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追尋文明的足跡②丨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地——仰韶遺址

發佈時間:2022-11-11 11:18:44 | 來源:大河網 | 作者:李連凡 | 責任編輯:謝榮宇

寫在前面: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了殷墟遺址,提出考古工作要繼續重視和加強,繼續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2001年,我國提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為繼“夏商周斷代工程”後,又一由國家支援的多學科結合、研究中國歷史與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項目。河南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中國現代考古學從河南起步,中華文明探源從河南開始。近年來,省發展改革委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近8億元,重點支援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殷墟遺址博物館以及仰韶村、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利用。探尋中華文明的歷史脈絡,傳承中華文明、堅定文化自信,即日起,大河網聯合省發展改革委、省文物局推出《追尋文明的足跡》系列報道,一起走進厚重河南。

101年前,在黃河岸邊,在巍巍韶山腳下,仰韶村遺址迎來了科學發掘的第一鏟,圖案絢麗、線條恣意的彩陶破土而出,如遺落人間的星子一般熠熠生輝,一段距今5000年至7000年的燦爛史前文明畫卷逐漸展現在世人面前,震驚世界。

2021年10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仰韶文化發現暨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週年,高度評價了中國現代考古事業發展成就,也從根本上確立了仰韶村文化遺址發現作為中國現代考古學起點的歷史地位。

 仰韶村遺址考古發掘背後的故事

流水涓涓,秋意濃濃,風景秀麗的仰韶村位於河南省澠池縣韶山南麓。因抬頭可見巍峨的韶山,故得名“仰韶”,取仰望、崇敬之意。

與周邊村莊相比,其最醒目的地標,是外觀以當地出土陶器為原型的仰韶文化博物館。如今,步入博物館大門,映入眼簾的是矗立著的四尊銅像。走近看,每尊銅像下面都鑲有一塊刻著人物簡介的銅牌,為首的叫安特生。

安特生是誰?他與仰韶村遺址有什麼關係?這還要從他到達仰韶村開始説起。

《仰韶文化發現100週年系列叢書》作者之一、三門峽市文物局原局長侯俊傑介紹,1921年4月,時任中國政府礦政顧問、農商部地質調查所研究人員的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來到仰韶村,蒐集石器、陶片、骨器等。當時安特生對這些器物進行研究後,初步判定,仰韶村極有可能是中國遠古時代的一處文化遺址,非常有必要進行一次科學考古發掘。

仰韶遺址歷代考古學家石刻像 趙婷攝

經中國政府批准,10月27日,安特生與袁復禮等中國學者正式開始了仰韶村遺址的第一次發掘,歷時36天,共開挖17處發掘點,出土大批精美陶器、石器,還有骨器、蚌器等珍貴遺物。尤其是繪製著精美花紋的彩陶,讓仰韶村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引起了世人的關注,並使一種新的史前文化類型被發現並以“仰韶”命名。

在侯俊傑所寫的《百年仰韶村》中,他説,“仰韶村遺址的發現,宣告了中國無石器時代謬論的徹底破産,打破了‘中國文化西來説’,填補了中國遠古文化發展史上的空白!由此,‘仰韶文化’成為中國命名的第一個考古學文化;仰韶遺址,也被譽為中國的‘考古聖地’”。

仰韶遺址第一次發掘紀念點雕塑 趙婷攝

再現“仰韶之光”見證先民繁華生活圖景

從1921年至今,仰韶文化已經走過了101個年頭,在這百餘年歲月裏,考古專家對仰韶遺址的發掘和研究始終沒有中斷過。

1951年,由著名考古學家夏鼐領隊對仰韶遺址進行第二次發掘,通過這次考古發掘,基本明確了仰韶文化的性質和面貌。

在1980—1981年,進行第三次發掘,考古學家認識到仰韶村遺址包含四期文化遺存。此次發掘基本弄清了仰韶村文化遺址內涵,進一步證實了仰韶村遺址存在著仰韶和龍山兩個考古學文化。

身披絲綢、手戴玉環、腳踩“混凝土”地坪、再喝上一杯糧食釀造的美酒……隨著仰韶村遺址第四次考古發掘重要成果發佈,5000多年前仰韶村先民的生活圖景正依託考古實證材料被不斷還原。

