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專訪方錦龍:中國傳統音樂只有五聲音階嗎?

發佈時間:2022-09-09 08:59:55 | 來源:中新社 | 作者:繆超 | 責任編輯:蘇向東

中新社昆明9月8日電 題:中國傳統音樂只有五聲音階嗎?

——專訪“國樂網紅”方錦龍

中新社記者 繆超

在網際網路如此普及的今天,中國傳統音樂漸漸被國人與西方人喜愛,但由於缺乏對中國傳統音樂的理解和認知,人們大多未能深入了解其獨特文化魅力。

方錦龍,中國國樂藝術家,樂器收藏家,當代五弦琵琶代表人物,通曉上百種中國樂器演奏技巧,2001年創辦“芳華十八”時尚國樂團,近年來頻繁活躍于電視媒體、網路平臺的各大綜藝,被稱為“國樂網紅”。

近日,中新社“東西問”專訪在雲南參加音樂交流活動的方錦龍。從一位融會貫通東西方的現代中國音樂人的視角出發,闡述中國傳統音樂背後蘊藏的中華文化,探討古老東方音韻譜新路徑。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擁有數千年曆史的中國傳統音樂,是如何産生與發展的?

方錦龍:上世紀80年代,在中國河南省舞陽縣賈湖村發現一處新石器時代前期重要遺址,賈湖遺址出土了26支精緻的骨龠(yuè),證明中國音樂歷史長達7000至9000年。這些骨龠分別有5孔骨龠、6孔骨龠、7孔骨龠和8孔骨龠。經專家研究,這些骨龠已具備四聲、五聲、六聲和七聲音階。

賈湖骨龠(yuè)。<a target='_blank' href='/'><p  align=


賈湖骨龠(yuè)。中新社記者 李晨韻 攝

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源遠流長,是一種具有獨特精神文化內容與內涵的音樂體系,是以黃河流域為中心的中原音樂與邊地多民族音樂、西域音樂逐漸融合形成的。在古代中國,音樂一般是以單旋律的形式來進行表現,運用的和聲較少。但從唐朝開始,隨著人們生活水準提高,以及外來文化衝擊,音樂開始進行華麗轉變。首先在配樂方面,逐漸取代原來體積龐大的編鐘等樂器,取而代之的是有著浪漫華麗氣息的彈撥音樂,並且受到外來文化影響,高麗、胡人、西域等地音樂開始傳入中原,讓民族音樂開始大融合,豐富了樂器、樂曲的種類,為之後中國傳統音樂發展奠定基礎。

細心的人會發現,中國樂器名稱中一個字的如琴、瑟、簫、塤、笛、鼓、鐘……多是中國本土樂器,兩個字如二胡、揚琴、琵琶、箜篌、篳篥、嗩吶大多是從西域傳入。中國傳統音樂發展既帶有濃厚的東方思想,同時相容並蓄,能夠反映出中華文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特質。

中新社記者:“琴”在中國被認為是文人素養之一,中國傳統音樂有哪些獨特文化內涵?

方錦龍:琴棋書畫,“琴”在首;歌舞昇平,“歌”為先……詮釋了中國人自古對音樂的崇尚。其中究竟有哪些文化內涵,我們不妨拿東西方音樂來比較。中國音樂以輕盈飄逸的單線型韻律為其基本表現手段,而西方音樂憑藉其高度發達的和聲技巧形成縱橫交錯、綿密厚實的織體為其基本表現手段。所以我常説西方音樂是“律有術”,而中國音樂能做到“韻無窮”。

中國音樂的最高旨趣不在音響的深厚結實,而在旋律線型游動時的起伏、強弱、虛實等變化所生的節律感、深邃感和空靈感。中國傳統音樂文化以人生本位為其價值取向,始終追求“天人合一”,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合作。中國人不喜用繁瑣論證,追求頓悟見性、洞察本質。返璞歸真才是中國人生活的最高旨趣,也是中國人藝術的最高旨趣。例如,用於士大夫階層個人自娛的古琴音樂,重在表現演奏者內心的感受,志高趣遠,更富現實性與文人情調。

古琴獨奏。<a target='_blank' href='/'><p  align=


古琴獨奏。中新社記者 易海菲 攝

中新社記者:在西方的認知中,中國傳統音樂只有五聲音階,事實真的如此嗎?

