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串起絲路機遇

自4年前,中國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以來,“一帶一路”的朋友圈不斷擴大,沿線國家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實實在在。換言之,倡議是中國的,機遇卻是全世界共用的,中歐班列就是最好的範例。

 
 

更多>> 習近平與一帶一路

標題圖片

“一帶一路”為法企帶來“鐵路革命”新機遇

20日,由法國企業迪卡儂集團定制的從中國武漢發車的貨運專列駛入法國北部物流重鎮杜爾日車站。

 

更多>>

聚焦一帶一路
 

更多>>

中國與世界共用發展機遇
王輝耀説,這樣的“中國方案”越多,在道路選擇中的競爭力就越強,就越能在推進全球化的進程中吸引更多的支援,團結更大的力量,把“中國繁榮”與“世界進步”更深刻地聯繫在一起。
“中國繁榮”與“世界進步”聯在一起
共建“一帶一路”就是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加強經濟政策協調和發展戰略對接,實現共同繁榮。
兩部門印發“一帶一路”建設設想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海洋局今日聯合印發了《“一帶一路”建設海上合作設想》,提出將進一步與沿線國加強戰略對接與共同行動,推動建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藍色夥伴關係,共同建設三大藍色經濟通道。

更多>>

外資進入中國將迎更多利好

外資進入中國將迎更多利好

預計未來中國高端製造業、IT、環保和新能源産業等部門將迎來産業升級發展的新時期,這將為境外投資者帶來投資機遇。

 
智庫看一帶一路

更多>>

標題圖片

姜江:建設創新型國家關鍵要推動三大拓展、六大舉措

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關鍵是要推進三大拓展,加快實施六大舉措,重塑中國經濟競爭優勢。

標題圖片

盛朝迅:如何推動品質、效率、動力“三大變革”

推進三大變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要素生産率,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標題圖片

費洪平:振興實體經濟必須兼顧“存量變革”和“增量崛起”

新形勢下如何破解實體經濟發展困境,已成為關係我國經濟社會全局一項緊迫的重大任務。

標題圖片

黃漢權: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頭戲

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政策創新,形成振興實體經濟的共振合力。

更多>>

董戰峰: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環境政策部副主任

01

董戰峰: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環境政策部副主任

 

 

特別合作: 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 中國科學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

 

特別合作: 北京國際和平文化基金會 中國世界和平基金會 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

 
政策溝通

更多>>

緬甸總統吳廷覺會見王毅

王毅表示中緬是友好近鄰,上個世紀兩國確立“胞波”情誼,進入新世紀成為全面戰略合作夥伴,今後將建設命運共同體。

巴拿馬總統:願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正在中國進行國事訪問的巴拿馬總統巴雷拉18日在北京表示,巴拿馬支援並願意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習近平再次會見本揚強調:推動新時期中老關係更好發展

習近平強調,這次訪問時間雖短,成果豐碩。雙方要全面落實好這次訪問成果,抓好戰略引領,搞好戰略對接,做好民生工作,推動新時期中老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更好發展。

李克強出席東亞峰會時強調:共同開創東亞發展新願景

李克強指出,東亞峰會致力於促進地區發展、維護安全穩定,已成為域內外國家共同參與的重要對話合作平臺。

拉脫維亞駐華大使:“一帶一路”倡議給拉帶來發展新機會

拉脫維亞有地理位置和鐵路運輸體系的優勢,希望借助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成為連接歐亞大陸的物流中心,拉脫維亞駐華大使馬利斯·塞爾嘉13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印尼駐華大使:“一帶一路”倡議重在民心相通

蘇更·拉哈爾佐強調,中國與印尼的關係不僅要集中在實務和機制層面,更需要建立人民之間的互聯互通,促進人民之間的共識和理解。

古巴官方表示希望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古巴外貿和外國投資部官員10月31日表示,古巴希望加大與中國的雙邊貿易,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成為“一帶一路”的“地區樞紐”。

“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一正四副”名單披露

 

