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倡議提出4年,我國已與74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約合作。在昨天舉辦的第二屆中國“一帶一路”博士論壇上,國家“一帶一路”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援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首次發佈2018年十大趨勢。專家預測,明年會有更多國家認同和支援“一帶一路”建設,“一帶一路”朋友圈將不斷擴大,且融資渠道更趨多元,文化交融也將更加深入。
設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國家“一帶一路”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援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是我國唯一的“一帶一路”智庫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基於大數據“一帶一路”輿情分析,解讀關注度和影響力,並借助國內外專家廣泛評議,實驗室總結出“一帶一路”2017年度十大進展,“一帶一路”寫入中國共産黨十九大報告和《中國共産黨章程》;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發表主旨講話,“一帶一路”中國動力澎湃十足;聯合國高度評價“一帶一路”倡議,我國首倡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共商共建共用全球治理觀納入聯合國文件等入選。
專家還指出,當前,“一帶一路”的朋友圈已覆蓋五大洲,截至2017年9月,我國已同74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涵蓋互聯互通、産能、投資、經貿、金融、科技、社會、人文、民生、海洋等合作領域。
基於已有成果,實驗室專家還總結了“一帶一路”2018年十大趨勢。學者們分析,隨著新時代的開啟和新思想的注入,“一帶一路”機制建設更加完善。“一帶一路”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會不斷增強,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同和支援“一帶一路”共商共建共用的合作原則,“一帶一路”朋友圈將不斷擴大。此外,針對“一帶一路”建設,各方參與將持續增加,融資渠道更趨多元,人民獲得感越來越強,文化交融也將更加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