方錦龍:現代樂器的製造是用十二平均律來定音的,而中國明代的音律學家朱載堉比歐洲提前數十年證明了勻律音階的音程可以取為二的十二次方根(即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理論被傳教士帶到西方,産生深遠影響,因此朱載堉之名享譽歐洲。

但中國人確實是喜歡五聲音階,這包含中國文化和中國智慧,即五音有為人體五臟“按摩”的功能。在中文裏,樂的繁體字“樂”,加上草字頭就成為藥的繁體字“藥”,中國古人將傳統五聲音調“宮商角徵羽(類似現在簡譜中的1、2、3、5、6)”匹配“心肝脾肺腎”形成五音療法,這一療法在2000多年前的中國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就有提及。中國古人認為,五音與人體五臟相對應,能通過影響人的情緒來改善相應的臟腑功能。如今,世界醫學科學研究證明,音樂對促進人體健康有多重作用。

結合“五音養生”及歐盟音箱標準研發的“養生音箱”。<a target='_blank' href='/'><p  align=


結合“五音養生”及歐盟音箱標準研發的“養生音箱”。中新社記者 宮旭 攝

中新社記者:隨著東西方文化交流日益深入,中國傳統音樂逐漸走入西方觀眾視野,他們對東方音樂持怎樣的態度?

方錦龍:1980年我剛滿18歲,到芬蘭參加一場由數十個國家音樂人參與的馬拉松式音樂會。我抱著琵琶上臺演奏了《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台下觀眾聽得如癡如醉,接連讓我四次返臺謝幕。第二天,芬蘭當地媒體如是評價:《春江花月夜》如同芬蘭千湖一樣美麗,《十面埋伏》氣勢如同千軍萬馬……一把琵琶就如同一個交響樂團。這第一次出國演出,就讓我深切感受到中國傳統音樂的強大魅力,也感知到西方對中國傳統音樂的喜愛。可見,中國音樂必然有其獨特魅力,美好的音樂,一定會受歡迎,這在全世界都一樣。

如今看來,西方音樂正在不斷融合包括中國傳統音樂在內的世界音樂,以發展自身。我認為,東西方音樂不應該對立,融合才是主旋律。因此我組建“老F4”樂團,抱著五弦琵琶與弗拉明戈吉他演奏家段昌武、打擊樂演奏家徐德梁、貝斯演奏家蔡繼文合作,採用東西方器樂共同演奏《無論西東》音樂會,並到世界多地進行巡迴演出,為觀眾帶來穿梭于東西方的音樂之旅。

方錦龍與雲南民族樂團合作的《七彩音韻》音樂會。<a target='_blank' href='/'><p  align=


方錦龍與雲南民族樂團合作的《七彩音韻》音樂會。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中新社記者:當前,中國正在掀起一股國風國潮熱,中國傳統音樂如何抓住時機譜寫新傳奇,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

方錦龍:首先要傳承不守舊,創新不離根。在網際網路時代,中國傳統音樂需要“出圈”,傳統音樂人需要“網紅”,只有讓更多人了解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才能重新走入民眾當中。其實,中國傳統音樂自古就自帶“流量”,像《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等經典曲目,流傳千年依然很受歡迎。只不過,在新的文化消費環境下,中國傳統音樂需要用適應新時代的形式進行包裝,讓大眾重新看到它的魅力所在。

中國傳統音樂最大的特點就是與民同樂,特別是在當下,一定要追求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創造不發展,或者保守地發展,都是行不通的,只有做出當下民眾喜歡的音樂、生産真正貼近大眾的産品,才能帶領更多人進圈,最終實現曲高和眾。

再者是挖掘各民族音樂元素,以豐富中國傳統音樂。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不同的風土人情造就了不同的民族音樂,這是巨大的文化寶藏。

最後,中國音樂人一定要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要發揮中國傳統音樂的優勢,使之與“包容性大國”特質相契合,中國文化、世界音樂都是博大精深的,永遠也學不完,永遠都有留待我們去挖掘的寶藏。(完)

受訪者簡介:

方錦龍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p  align=


方錦龍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 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方錦龍,知名國樂藝術家、樂器收藏家、當代五弦琵琶代表人物,“芳華十八”時尚國樂團創始人,從藝40餘年出訪了逾五十個國家,多次在國內外舞臺上以多元、創新方式展現傳統音樂的魅力,廣大樂迷稱呼他為“行走的樂器庫”“方全會”等。近年來,方錦龍以中國傳統音樂接軌流行音樂,帶動了一大批年輕人認知傳統文化、愛上民族音樂。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