 
2016年10月14日
習近平在孟加拉國媒體發表署名文章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為兩國合作共贏提供了新的機遇。
2016年9月3日
習近平在G20工商峰會上強調“一帶一路”倡議旨在同沿線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實現共同繁榮。
2016年8月17日
習近平出席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強調讓“一帶一路”建設造福沿線各國人民。
2016年7月17日
第十一屆亞歐首腦會議在烏蘭巴托閉幕。互聯互通、務實合作和“中國方案”是此次會議三大亮點。
2016年6月22日
習近平在塔什幹烏茲別克最高會議立法院發表題為《攜手共創絲綢之路新輝煌》重要演講。
2016年4月18日
“一帶一路”媒體傳播聯盟成立,打造“絲路電視”節目。
2015年11月17日
“一帶一路”首次寫入澳門特區行政長官施政報告。
2015年9月11日
聯合國海陸絲綢之路城市聯盟成立,泉州成為創始成員。
2015年7月9日
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推動向建設一體化大市場、多層次大流通、陸海空大聯通、文化大交流邁進。
2015年6月29日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簽署儀式舉行。亞投行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財長或授權代表出席。
2015年3月28日
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發表主旨演講時指出,“一帶一路”建設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用原則。
2015年3月5日
李克強指出,抓緊規劃建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推進孟中印緬、中巴經濟走廊建設。
2015年2月1日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強調努力實現良好開局。
2014年12月
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重點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
2014年11月8日
習近平就一帶一路提5點建議,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
2014年11月4日
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中強調,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
2014年5月19日
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首個實體平臺,中國-哈薩克(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啟用。
2014年2月6日
習近平與普京就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及俄羅斯跨歐亞鐵路與一帶一路對接達成共識。
2013年12月
習近平提出,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海上絲綢之路,加強海上通道互聯互通。
2013年10月3日
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演講時指出,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2013年9月7日
習近平在哈薩克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時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

 

 
設施聯通

更多>>

中國築路技術助力烏干達發展

中國築路技術助力烏干達發展

烏干達首條高速公路——坎帕拉至恩德培國際機場高速公路正在火熱建設中。

從西成高鐵看“蜀道難”如何遠去

從西成高鐵看“蜀道難”如何遠去

作為我國第一條穿越秦嶺的高速鐵路,西安至成都高鐵依託世界領先高鐵技術,讓“蜀道難”變成了過去式。



標題圖片

創新發展讓中國高鐵持續“領跑”

回望砥礪奮進的這五年展的道路上,處於快速建設發展期的中國鐵路為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增長點。

 
貿易暢通

更多>>

摩拜單車正式落戶雪梨

摩拜單車正式落戶雪梨

中國共用單車公司摩拜14日在澳大利亞雪梨宣佈,摩拜單車正式落戶雪梨。

 

更多>>

中老鐵路有“加號”

中老鐵路有“加號”

穿越崇山峻嶺,由此將蛻變成一條全面合作的大道,中老鐵路也因此進入“中老鐵路+”的新階段。

中企承建項目助力肯亞古老海港煥發生機

中企承建項目助力肯亞古老海港煥發生機

中國交建從17家通過資格預審的國際公司中脫穎而出,獲得拉穆港項目的承建權。

更多>>

 
資金融通

更多>>

中國出資400億美元的絲路基金簽了啥“大單”

中國出資400億美元的絲路基金簽了啥“大單”

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超過2.63萬億元。

更多>>

 
民心相通

更多>>

標題圖片

《長生殿》今日何以“長生”

我們的文藝政策對頭了,文藝繁榮也就水到渠成了。

“黃金大道”通天水

“黃金大道”通天水

天水市作為“一帶一路”的節點城市,在這裡,也有一條屬於天水的“黃金大道”。

中國西部文化美西行

中國西部文化美西行

此次活動展示中國西部多民族多樣文化特徵,旨在促進中美人文交流與地方合作,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

中緬傳統醫學互鑒將造福兩國人民

緬甸傳統醫學學者:中緬傳統醫學互鑒將造福兩國人民

已經從事緬醫近40年的緬甸傳統醫科大學副校長覺登泰近日在雲南昆明結束了為期3周的中醫學習。他認為,中緬傳統醫學在治療方法、發展經驗等方面的互學互鑒可以造福兩國人民。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中國金融技術標準惠及'一帶一路'市場

中國金融技術標準惠及"一帶一路"市場

銀聯將繼續推廣支付清算基礎設施、技術標準等,實現中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市場金融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