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迄今唯一鑄有“人民昌”“中國強”銘文的漢代銅鏡展出

發佈時間:2022-09-07 09:23:50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李潔 張哲浩 | 責任編輯:秦金月

【新展大觀】

銅鏡中的家國天下

——迄今唯一鑄有“人民昌”“中國強”銘文的漢代銅鏡展出

光明日報記者 李潔 張哲浩

銅鏡,從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齊家文化延續至明清時期,幾乎貫穿整個中國古代歷史,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物質載體。9月5日,陜西省西安市大唐西市博物館舉辦“人民昌·中國強”漢鏡鑒賞會,這也是該漢代銅鏡首次展出。


  “人民昌·中國強”漢代銅鏡鏡背所鑄的銘文。大唐西市博物館供圖

“人民昌·中國強”漢鏡為圓形,直徑22.3釐米,厚0.7釐米,半球形鈕,鈕座飾一圈以短線間隔的幾何紋,保存完好、鑄造精良、形態美觀、圖紋華麗,鏡背鑄有的47字銘文——“天祿辟邪曰有喜,上有龍虎四時置,長保二親樂無事,子孫順息當大富,侯王壽命長,多賀君家人民昌,四夷皆服中國強”,其字體兼具隸書的古樸和懸針篆的空靈,相得益彰、渾然天成,是迄今發現的唯一帶有“人民昌”“中國強”吉語銘文的銅鏡。

該銅鏡內區鑄有龍虎相望的紋飾,中區天祿、辟邪、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羽人持百枝燈、大黎傳信、羽人飛仙,均為漢代盛行的祥瑞象徵。25種形態各異的通神精靈,呈現出一派虎躍龍騰、鳳舞龜行、羽人獻瑞、神獸賓士的盎然生機,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健康長壽、吉祥好運的追求。

銅鏡整體圖案結構緊湊,佈局涉及對稱式、放射式、同心圓式的綜合運用,有很強的主次、疏密的層次與節奏感,既生動自然又整體和諧。此款青銅鏡採用範鑄法製成,線條勾勒清晰,又用淺浮雕、高浮雕工藝加以區別裝飾,分內外區,體現了漢代合金、雕刻技術和鑄造的工藝水準與獨特匠心。

從目前的考古發現來看,最早出現“中國”二字的是陜西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收藏的西周早期的“何尊”。有研究認為,自張騫“鑿空”西域以來,“中國”兩字已經從象徵土地的方位轉向國家的概念,自此中國觀念覺醒,並建立起國家與人民是緊密相連命運共同體的觀念。

新疆博物館藏有漢代“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臂,另也發現有“中國安寧、人民安樂”“多賀國家人民息”“中國安寧並不擾”等銘文的漢代銅鏡。但同時帶有“中國”“人民”文字的銅鏡目前僅見於武漢博物館藏漢代“多賀中國人民富”以及大唐西市博物館珍藏的這枚“人民昌·中國強”銅鏡,可謂極其罕見、意義非凡。

兩漢時期是中國封建王朝發展的強盛時期,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國力昌盛,社會生産力得到極大的發展。漢朝在我國銅鏡發展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並迎來了第二次發展高峰。鑄造精良、形態美觀、圖紋華麗、銘文豐富的漢代銅鏡,是歷史留給我們的珍貴文化遺産。

“人民昌·中國強”銅鏡的面世,進一步佐證了漢代“中國”國家觀念的形成,展現了古人對祈福迎祥、陰陽和諧、宜子孫、宜官秩、壽祿長、人民昌、國家強等的精神寄託,凝結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符號,承載了中華民族的共同認知,傳遞著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追求。

《光明日報》( 2022年09月07日 09版)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