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泰國格樂大學舉辦了以“中華文化海外傳播與影響力”為主題的“文化與文明論壇”。專家學者圍繞中華文化與文明、中華文化經典詮釋感悟、中華文化的傳播與影響力、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等問題,從不同的視角暢談研究心得,就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各抒己見,為“一帶一路”特別是中國與東盟國家文化交流合作建言獻策。
本次論壇在泰國格樂大學中國國際語言文化學院舉行,中國—東盟國際教育協會 (泰國)與全泰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泰國格樂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主辦,泰國韋伯斯特大學、新加坡南洋管理學院、中國北京史記研究會及中國東盟國際教育協會國際高校 (學術機構)科學素質聯盟協辦。來自中國、新加坡、英國、美國、俄羅斯等高校的學者、學生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加。
感悟中華文化的時代價值
泰國格樂大學校長兼中國東盟國際教育協會國際高校(學術機構)科學素質聯盟執行主席楊金泉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再次強調“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文化歷史悠久,流傳至今已有數千年,中國哲學家、思想家和教育家的重要思想觀念已為世界所熟悉,並在推動中國發展繁榮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學者丁德科作了題為《石峁古城:科學的晨曦——世界文化與文明起源的中國典型》的學術報告。丁德科根據從中國石峁古城遺址出土的實物,考察分析石峁先民的地理、天文科學認知;從糧食澱粉遺存分析石峁先民知悉季節、河流的變化規律,了解順應、利用自然力量開展農業種植、畜牧養殖等生産常識;考察分析出土的大量石器、陶器、銅器、玉器等相關生産生活器具的質地、製作技術與工藝;近似邦國“都邑”的城居建築格局及其等級複雜的設施功能設計與建築技術;音樂口簧與玉琴、美術雕塑與壁畫、飾物圖飾與寓意等的精美設計、製作工藝;麻布、絲綢等紡織品的工藝等。
丁德科在考察分析石峁先民“造物工程”的基礎上,繼而考察分析石峁先民的“社會工程”。譬如,考古發現實物體現的圖騰崇拜、國家理念、社會狀況、生活方式、內守外防等。這與石峁古城的科學技術成就體現的先民的科學認知與技術工藝成就的情況相符。丁德科認為,石峁古城的科學技術成就,對進一步理解東亞及東北亞乃至世界早期國家文化與文明起源進程,都是極其珍貴的史證。
助力中華文化典籍“走出去”
進入21世紀,深化文明交流與互鑒、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時代課題。學者王欣針對文化傳播的載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認為,在新的世界歷史語境下,中國推行文化“走出去”戰略,為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提供了指導方針。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典籍英譯事業的意義愈加凸顯,因為這不僅關涉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還關乎為世界文化多元化發展提供新思路、貢獻新價值的時代使命。王欣依據翻譯學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紹了21世紀典籍英譯實踐的現狀與新發展,並指出,一名合格的譯者應該具備三個條件:對原文文本進行深入細緻的研究,具有深厚、紮實的漢語文字功底;擁有豐富的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知識;具有很強的英語寫作能力。在此基礎之上,典籍的翻譯還應做到“有章可循”。
學者施春華在題為《從〈論語〉看為學為師之道》的報告中提出,孔子的教育思想強調作為教育者須有自身過硬的思想認識、學問水準和能力素養,而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推己及人,從而實現塑造人、教育人的目的。教育者個人具有人格魅力,才能更好地去感染人、帶動人、啟發人。施春華通過對孔子信而好古、學而不厭、聞義而徙等教育思想的研析,提出孔子的教育思想對於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傳播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啟發意義,但還要進一步提高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提升中華文化的影響力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學者陳平鳳、尹春梅結合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的中華文化傳播現狀,探討文化傳播需要考量要素及能力提升抓手。他們提出,中華文明與世界各地文明互融互鑒的歷史充分説明,多樣性與差異性是不同文明互補共融的基礎,同時倡導以文化共存反對文化霸權、以文化交流打通文化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增進各國之間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推動中國與世界的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學者劉麗芳在題為《中華傳統文化在泰國的演變與融合》的報告中,根據中華文化在泰國傳播、演變與融合的過程,總結報告了中華文化融入泰國的成功例子。素可泰王朝時期,中華文化即隨著早期中國移民傳入泰國,早期移居泰國的中國人來自沿海地區,“廟宇”和“戲劇”在華人的生活中是分不開的,後來華人戲曲成為泰國國宴上不能缺少的節目。值得一提的是,後來傳統節日中的祭祀儀式發生了變化,賀神戲劇也被舞蹈代替。用泰語演唱潮州戲也是中華文化成功融入泰國本土的例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