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文藝界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努力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的文藝篇章

發佈時間:2022-11-10 09:08:20 | 來源:人民網 | 作者:韋衍行 | 責任編輯:鄭偉

黨的二十大為文藝工作提供了豐厚思想滋養和科學創作指引。近日,中國文聯主席團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座談會在京召開。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國文聯主席、中國作協主席鐵凝主持座談會並作開場發言。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李屹出席座談會作主題發言。

中國文聯主席團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座談會現場。中國文聯供圖

用文藝抒寫中華文明新篇章

鐵凝表示,文藝界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為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譜寫新的文藝篇章。廣大文藝工作者應當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根本指引,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主動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秉持創造新的文化成果的信心和抱負,把藝術創造力與中華文化價值融合起來,把中華美學精神和當代的審美追求結合起來。

“堅持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藝雙馨的文學藝術家和規模宏大的文化文藝人才隊伍,激活中華文化的生命力,以更深邃的視野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展現中國氣派,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鐵凝説。

李屹強調,用文藝抒寫中華文明新篇章,“我們要在創作方向上,更加突出民族復興的主旋律;在創作題材上,更加突出中國式現代化的大主題;在價值立場上,更加突出以人民為中心的主基調;在藝術表現上,更加突出美麗中國的主色調;在形象塑造上,更加突出團結奮鬥的新史詩。”

以精品力作激發文藝新活力

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衡量文學家、藝術家的人生價值也要看作品。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李舸表示,優秀的攝影作品應是社會生活和時代變遷的真實表達,是民族奮進熾熱而凝重的印記,是用光影見證的精神圖譜,“未來,中國攝協將聚焦生産創作優秀作品這一中心環節,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專業優勢,結合攝影藝術的特點和工作實際,策劃開展重大主題精品創作項目,團結帶領廣大攝影工作者,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前行創作的思想源泉和內在動力。”

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陳道明説,要持續推動中國電影從高原走向高峰,創作出更多跟上時代步伐、群眾喜聞樂見、反映百姓生活的優秀作品。“作為一名演員,我會以身作則,認真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將其貫徹到自己的創作中,努力拍出符合中國式現代化的好電影。”他説。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表示,要推動美術創作和研究高品質發展,攀登中國美術時代高峰,“美術創作更要堅定立足中國大地,表現中國主題,運用中國語言構建中國美術的現代形態,把現代性和傳統性有機結合起來,以文化交流超越文化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化衝突,探索創立具有包容性的人類文明新形態,使中國美術在助力中國式現代化上發揮作用。”

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志願服務制度和工作體系。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主席馮鞏認為,志願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是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社會正能量的重要平臺,“新時代新征程,文藝志願服務要充分發揮文藝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獨特作用,進一步聚集放大社會正能量。”

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姜昆也表示,曲藝工作者要繼續堅持“曲隨時代,藝為人民”,當好“文藝輕騎兵”,以昂揚的熱情投入到創作和演出當中去,把優秀作品送到人民群眾生産生活第一線和最前沿,為人民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和豐潤的道德滋養。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培育造就大批德藝雙馨的文學藝術家和規模宏大的文化文藝人才隊伍。

中國文聯主席團委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王一川表示,作為文藝評論隊伍的一員,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導文藝評論,“為推出更多文藝精品佳作、為造就和涌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所需要的‘文藝高峰’和‘文藝大師’切實發揮文藝評論行業應有的促進和助推作用。”

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濮存昕認為,作為文藝工作者,要擔當起引領社會風氣和文明進步的重要責任,“我們要兢兢業業、崇德尚藝,好好練功、好好演戲、好好創作,不斷推出文藝精品,滿足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通過我們在舞臺上的神采,充分展現文化自信自強,做一名稱職、專業、受觀眾歡迎的文藝工作者,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待。”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