仰韶文化博物館內修復後的文物展示 杜傑攝

“仰韶村遺址第四次考古發掘發現遺跡較為豐富。”據仰韶文化博物館館長張斌介紹,此次發掘發現有房址、壕溝、墓葬、灰坑葬、窖穴、灰坑、灰溝、道路、柱洞等;出土一大批文化遺物,有陶器、玉器、石器、骨器、象牙製品等,所見遺存年代包含仰韶文化早期、中期、晚期以及廟底溝二期文化、龍山文化時期。

仰韶村遺址還發現了目前國內最早的混凝土房屋建築材料之一。遺址內發現有青灰色“混凝土”地坪、紅褐色涂朱草莖泥墻壁等房屋建築遺存,這些高等級房屋建築遺存在仰韶村遺址是首次發現,“或許仰韶先民已經開始用‘混凝土’建造房子了!”

在第四次發掘中還採用了多學科研究方法,在仰韶晚期和龍山時期人骨土樣樣品中檢測到絲綢殘留資訊,在仰韶時期尖底瓶殘留物中發現有穀物發酵酒和曲酒。這些遺存的發現都在向世人描繪著仰韶先民繁榮燦爛的生活圖景。

與仰韶文化對話的媒介——彩陶

“小口尖底瓶的用途是喝酒?”“遺址中出土的彩陶圖案有什麼特殊含義?”

從形象的萬物生靈到抽象的幾何圖案,仰韶文化遺存中最引人入勝的,當屬圖樣神秘、線條恣意的彩陶。

仰韶文化也曾一度被稱為彩陶文化。自仰韶村遺址發現之後,一百多年來,考古學家對仰韶文化遺址的調查、發掘和研究從未間斷。2015年,時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的陳星燦曾説:“仰韶文化是生命力最強、影響力最大的中國史前文化之一。”仰韶文化熠熠生輝,星羅棋佈,是我國分佈地域最廣的史前文化,也是我國延續時間最長的考古學文化。

月牙紋彩陶罐 趙婷攝

在仰韶村遺址的第三次發掘中,發現了一個完整的月牙紋彩陶罐,這件器物是此次發掘的代表性器物,也是該遺址歷次發掘所得到的唯一一件完整器物,罐體整體呈紅褐色,鼓腹平底,器物表面被打磨光滑,腹部裝飾了一圈類似月牙的紋飾,器物上的月牙紋飾共14條,而月亮從圓到缺一共經歷了14天,學者推測,或許5000年前的仰韶人已經懂得了天文知識。看著這件彩陶,我們似乎看到幾千年前陶罐作者仔細打磨、精緻描繪時的畫面。

小口尖底瓶是仰韶文化遺存中的代表性器物,貫穿整個仰韶文化時期,在全國各處仰韶文化遺址皆有大量出土,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裏它是一種汲水器,然而近年來的殘留物分析不斷揭示,尖底是為了沉澱殘渣,所以很有可能是釀酒或集體咂酒的容器。

小口尖底瓶 趙婷攝

在全國多處仰韶文化遺址中,眾多彩陶器物的發現讓學者根據彩陶體外部的樣式或“繪畫”還原了幾千年前古人的生活狀態。仰韶先民在河谷階地營建聚落,住在泥草混合搭建的房子裏,事農桑,養家禽,狩漁獵,摶土制陶,磨石做工,營造出一幅仰韶先民們的原始生活場景。

有學者説,仰韶時代的彩陶“物化”了5000年前中國先民們的心靈,折射出那個時代的精神,在推進早期中國文明化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也為今天的我們與歷史對話搭建起橋梁。

仰韶遺址俯瞰圖 仰韶文化博物館供圖

近年來,在仰韶村遺址,人們用一種新的方式記錄過去的璀璨文化,新的故事正在發生。

據張斌介紹,2017年12月,仰韶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獲國家文物局批准立項,將仰韶文化博物館、發掘紀念點、文化層斷面、考古展示區等穿點連線形成“一中心、兩環、三廣場、四點、五園”的展示結構,突出展示仰韶村遺址的考古成果及遺址環境。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致仰韶文化發現和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週年賀信精神,三門峽市謀劃了以“一館一區一居一學一村一園一節”為主要內容的仰韶村考古聖地“七個一”建設項目,持續做好仰韶文化的挖掘研究、保護利用、傳承弘揚,全力打造仰韶文化高地、中國考古聖地、中華文明標識、國家文化地標,不斷增強仰韶文化的傳播力、影響力,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