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大運河煥發時代新風貌
——北京城市副中心運河文化保護的探索實踐
光明日報調研組
北運河,一水連通京津冀。
北運河北起北京通州北關閘,流經河北香河,入天津匯入海河。其上游河流為溫榆河,在北京境內長41.9公里。
北運河古稱潞河、白河。自金代遷都燕京,實施大規模漕運,潞河遂成為重要的漕運河道,歷經元明清時期的興盛發展,今天,北運河成為京杭大運河七段之一。
北運河段文化遺産豐富,包括河道、水源、水利工程設施(堤壩、橋梁)、航運工程設施(閘壩)、古代漕運設施(倉庫、碼頭)和管理機構(官署)遺存等各種文化遺産,是北京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核心區,也是展示運河文化、首都文化、中國文化的重要窗口。
2017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時強調,通州有不少歷史文化遺産,要古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大運河是運河沿線所有地區的共同責任,北京要積極發揮示範作用。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建設大運河文化帶作出重要指示: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
近年來,北京市廣大幹部群眾牢記囑託,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貫徹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堅決扛起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使命擔當,精心保護大運河遺産,有效傳承大運河文化,合理利用大運河資源,讓穿城而過的大運河成為城市副中心獨特風景線。
京杭大運河京冀遊船互聯互通,標誌著北京市第一次出現了跨省際航道和跨省際水上旅遊運輸,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注入新活力。新華社發
1.“漕運河道”變身“生態走廊”
秋天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風靜雲閒,疊翠流金。
調研組一行首先來到北運河北關分洪樞紐攔河閘。放眼望去,溫榆河、通惠河、小中河、運潮減河、北運河“五河交匯”的美景盡收眼底。
“這裡就是京杭大運河的北起點。”指著寬闊的水面,從小在運河邊長大,與水打了一輩子交道的北京市北運河管理處的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白文榮説。
提到北京地區的大運河歷史,白文榮打開了話匣子:秦漢時期,北京就有了運河漕運的記載。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其中永濟渠將北京和中原地區連通了起來。元代開通了山東會通河,將隋唐大運河裁彎取直,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奠定了京杭大運河的基本格局。蜿蜒近2000公里的京杭大運河全線暢通後,糧食、商品等物資源源不斷從南方運抵北京。“北京民間有句俗語,‘大運河漂來的北京城’。”白文榮説。
望著遼闊的水面,清澈的流水,北京市北運河管理處副主任周洪利説:“想不到吧,以前運河水一度因工業排污、生活污染變得又黑又臭。”
北運河北京段屬於北京的“九河末梢”,是北京城的“下水道”,北京城區90%的排水流入北運河。2011年後,北京水務部門在干支流持續截污治污,北運河逐漸有了遊魚和水鳥。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在通州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為北運河的保護帶來了機遇。
治污、補水、植綠,水務部門打出運河治理“組合拳”:河長制把流域內違建和污染清除了;“清河行動”和“清管行動”在排污口處增設攔污索,減少污染物入河……
上游來水、雨水、再生水、生態補水讓運河“流”了起來。2021年,北京、天津、河北首次建立京津冀供水動態保障機制,從密雲水庫、官廳水庫、南水北調中線等工程水源,對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等進行跨流域生態補水,僅北運河流域就配置了1億多立方米生態用水。
2019年1月,北京市級行政中心正式遷入北京城市副中心,環繞辦公區的鏡河水系自然靈動、形若如意,水質基本保持在Ⅳ類以上,成為北京水質改善最大的河流之一。
水務部門用生態的辦法解決生態的問題,在鏡河種植了2萬平方米沉水植物,形成水下“森林”;在河邊種植了3萬餘株蘆葦、鳶尾、黃菖蒲、溪蓀等挺水植物,用以生態護岸;在水中,投放魚苗及底棲動物,構建豐富多樣的水生動物系統。這樣,水下有“森林”,河流會“呼吸”,確保了鏡河水環境的安全。如今,北運河已形成了綠色生態帶,成為人們休閒旅遊的好去處。
在北運河北關分洪樞紐西岸,一座重檐疊角、雕梁畫棟的雄偉建築,巍峨聳立。這便是號稱“潞河第一觀”的大光樓。光明日報記者張景華攝/光明圖片
2.浩繁遺存傳承運河文脈
在北運河上,遊船南來北往,沿途風景美不勝收。2022年6月24日,大運河京冀段旅遊航道實現互聯互通。
作為北京的東大門,通州歷史上因運河漕運而盛極一時,有“一京、二衛、三通州”的美譽。1780年,朝鮮使臣樸趾源來到北京,在通州登上運河碼頭,舉目瞭望,“萬舟駢集、千帆競發”的盛景令他驚嘆:“不見潞河之舟楫,則不識帝都之壯也”,“舟楫之盛,可敵長城之雄!”
