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文物學會11月3日對外消息指,過去十年,內蒙古考古領域在古代人骨DNA、銅器金相研究、動物種屬等方面取得多項重要成果,一定意義上體現了“科技”賦能對考古的重要性。
內蒙古大學特聘教授、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朱泓介紹,隨著古代人骨DNA科學研究技術的進步,近幾年來,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與內蒙古呼倫貝爾博物館合作,共同對內蒙古陳巴爾虎旗崗嗄墓地古代人骨進行古DNA研究。
研究成果表明:該墓地古代居民的顱型普遍較圓較低且闊,與古代生活在內蒙古地區的鮮卑居民的顱型特徵較為相似,與現代分佈在我國內蒙古地區的北亞蒙古人種中央亞細亞類型居民的顱型特徵最為接近。
考古專家對其父系單信型的研究結果表明,崗嘎墓地人群的主要父系單倍型在現代蒙古和鄂倫春以及鄂溫克人群中都有較高的分佈頻率。結合文物考古學研究證據,進一步支援了蒙古族源為東胡—室韋説的可能性。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介紹,隨著銅金屬科學研究技術的進步,近幾年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聯合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對赤峰市巴林左旗遼祖陵一號陪葬墓和獻殿四號建築基址出土的47件銅器進行了金相、成分分析和鉛同位素比值分析。
結果顯示:出土的青銅(30件)、紅銅(16件)和黃銅(1件)在內的多種銅合金,合金類型較宋更為複雜。成型工藝鑄鍛並存,青銅多為鑄造,而紅銅多為熱鍛,表明工匠對銅合金性能掌握臻于嫺熟。鉛同位素分析結果表明遼東半島地區是銅料的重要供應地,而墓內出土的唯一的1件黃銅器,可能來自環地中海東部地區的輸入品。
專家表示,此件黃銅文物,極有可能原産自環地中海地區,表明宋、遼時期草原絲綢之路暢通,遼與西域通過絲綢之路保持著密切的貿易往來。
內蒙古文物學會副會長王大方介紹,過去十年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會同內蒙古博物院等文物考古部門,對內蒙古元上都遺址西關廂遺址出土的動物種屬進行了考古學研究,最終認為,該遺址不僅為元代牧區畜牧業的研究提供了考古證據,也為深入探討中國元代社會經濟狀況提供實物資料。
結合該遺址植物考古學研究結果,中國文物考古部門認為元上都西關廂地區古代先民採取了農牧兼營的方式,牧業經濟甚至比農作物種植更為重要,呈現了一種較之於燕家梁遺址而言更為典型的一種牧區畜牧業方式,證實了歷史文獻,為深入探討元代的社會經濟狀況提供了實物資料。
王大方認為,科學技術的進步與開放合作,已成為內蒙古考古過去十年間取得系列成果的推動力。(完)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