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優化公共文化服務供給 讓文化資源“活起來”

發佈時間:2022-11-11 09:14:41 | 來源:中國文化報 | 作者:查煒 | 責任編輯:謝榮宇

隨著人們對高品質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提升,具有文化內涵、文化特色的旅遊項目、旅遊景點和旅遊線路受到人們的歡迎,文化與旅遊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趨勢愈加明顯。通過文旅融合,有助於充分發揮公共文化設施功能,不斷優化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讓中華優秀文化種子“活起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個性化的文化服務需求。

讓文化資源“活起來”。要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的價值,注重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結合,積極尋找公共文化與時代發展需要和群眾需求的最佳結合點和著力點,通過跨界合作,將內涵豐富、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巧妙融入旅遊活動中,針對不同年齡、不同興趣、不同需求的群體,開發研學旅行、紅色旅遊、養老旅遊、科技旅遊、休閒旅遊、主題旅遊等新模式,用“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的文化活動,在把握和平衡好文化傳承與創新基礎上,實景化真實呈現中華文化風貌。要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文創産品。通過深入挖掘文化資源內涵,提煉精準恰當的文化符號,用文化和創意淋漓盡致地展現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提升文化輸出能力,創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活化之路,講好五千多年的中國故事。

讓文化場館“活起來”。隨著社會進步和人們對精神文化、休閒旅遊需求的日益增長,各類公共文化場館逐漸成為公眾了解歷史文化知識、獲取資訊資訊、汲取精神營養的新空間,並且成為人們休閒、旅遊的重要場所。到網紅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等地打卡,已經成為一種新時尚。那些具有獨特民族特色、鮮明時代氣息和充滿藝術魅力的建築外觀和極具美感與想像力的學習體驗空間,不僅打造了文化旅遊新地標,提升城市文化品位,還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刺激,體驗內外兼具的美,讓遊客為祖國擁有這樣的文化場館而感到自豪和幸福。尤其是對青少年來説,這些場館不僅可以成為他們社會學習實踐的課堂,豐富他們的校外活動內容和形式,而且能夠讓中華文化潤物無聲地走進他們心中,培養和激發青少年深厚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

當然,數字技術的不斷進步也加速了文旅各領域資源要素的深度融合,新業態、新消費模式不斷涌現。近年來,多家博物館用音視頻形式,開展“雲遊博物館”服務,依託數字技術優勢和多媒體力量,突破傳統物理服務邊界,進一步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創新文化數字化、智慧化表現形式。同時,各個文化場館積極利用網路平臺行銷文化服務和産品,結合社會關注熱點,深挖活動服務主題,讓公眾不斷感受到文化帶來的無窮魅力,刺激新的消費和需求,使中華文化不斷獲得新的生長點。

(作者單位:山東社會科學院智庫研究中心)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