如今,經歷了過往盛世繁華的北運河歷史文化遺跡,再次迎來了春天。
在北運河北關分洪樞紐西岸,一座重檐疊角、雕梁畫棟的雄偉建築,巍峨聳立。“這便是號稱‘潞河第一觀’的大光樓。”説起運河岸邊的文物建築,一同調研的陳喜波如數家珍。作為北京聯合大學教授,他研究運河文化多年。“這個大光樓,取名有講究,取自《易經》中‘益’卦的爻辭‘自上下下、其道大光’之義,是明清兩朝戶部坐糧廳官員辦公休閒之處。”
“大光樓臨河而建,視野開闊,清朝乾隆皇帝前往東陵祭祖,途經通州曾在此登樓小憩,觀景吟詩。但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通州,將大光樓焚燬,從此不復存在。”陳喜波遺憾地説。
“幸運的是,水務部門聽取文物專家的建議,2007年在原址附近復建了大光樓。”北京市北運河管理處北關管理所所長沙洪利説,“在保障新北關攔河閘生産管理用房功能的同時,還實現了對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
從大光樓出來,西側不遠處便是北京地區最高、最大的塔——燃燈塔。
“燃燈塔與周邊建築群”得到了整體修復,兼顧了非物質文化遺産和傳統風貌保護,維護了運河文物的真實性、完整性。新華社發
“一枝塔影認通州。這是通州吉祥的象徵,也是通州的標誌。”大運河文史專家、北京市通州區博物館原黨支部書記任德永説:“凡是從大運河北上京城的船隻,只要看到燃燈塔,就知道到北京的地界了。”
建於北周的燃燈塔,有著1400多年的歷史。塔的南側是通州學宮,又稱文廟,塔的東側是佑勝教寺和紫清宮。通州文廟始建於元代,為明清時期北京周邊地區最大的官方教育機構。任德永表示,“燃燈塔與周邊建築群”是通州獨有的人文景觀,映射著大運河文化的開放和包容。如今,“燃燈塔與周邊建築群”得到整體修復,兼顧了非物質文化遺産和傳統風貌保護,維護了運河文物的真實性、完整性。
站在運河邊回望,拱形的新北關攔河閘(橋)、雄偉的大光樓、古樸的燃燈塔,與四週現代化建築物渾然一體。樓影、塔影、橋影、雲影交相輝映,水利工程與人文歷史、自然風貌有機融合,宛若一幅精美的畫卷。
沿著北運河一路走來,調研組發現沿線文物的保護和利用得到加強,特別是北京對八里橋的特殊保護措施令人鼓舞。任德永介紹:“八里橋本名叫永通橋,始建於1446年,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這座橋自建成至2020年,一直承擔著繁重的交通功能。為了保護這座珍貴的歷史文物,經多方協調,有關部門在該橋西側新建了一座橋,這座近600歲的文化遺産得到了妥善保護。”
2018年3月,《北京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印發,北京積極推出“河道、水源”“閘、橋梁”“古遺址、古建築”3類大運河物質文化遺産與周邊環境風貌、文化生態的整體性保護,打造文化保護傳承與創新的典範。
北京市通州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湯一原表示,正在建設的通州大運河集中展示帶,以通州古城核心展示園為基點,串聯通州古城、“燃燈塔及周邊建築群”、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運河商務區、城市綠心等重點片區和景觀節點;以運河船工號子、開漕節歌謠、通州運河龍燈等為特色,開展民俗文化展示活動。“這些舉措將進一步提升運河文化品牌的認知度和影響力,打造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北京樣板。”湯一原説。
運河遊線路一年一個跨越。大運河文旅産業蓬勃發展,群眾幸福感驟增。白志海攝/光明圖片
3.講好運河故事傳承運河精神
通州城區東南5公里處,有一座運河古鎮張家灣。1728年,一個男孩隨著家人從金陵(南京)起程,沿著大運河而來,在張家灣下了船。他窮畢生之力,寫出了一部叫作《紅樓夢》的書。他叫曹雪芹。
在張家灣,民間傳説曹家曾在這裡經營當鋪、染坊、鹽店等生意,至今還流傳著“曹家井”的故事。1968年在張家灣出土“曹公諱霑墓”刻石,20世紀90年代對外公佈後,引發了紅學界和考古界的巨大反響。如今,在張家灣通運橋西的蕭太后河南岸不遠處,便立著曹雪芹的銅塑雕像。
調研組來到張家灣,只見古城墻巍然屹立,城墻下的蕭太后河水緩緩流淌。古城墻門洞下,幾位村民在乘涼。“我們這裡在古代很出名的。這條河叫蕭太后河,這座橋叫蕭太后河橋。”60歲的村民老馬指著橋自豪地説。
當年這裡有“京東第一大碼頭”的美譽。陳喜波説:“作為漕糧運輸的必經之地、各種物資轉運之所,當年張家灣碼頭密布,商鋪林立。”夕陽下,蕭太后河橋上一道道深深的車轍,記述了這座古鎮曾經的繁榮與輝煌。
