卷,記錄人民生活發生的巨大變化。

多年來,吳為山持續關注用藝術講好中國故事。2022年,他帶來“通過藝術加強疫後的國際文化交流”等提案;2018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吳為山作了題為《用經典作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言。

用藝術講好中國故事,吳為山也身體力行地實踐著。2021年,他創作的青銅組雕《神遇——孔子與蘇格拉底的對話》“落戶”希臘雅典。這不是他創作的“孔子”第一次走出國門:2017年,一尊高達4.5米的孔子青銅塑像,矗立在巴西庫裏蒂巴市政中心的廣場上,這座廣場因此被命名為“中國廣場”;2019年烏拉圭副總統訪華,專程到吳為山工作室,也想請一尊“孔子”到烏拉圭首都,並將新立之處命名為“中國花園”。

美育,是吳為山關注的另一大領域。在他提交的提案中,關於教育、美育的內容有20多份,涉及職業教育、教材建設等多個方面。2011年,吳為山提出的“書法教育進課堂”提案,迅速得到教育部的回復與採納。2018年至今,吳為山組織策劃了近百場線下和線上的國際國內大型美術展覽,為推動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及以美化育大眾作出貢獻。

“如今,我國的中小學美育、高等藝術教育已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也必須看到尚有較大改進空間,需要我們更客觀、中肯地審視分析。”吳為山説。在即將召開的2023年全國兩會上,他將繼續帶來有關全民美育的提案,“加強新時代學校美育建設,要立足於‘幼、小、中、大’一體化思路構建美育體系”。

吳為山認為,在中小學階段,文化自信要從教材編寫開始,“編寫教材,特別是中小學教材,應保證中國藝術的首要和關鍵位置,保證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導性”。

在吳為山看來,從中國美術館及全國各重要博物館、美術館收藏的大量經典作品中,完全可選出適配教材的插圖、配圖。作為全國教材委委員,吳為山多次參加教材的審定,他曾提出,中國美術館所有的藏品,都可以免費提供給教材。

此外,加強美育師資隊伍建設和推進美育“校館聯動”機制,也是吳為山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中小學美育應改變傳統教學模式,與博物館、美術館、劇院劇場等公共文化藝術機構建立良好的聯動機制,養成學生觀展、看劇的習慣。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建設自己的校園美術館、音樂廳等美育場所,形成學校美育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的共同發展。”吳為山説。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 來源:中國青年報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