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薩爾縣的北庭故城遺址,核心區域佔地1.5平方公里,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産。從空中俯瞰,故城的大格局清晰可見,大致分為一內一外、一大一小兩重城。
有意思的是,兩重城都是完整的城池,均有城墻、壕溝和城門,城墻每隔60米左右設一馬面,每一段城墻中部有一座和馬面合二為一的高大指揮臺。
考古發掘證明,北庭故城基本是唐代中央王朝通過庭州、北庭都護府為代表的機構,在統治西域150多年間不斷建設完成的。其大小兩套城墻的變化,反映了故城從庭州到北庭都護府的發展演變歷史。
作為天山北麓的一處古代城市遺址和古代絲綢之路北道必經之地,北庭故城見證了唐至宋元時期特別是唐代中央王朝對新疆的有效管轄和絲綢之路的繁榮暢通,是闡述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重要實物教材,對於貫徹落實“文化潤疆”工程、實現新疆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40餘年考古發掘還原千年古城
1979年6月的一天,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隊人員從北京來到新疆,原本計劃去南疆進行考古發掘,但因為汽車出現故障,不得已行至昌吉州吉木薩爾縣。考古隊無意間聽説當地發現了精美壁畫,於是急忙趕到現場,展現在他們眼前的是一座高昌回鶻佛寺遺址,也就是後來證實的北庭西大寺遺址。由此,北庭故城進入人們的視線。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1979年7月中旬至10月底、1980年7月中旬至9月底,考古隊兩次對高昌回鶻佛寺遺址進行考古發掘。隨著發掘的深入,佛寺東部、被當地人稱為“破城子”的面紗逐漸揭開,這正是後來被證實的唐代北庭大都護府所在地——北庭故城。
考古隊經實測和踏查發現,北庭故城為內外兩重城,內外城均係夯築,其形制基本一致。內外城都有敵臺、角樓和較密集的馬面,外城還有曲折的甕城,其北又有羊馬城,城墻之外均繞以寬闊的護城壕;馬面、敵臺、角樓和甕城等都使用了栣木的做法。這種平面佈局和構築特點反映了我國中原地區傳統的築城技法在西域的推廣使用。
2016年5月至11月,考古隊再次對北庭故城遺址進行發掘,在外城墻南門發現了一枚唐代的開元通寶錢幣,在探溝中發現了具有唐代特徵的陶器殘片、方磚殘塊等及一些碎畜骨。此次考古清理髮掘工作,直接證明了現有古城外城墻主體為唐代所建。
2018年,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聯合吉木薩爾縣文物局,對北庭故城內城西門、內城北門、外城北門、外城南門4座城門和一個佛寺,總計5450平方米的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和勘探。此次發掘的面積是北庭故城遺址發掘面積最大的一次,主要出土了錢幣(基本是開元通寶)、蓮花紋地磚、瓦當殘片、筒瓦殘片、陶器殘片和動物骨角等文物,發現的遺跡有內城西門和北門門洞及排叉柱、外城北門門洞及木地袱、平鋪的蓮花紋地磚、晚期酒坊等。
考古發現證明,古城的格局基本上是唐代通過庭州、北庭都護府為代表的機構,在統治西域150多年間不斷建設完成的,大小兩套城墻的變化反映了故城從庭州到北庭都護府的發展演變歷史。高昌回鶻和元代基本沿用唐代北庭的形制佈局,僅做局部的修補和更改。
2019年,考古隊繼續對古城外城南門附近的6號佛寺遺址和內城南墻進行發掘。通過發掘斷定,北庭故城內城是唐代最早建設的庭州城,後來相繼為北庭都護府、高昌回鶻夏都、元代宣慰司和都元帥府的重要區域所在。
2021年7月,北庭故城遺址考古又有新發現,當時在古城核心子城西南部10號和11號遺址現場,考古工作者突然發現了幾片陶器底部的殘片,仔細察看殘片的內側,隱約發現有刻劃的漢字。經過現場拼對,發現陶器底部原來刻有三個字——“悲田寺”。11號遺址如今是一個臺地,面積約1200平方米,臺地南部還殘存一道夯築的圍墻,周邊被挖了不少坑和溝。遺址出土了大量殘破的瓦片、磚塊和陶片,其中就包括刻有“悲田寺”字樣的陶片。
“悲田”是佛教用語。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北庭故城考古工作隊領隊郭物認為,遺址出土的“悲田寺”刻字陶器殘片,可能與武則天長安年間創辦悲田養病坊有關係。悲田養病坊是設置在寺院的一種半官半民的療養所,包括悲田院、療病院、施藥院三院,相當於今天的免費診療所、養老院和孤兒院,具有救濟貧困、療養疾病、施藥、撫慰孤獨等功能。
武則天長安年間,悲田養病坊最初在長安、洛陽開辦,後來漸及諸道諸州。唐宣宗以後,甚至連縣裏的佛教寺院也都有了悲田養病坊,在全國形成一個龐大的半官半民的釋門悲田網路。北庭故城遺址出土的“悲田寺”刻字陶器殘片説明,即使在西北邊疆地區,這一社會救濟福利機構都得到了很好的推廣落地,充分體現了唐代通過國家力量對社會中孤老貧病等弱勢人群的幫扶照顧,實證了唐王朝對西域各個層面的有效管轄和治理。
40餘年的考古發掘表明,北庭故城的格局可以總結為“兩套四重八塊”。兩套指內、外兩城;四重分別是核心的子城、內城內部包裹子城的一圈方形墻垣、內城和外城;八塊則指故城有一些相對獨立的分塊,有的是用凹溝分割的地塊,比如內城北門外的長方形地塊,有的是後來用城垣圍出的區域,比如羊馬城等,大致分為八塊。