“蕭太后河橋”本名叫“通運橋”。“在古代,各國使臣來華,大多走水路,通過大運河到張家灣,再入京城。明代時西方傳教士利瑪竇、清代順治年間荷蘭東印度公司來華使團等,都在這裡留下了足跡。”陳喜波介紹。
大運河流經千年,不僅是潤澤群眾的水脈,更是傳承歷史的文脈。在新時代首都發展理念指引下,大運河文化的保護、傳承、利用正開啟新的篇章。
2022年4月28日,京杭大運河百年來首次全線水流貫通。
隨著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穩步推進,人文運河、生態運河、魅力運河的集結號已經吹響。
在通州老城南大街的南街書屋,“2022全民閱讀·書香副中心——講好大運河故事圖書讀書分享會”的水牌,豎立在最顯眼的位置。“我們主要收集與大運河有關的文學著作和文史資料,與基層黨支部共建,宣傳大運河文化。”書屋創辦人柏則亮説。
從2021年開始,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連續舉辦兩屆,講好運河故事,傳承弘揚運河文化,讓運河文化煥發新生。
佇立在北運河岸邊,運河商務區、北京城市副中心圖書館、劇院、大運河博物館鱗次櫛比,城市綠心公園、大運河森林公園處處添綠……悠悠運河水正帶動千年古城煥發文明活力。
4.北運河文化保護傳承的幾點啟示
運河文化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金字招牌。通過北運河流域綜合治理,大規模的生態建設和全面的運河文化遺産保護,讓大運河這個金字招牌更加亮麗,北京起到了示範和引領作用。有幾點經驗可供借鑒:
敢於啃“硬骨頭”。在運河文化遺産保護方面,北京勇於“拔釘子”、啃“硬骨頭”,如推動八里橋老橋“退役”並全面修繕,使其進入完全的文化遺産保護狀態,發揮文化遺産的“頂梁柱”作用。有了文化遺産保護的基礎,就有了“活化”運河的底氣和力量。
統籌生態與文化。水環境治理是運河文化帶建設的牛鼻子。在“治水”方面,北京在水生態修復、濕地建設、園林綠化、景觀營造等方面打出“組合拳”,同時加強運河文化遺産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生態與文化相得益彰。
注重傳承與創新。創新利用是文化傳承的最佳手段。北京組織各方力量,深入挖掘運河文化內涵,如編寫大型辭書《大運河文化辭典》,長篇小説《北上》獲茅盾文學獎,推出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等,擴大運河影響力;舉辦“京杭論壇”“大運河(國際)文化節”等活動,推動文旅深度融合;運河岸邊北京城市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和大運河博物館三大文化建築落地生根,彰顯運河文化發展的時代新貌。
堅持以人為本。運河文化帶建設得好不好,群眾是評卷人。在調研過程中,市民普遍反映運河水更清,天更藍,樹更綠。運河遊線路一年一個跨越。大運河文旅産業蓬勃發展,群眾幸福感驟增。
著眼于高品質推進北京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調研組建議,還須從幾個方面進一步完善:
一是打造北京大運河文化帶生態和文化品牌。恢復運河柳岸長堤的歷史風貌,再造北京大運河“百里煙柳”生態品牌景觀,古為今用;通過漕運景觀營造,重現北京大運河萬帆林立的漕運盛景,重塑生態與文化交疊的“運河雲景”品牌,推陳出新;將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打造成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標誌性文化品牌和生態品牌,讓穿城而過的大運河成為城市副中心獨特風景線。
二是加強運河文化遺産內涵挖掘和價值闡釋工作。利用北京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眾多的有利條件,加強運河文化遺産內涵挖掘和深入闡釋,講好運河故事,更好地向世界展現中國大運河這張國際“金名片”。
三是實施北京大運河文化帶文化多樣性建設工程。借助北運河多元文化遺産資源聚集的優勢,推動大運河文化多樣性建設,通過文化認同凝聚人心,增進情感,促進交流,助力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進一步擦亮世界認可的國家文化符號,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光明日報調研組成員:光明日報記者張景華、郭麗君、劉坤;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陳煦、周清、陳喜波)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