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回歸生活,讓傳統技藝真正“復活”

發佈時間:2022-11-03 09:09:00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趙漢斌 | 責任編輯:鄭偉

近日,滾滾獨龍江畔,從事非遺就業服務的雲南省貢山縣獨龍族手工藝協會會長曾劍君,因諸多媒體報道、轉發了他恢復獨龍族傳統植物染織技藝的事跡,一下子成了“名人”。

在當地民族宗教及文化旅遊管理部門支援下,曾劍君帶著20多位獨龍族群眾,以天然植物為染料,成功恢復了紅、黃、綠等6種顏色的純天然染布法,“獨龍族傳統蕁麻染織技藝保護項目”取得進展。這意味著失傳70餘年的獨龍族傳統植物染織技藝初步“復活”。

兼具綠色與傳統之美

曾劍君從小生活在雲南貢山的獨龍江鄉。新中國成立前,這裡山川阻隔,冬春季大雪封山,近乎與世隔絕。

在長期的生産生活中,獨龍族先民利用蕁麻、苧麻、火麻等天然植物纖維材料,織染衣物和獨龍毯。“老一輩獨龍族人離不開獨龍毯,白天干活將其披在身上遮風擋雨,晚上睡覺可蓋在身上禦寒。”曾劍君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愛美的獨龍族祖先,用各種天然植物材料,把麻線染成紅色、黑色、綠色等顏色,再與原本呈白色的麻纖維交替著編織,仿佛“把彩虹披在身上”。

新中國成立後,雲南開通了人馬驛道,人背馬馱,各種色彩鮮艷的布匹、棉麻線進入山鄉。

“現成的材料便宜又省事,著色更牢靠,就很少有人再嘗試自己去染線織布了,傳統技藝也因此瀕臨失傳。”曾劍君認為,在現代染料行業市場上,合成染料因其色澤鮮艷、色牢度優異和生産高效被廣泛使用,但隨著其帶來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人們也開始重新審視它。

而天然染料來源很廣,包括植物、動物、礦物以及微生物,其中植物染料有著種類繁多、原料獲取便捷等諸多優勢。

在近年大力推進的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進程中,曾劍君被派往大理等地學習非遺文化傳承和文旅融合經驗。他在雲南大理周城受靛藍扎染啟發,想嘗試恢復老輩人講過的獨龍族植物染。

曾劍君踏遍全鄉6個行政村,尋訪了八九位老人,從他們口中得知傳統獨龍毯的彩線是用水冬瓜皮、核桃皮等染成的。他向縣裏申請非遺資金支援,將材料進行煮制、晾曬,並反覆試驗,成功找到了染制紅色、黑色、藍色、綠色、黃色、茶色織物的染料。如今,這些植物染料不僅可以作出傳統獨龍毯,還可以染衣料、手帕、絲巾等。

“傳統技藝的恢復,讓綠色之美重獲新生,也進一步增強了獨龍族群眾的文化自信。今後我們還應該繼續創新,把它傳承下去,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貢山縣民族宗教事務局局長和黎雲説。

科技助力讓植物染走得更遠

天然靛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染料之一,由蓼藍以及菘藍、木藍、馬藍等含有吲哚酸成分的植物葉子發酵製成。在雲南大理周城,白族人家都會用靛藍做手工扎染。

“我們這裡孩子滿百日,大人都會用一塊扎染布蓋著襁褓,接受親友的祝福。”幾年前從北京回家鄉創業的大理市藍續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翰敏告訴記者,人們不會、也不用擔心扎染布料對健康不利,因為是純天然的,是經過了上千年時間檢驗的。

“在工業靛藍染色中,將靛藍轉化為可溶染液需要使用強還原劑連二亞硫酸鈉,這對生態環境有一定影響。”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王雨華介紹,為解決這個問題,近日,他們團隊研究揭示了民間傳統靛藍染缸裏的綠色發酵機制。

研究發現,傳統的靛藍染色工藝能有效地溶解靛藍,將織物先染藍再染黑。在從藍色到黑色的染色過程中,傳統工藝使用的植物多達80種,分屬於39個科和67個屬。科研人員還厘清了如何給傳統“綠色織染”提供鹼性環境、提供功能性微生物、為微生物生長提供底物以及提供金屬媒染劑等的方法,闡明瞭利用天然植物産品代替化學添加劑的基礎原理。

“我們首次構建了傳統藍黑染色工藝的解釋模型,下一步將開展試驗性工作,以驗證向染缸中添加植物産品的假設。”王雨華説,希望這可以為環保染色技術的應用提供科學方法和理論依據。

目前,天然植物染料在應用於蛋白質纖維、纖維素纖維和合成纖維的染色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通過水提取法、有機溶劑提取法等,可從植物根、莖、葉、花和果實等部位提取天然著色劑。

“在傳統技藝和現代科學理論的指導下,經過多次染色,靛藍染等天然植物染色色牢度已達到一定水準,能夠給消費者帶來好的體驗。”張翰敏説,傳統植物染技藝代表了先民們的智慧與創新,更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縮影。他們目前不僅可以染藍色,還可以染紅色、黃色等,而且每個色都有豐富的層次。

此外,通過不斷創新,除了常見的棉麻布料,他們還把絲綢、毛絨、羊絨納入植物染色的範疇,用不同的技法和“布料再造”的工藝,做出新的布料和肌理效果。

保護傳統需要觀念轉變

在著名的茶鄉普洱,黃琳在那柯裏古鎮上開著一家植物染工作室。

從成都來到雲南,她利用北回歸線以南豐富多彩的植物,揉入南北各派以及雲南各民族的傳統技藝,將織物染出了千般色彩。

“從新石器時代起,先民們就掌握了用植物汁液與礦物原料染色的技藝。雖然難以大批量生産,但是採用傳統古法進行植物染色,對人體與環境幾乎無害。有研究顯示,天然植物染料及其紡織品還具有抗菌等性能,這樣的技藝應該發揚光大。”黃琳説。

在記者採訪中,幾位從業者都表示,當下,人們都追求高效率,傳統技藝因其“手作”特性,難以跟上時代節奏,因此亟待保護。

為此,黃琳、張翰敏等人走進學校、企業、文化場所,免費開辦兒童科普知識培訓、舉辦手工體驗活動,讓大眾用手觸摸、用心感受,參與設計文具、玩具、茶席等文創産品,認識自然色彩之美,更好地參與綠色迴圈生活。憑藉不停地創新與奮鬥,他們有了“回頭客”和線上定制用戶。

“認識傳統植物染、讓其回歸到應有的地位,需要政策引導和資金、技術上的扶持,但更重要的是人們觀念的轉變。”雲南民族博物館副研究館員高翔認為,傳統植物染技藝真正的“復活”,應該是讓人們把傳統植物染“作品”穿在身上、用在手中。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