北疆重要的交通樞紐和軍事重鎮
從目前的發掘情況來看,北庭故城應該是北疆地區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古城。新疆天山北麓古代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一座城市?天山以北地區唐代最大的城市為什麼會在吉木薩爾縣呢?其實這是北庭軍政體系出現的原因及發展歷程的結果。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包括新疆天山南北的廣大地區古稱西域。一直以來,天山以北是遊牧區,勢力強大;天山以南地區以綠洲城郭為主,脆弱少防。因此,無論漢唐,要穩固地經營天山以南地區,就必須完全控制天山以北起支配作用的遊牧力量。作為“西域門戶”和根據地的環東天山地區則成為關鍵。
北庭城,南枕天山通南疆,北隔瀚海望草原,東通草原和中原,西通中亞和西亞,城南約50公里正對著東天山最重要的南北通道“車師古道”。北庭故城所在的吉木薩爾縣處於冬暖夏涼、旱澇保收的半山地帶,擁有水量充沛、土地肥沃的沖積平原,農耕可以為城市和軍政發展提供穩定的保障。這就是漢唐持續在這裡建設有效管轄西域的軍政體系的原因。
唐代,中央政權對西域的管理大力加強,先後設置了安西大都護府和北庭大都護府統轄天山南北。西元640年,唐朝在今吐魯番地區設立西昌州,後改為“西州”,設立安西都護府,駐守交河故城;在可汗浮圖城,即現在的吉木薩爾縣北“破城子”設立庭州。西元659年,為進一步加強天山以北地區的管理,唐朝在庭州設置金山都護府。西元702年,武則天在庭州設置北庭都護府,取代金山都護府,統轄北疆廣大地區。西元711年,北庭都護府升為北庭大都護府,與交河故城的安西大都護府統轄天山南北。
由於確立了都護府的地位,完善了府州、鎮、守捉、戍、堡、烽、鋪和館驛為一體的軍政系統,特別是增加了軍隊的力量,唐朝穩定地控制了天山以北的遊牧勢力,從而有效保障了天山以南地區的安穩。
郭物認為,北庭故城內外兩重城就是唐代在西域的軍政建制變革和擴容的體現。通過考古發掘可知,現在的內城就是唐太宗時期首建的庭州城,包含內城的外城墻是武則天時期設立北庭都護府時擴建而成。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近年來對內城北門、西門及外城南門、北門的相關考古發掘也證明了這一點。庭州城和擴建的外城加起來成為北庭城,位於庭州城內東北部的子城一直是核心區,庭州刺史、北庭都護和節度使先後在此辦公和居住。這個大格局一直持續到元末明初北庭故城在戰亂中被徹底毀廢。
講好北庭故事傳承好歷史饋贈
北庭故城興廢的歷史見證了漢唐元等中央政權有效統轄和管理西域的歷史,也見證了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事實。“雁塞通鹽澤,龍堆接醋溝。孤城天北畔,絕域海西頭”……唐代詩人李白、曾任北庭節度使的岑參,清代學者紀曉嵐等都曾在這裡留下足跡和詩文。
北庭故城是我國唐至宋元時期新疆天山以北地區的行政中心,是古絲綢之路北線的重要節點城市,它對新疆的繁榮穩定及古絲綢之路暢通發揮了重要作用。從庭州到金山都護府,到北庭都護府,再到伊西北庭節度使的轉變,體現了唐朝投入大量財力和人力,加強軍政建設,有效治理天山以北地區的努力。這些建制改革保證了唐朝在一個半世紀的時間裏對西域的有效管轄,促進了天山以北地區城市發展的進程,成為後代邊疆治理和建設的重要遺産和傳統,北庭也因為大唐文化的熏陶潤澤,在宋元時期成為人才輩出、文化繁榮的地區。郭物表示,自唐代以來,以北庭故城為核心配套存在的軍政體系使用了約800年,這段歷史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在西北邊疆形成過程的一個縮影。
而今,身處北庭故城遺址,人們仿佛能穿越時光,走在盛唐的北庭大地上,看那重城繁堞,聽到駝鈴聲聲,天藍水清、草盛馬壯,寺廟林立、壁畫精美,腦中閃回當時人們共用和平繁榮的盛景。面對這座有著獨特的地理人文風貌的千年故城,我們能做的就是傳承好珍貴的歷史饋贈,在保護中不斷探尋這座西域重鎮背後的故事,還原一個真實的北庭。
2016年6月,北庭學研究院正式成立,旨在以過去的成果為基礎,用現代眼光和全新的學術視角重新審視、全方位梳理,系統研究北庭故城和古代北庭地區的歷史和文化,全面復原北庭故城和古代北庭地區的人文歷史、自然地理、生態環境等面貌。迄今,研究院集合相關領域專家學者,通過考古發掘、學術研究與博物館展陳等方式,取得了眾多研究成果,北庭故城遺址保護與北庭學研究不斷走向深入。
北庭故城是新疆作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歷史實證,是中華各民族共同開拓遼闊疆域、共同書寫悠久歷史、共同創造燦爛文化、共同培育偉大精神的珍貴見證。同時,在歷史上長期維護絲綢之路暢通繁榮的安西和北庭體系也是我們今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遺産資源,值得全人類共同珍視和借鑒。繼續深入做好北庭故城遺址的保護髮掘和展示利用工作,讓歷史説話、讓文物發聲,講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對於增強文化自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大深遠的現實意義。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