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好書丨為什麼越來越不快樂?警惕:你的多巴胺正在“消失”!
發佈時間:2024-11-15 13:29:07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塔尼斯·凱里《消失的多巴胺》[英]塔尼斯·凱里著,孫一文譯,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你是否對曾經很喜歡的事物逐漸失去興趣?你是否在得到自己夢想的一切後感覺不過如此?你是否很久都沒有放肆地大笑且感覺生活毫無意義?你是否意識到,見多了悲喜劇和奇葩新聞的我們,越來越難快樂起來,已經滑向情感冷漠、快感缺失的邊緣?
快感缺失,即失去從過去喜歡的事物中獲得快感的能力。長期的快感缺失會讓我們失去對生活的敏感度,不僅難以快樂起來,還容易陷入負面情緒中無法自拔,走向抑鬱。
本書從快感缺失這一概念入手,多個角度分析産生快感缺失的原因,讓讀者了解快感缺失如何影響情緒、感覺、思維與行動,以及如何通過更新大腦的獎勵回路、擴大觀念範圍、創建“不辦”清單、有效飲食等方式,重塑對生活的感受,找回生活中細微的快樂。
>>內文選讀:
“無精打采”的生活狀態有多普遍
那麼,有多少人生活在“無精打采”之中呢?數據並不易得,部分原因在於快感缺乏症的表述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上文所提,心理學家科裏·凱斯第一個認識到,感覺不糟糕並不意味著感覺良好。他在21世紀初對“消沉”情緒進行的首次研究顯示,大約有12.1%的美國成年人受到這種情緒的影響。
20年後,在同樣的標準之下,益普索發佈的美國心理健康報告顯示,有21%的人處於這樣的心理狀態。從年齡上看,千禧一代(26歲以上)消沉情緒的比例最高,達30%;其次是Z世代(25歲以下),佔26%;X世代(42歲以上)佔21%;最後是嬰兒潮一代(57歲以上),佔14%。
在調查員工幸福感時,這一比例甚至更高。2021年,對領導力培訓公司Better Up進行的一項調研顯示,55%的員工死氣沉沉,相比之下,精神飽滿的員工佔35%,5%的員工“幹勁十足”。這也與蓋洛普以及德勤的調研結果基本吻合。蓋洛普的研究顯示,62%到68%的美國員工不夠投入工作;德勤的調查則發現46%的員工缺乏工作動力。
委託對Better Up公司進行調研的埃迪·梅迪納表示,情緒消沉的人“拼命想要保持專注並嘗試尋找生活的意義。對不少人而言,他們很難對未來抱有樂觀態度和希望……情緒消沉時,平日裏的生活和工作壓力就會不斷累積,對人造成的打擊逐漸增大——無論做什麼,都會陷入掙扎。而且,重大的改變和人生轉折會放大這種影響”。
看不見的代價
如果情感冷漠不是一種精神疾病,人們還會重視它嗎?當然需要重視。快感缺乏症可能不太引人注意,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沒有負面影響,因為它帶來的不只是情緒低落。在當前醫療體系中,我們往往在健康出現明確問題時才進行干預。科裏·凱斯稱這種傾向為“把救護車停在懸崖底部”。
快感缺乏症通常體現為一種“無精打采”的狀態,它的出現還可能是抑鬱症的前兆,是大腦獎勵系統(愉悅感産生之處)失效的危險信號。若放任不管,將令人備受煎熬,而最有效的應對方法是事先預防。
研究發現,未來十年最有可能患上嚴重抑鬱症和焦慮症的,並非當時表現出明顯症狀的人,而是當時缺乏積極心理的人。
抑鬱症發作時,SSRIs類抗抑鬱藥通常是治療首選。雖然它們通常能有效減輕痛苦,但也會減弱對快樂的感知。如果對快感缺乏症不管不顧,久而久之就可能陷入抑鬱,因為快感缺乏是抑鬱症持續時間最長、最難治療的症狀之一。
快感缺乏症還是身心倦怠的前兆,在此之外只要再多一個壓力源,我們就會不堪重負。它會模糊我們對世界的感知。嗅覺、味覺以及我們對音樂、社交、生活的熱愛,也許都會因快感缺乏症而減弱。
另一種選擇:快樂愉悅的人生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心理健康光譜另一端的生活有多麼不一樣。
這樣的生活妙不可言。研究發現,當你擁有樂觀開朗的心態時,你會感覺自己不那麼無助,生活目標也更清晰;你會願意多與人接觸,適應力變得更強。這種心態對身體的好處也十分明顯,如有益於心臟健康,減少患慢性病的風險。
我們需要保持身心健康,才能盡情享受這悠悠歲月,不是嗎?難道我們真的打算忍受無精打采的生活狀態直到生命的盡頭?(文匯報作者:[英]塔尼斯·凱里)
幻聽時,大腦怎麼了?上紐大科研團隊“重新定義”幻聽2024-11-15
“害怕接電話”話題登上熱搜 聽聽心理學家怎麼説2024-11-15
環境、大腦與健康委員會成立 為個人和社區心理健康提供創新解決方案2024-11-15
河南省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中心成立 開通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2024-11-15
警惕心理疾病的社交傳染 多種方式提升心理免疫力2024-11-13
心理健康與藝術共舞 武漢商學院“吹墨成畫”創新減壓法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