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古船整體出水將住進“新家”

發佈時間:2022-09-08 09:16:03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顏維琦 | 責任編輯:秦金月

長江口二號古船整體打撈遷移工程開啟海上施工

古船整體出水將住進“新家”

光明日報記者 顏維琦

9月6日,長江口二號古船整體打撈遷移工程主作業船“大力號”駛離停泊碼頭,起航前往長江口二號古船遺址現場。這標誌著,迄今為止全球規模最大的古船整體打撈遷移工程開啟海上施工。

此次古船打撈遷移工程採用的是世界首創“弧形梁非接觸文物整體遷移技術”,在海上現場作業時,將由“大力號”在古船四週下放22根巨型弧形梁,形成一個巨大的半圓柱沉箱,把古船及其附著的厚厚泥沙與海水“滴水不漏”地包裹起來,形成“古船沉箱”。因此,端板-縱梁框架整體組裝是前期陸上準備工作的重點。

古船整體出水將住進“新家”


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翟楊介紹長江口二號古船出水文物——清同治景德鎮窯豆青地堆白青花松下高士圖雙耳瓶。新華社記者 王翔攝

古船整體出水將住進“新家”


  長江口二號古船出水的“二甲傳臚圖”杯。新華社記者 王翔攝

古船整體出水將住進“新家”


長江口二號古船出水文物綠釉杯,底部有礬紅彩書“同治年制”篆書款識。新華社記者 王翔攝

記者了解到,兩個月前的7月6日,在完成古船整體打撈遷移工程海上預處理階段作業後,上海市文化旅遊局和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組成的長江口二號古船整體打撈遷移項目團隊即刻投入海上打撈的前期準備。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端板-縱梁框架整體是由22根弧形梁連接形成一個長48米、寬19米的半圓柱箱體基座,其組裝精度將直接影響海上弧形梁穿引。為了海上現場施工順利推進,項目團隊對端板-縱梁框架進行了陸地整體組裝。歷經50多天日夜奮戰,最終2個端板、4根縱梁共16節短梁完成組裝。同時,順利完成了端板下沉輔助裝置調試、發射架組裝、管線連接調試、控制室感測器調控、樁筒焊接、吊梁安裝等準備工作。

此次“大力號”再次出海,標誌著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與文物保護項目最核心的環節——古船整體打撈遷移工程全面啟動,進入海上施工“總攻時刻”,也意味著,距離揭開古船“身世”越來越近了。

接下來,人們將看到,這一世界首創技術如何實施——最“硬核”的弧形梁打撈技術,將實現古船原生、完整、安全地打撈出水。“大力號”的海上作業預計花費兩到三個月,隨後將由專用打撈工程船“奮力”輪,將總重量1萬餘噸的“古船沉箱”同步提升出水,再“懷抱”這一沉箱送入“奮力”輪中部開口處。

古船出水後的“新家”也備受關注。記者了解到,目前已選定楊浦上海船廠舊址作為長江口二號古船出水後的“新家”。為了確保古船能整體打撈出水、平安運輸到達“新家”,上海打撈局項目團隊創新性地為古船設計建造了一艘中部開口的打撈專用工程船“奮力”輪。船上裝有46套液壓提升系統,通過同步提升技術將包裹古船的沉箱提升進入中部開口,再直接經海上運輸,整體駛入船塢坐底,最後將“古船沉箱”卸載,安全搬進“新家”。抬浮、運輸、進塢、卸載等傳統需要4艘船舶才能完成的打撈工序,“奮力”輪只需1艘船舶即可完成,大幅提高了作業效率,也避免多次吊運古船造成文物損壞的風險。

隨著古船出水臨近,古船的前世今生也逐漸浮出水面。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翟楊告訴記者,在前期水下調查和整體遷移預處理階段,已經提取、清理了部分出水文物。最近的預處理階段,古船北部同時發現了船舵和鐵錨。船舵的舵桿殘長約5.6米、直徑42釐米,裹著52道寬約7釐米的鐵箍起到加固作用;舵柄由鐵箍將3根木材緊箍而成,最長處約6.26米。鐵錨為四爪錨,長3.3米(不含鐵環),是目前國內發現較大的古代四爪鐵錨。

此外,目前已經清理的600多件出水陶瓷器大多産自景德鎮窯,包括“同治年制”款綠釉杯、粉彩二甲傳臚圖杯、豆青釉碗等。令現場工作人員欣喜的是,其中一件高60釐米的雙耳瓶,外繪豆青地堆白青花松下高士圖,瓶身裏竟然藏了50件製作精良的青花團龍紋杯。研究人員推測,這是一件用於陪嫁的嫁粧瓶,流行于晚清和民國時期。從做工和胎質上判斷,來自景德鎮窯。還有一些陶瓷器可能産自江蘇宜興窯和福建地區窯口。

古船整體打撈出水後,文物考古工作人員將根據古船考古和文物保護方案,圍繞古船遺址形成過程、建造技術、航線等課題展開全方位研究,最大限度地發掘古船的科學、歷史、藝術、社會和文化價值。翟楊説,我們希望讓文物“開口”説話,為人們揭開長江口二號古船蘊藏的大量謎題。

《光明日報》( 2022年09月08日 09版)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