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抱怨長輩有福不享 代際如何溝通以減少“沒苦硬吃”
發佈時間:2024-07-30 10:06:02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戴納 余冰玥原標題:年輕人為何抱怨長輩有福不享,“沒苦硬吃”
在父母“拖著不去看病、不舒服卻不和子女説”這件事上,不少年輕人感到無奈。
——————————
湖南長沙某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梁爽記得,前段時間一位被子女帶來看病的老人,血壓長期160/110,老人自己也發現了,但不到醫院看病,而是聽信養生機構、保健品推銷員以及一些朋友的建議,“在家用保健品,甚至用‘不明中藥’進行調養。如果不是子女逼著來醫院,還在家硬撐著”。
梁爽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介紹:“老人拖著不看病,一旦確診就已經比較嚴重的情況,相比10年前已有所改觀,但依然不少,我每週都能遇到兩三例。”
在父母“拖著不去看病、不舒服卻不和子女説”這件事上,不少年輕人感到無奈。此外,天熱不捨得開電扇、長期吃剩飯等“吐槽”父母的帖子,也在網上引起共鳴。年輕人把這些行為稱為“有福不享、沒苦硬吃”,他們想不通: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何長輩還是選擇“沒苦硬吃”?如何更好地溝通,能讓父母減少這種行為?
苦於長輩“沒苦硬吃”
20歲出頭的重慶女生陳潔經常為外公外婆“沒苦硬吃”感到無奈。外公外婆在鄉下生活,每個月有幾百元養老金。她和家人逢年過節回去看望他們,平時經常買東西給老人,也塞錢給他們。陳潔認為,農村消費低,生活得較好明明花不了多少錢,他們卻非要“沒苦硬吃”。
最近她帶著放暑假的妹妹回鄉下。第一頓飯前,她在水已經發餿的桶裏找到泡著的碗筷,另外三四個桶裏也存著臟水。當陳潔把臟水倒掉清洗時,被外婆責罵不節約。陳潔發現,給老人買的食物他們都不吃,最後麵條發黴、湯圓放久了煮不熟、大米變質、食用油過期導致吃完腹瀉。
外婆總在飯點出去挑糞施肥,天黑還沒回家,“萬一在坡上摔倒了,家裏沒年輕人怎麼辦呀。她還經常頂著大太陽去山裏找草藥,他們賣草藥能賣多少錢?又不是沒錢,偏偏要去搞危險的事。大娘把她接到身邊去,外婆説吃不習慣住不習慣,沒辦法又送回來,送回來又往山坡上跑。”陳潔説。
陳潔從小被外公外婆帶大,跟他們感情比較深。由於外婆長期“沒苦硬吃”,她母親已徹底失去耐心,很少帶妹妹回外婆家了。父母在外工作,寒暑假照顧老人的重擔落在陳潔身上,“大娘每次回娘家都嫌棄我沒有照顧好外公外婆,但我真的盡力了,我覺得好累”。
今年6月,剛結束高考的余茂在醫院看護了奶奶幾天。他的奶奶在一個晚上9點鐘開始感到全身發冷、乏力,爺爺勸她去小診所打針,她堅決不去。熬到了次日淩晨4點,才打電話給余茂父親。將奶奶送去醫院時,她已經高燒40攝氏度,昏迷了幾個小時,輸液後才慢慢甦醒過來。
余茂和父母都對奶奶“有病不説”表示無奈。余茂的奶奶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説,那天差點兒就“去了”,當被問及為何不在當晚感到不舒服時就去看病,她説想著睡個覺忍一忍,沒必要驚動全家人。前幾年也是在夏天,有過類似的症狀,那時候由於醫院床位不夠,是回家休養的,“沒想到這次後果那麼嚴重”。
為什麼有些老人“沒苦硬吃”
在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唐丹教授看來,不否認人群中有些老人“沒苦硬吃”,但不代表老年人都是如此,對老年人的認識不應“臉譜化”,需要考慮老年人的個體差異。
唐丹從三個角度分析有些老年人“沒苦硬吃”的行為。當前社會中,有相當一部分老人在成長階段經歷了很多苦難,他們習慣了居安思危,即便生活條件有了改善,可能也難以接受這種轉變,這是一代人獨有的特徵。
其次,唐丹解釋,人的個性和行為方式是穩定的,年紀越大的人相對年輕時會變得刻板和保守,更願意維持原來的生活方式,老年人的認知功能在下降,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跟不上,他們在慣常的生活方式中維持“安全感”。
此外,唐丹認為“沒苦硬吃”的説法也體現了代際差異,“老年人的一些行為,在他們本身看來不覺得苦,而在年輕人看來就是苦,這是一種代際差異。”唐丹舉例,她的姑媽此前覺得自己不算老、還能幹,回到村裏就去地裏幹活,結果中暑導致肺部感染。“姑媽並不覺得這是吃苦,也不是通過能吃苦來教育晚輩,她是在幹活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感和自尊”。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常務副主任宋振韶也表示,兩代人對“苦”的定義是不一樣的,有的老人在為子女奉獻的過程中感到幸福,這時候他們沒有“小我”,而年輕人覺得老人應該更多考慮自己,不要總是苦了自己。
他同時指出,“養兒防老”等傳統觀念是不合適的,有些父母在照顧子女時對子女有要求,他們用“我對你好”的方式,希望將來交換“你對我好”的結果,這種隱晦的期待會給子女造成壓力。“我們也要看到有些老人不圖子女什麼,盡心盡力在為子女作奉獻,有的也‘自覺或不自覺’地在做現在年輕人所抱怨的那一部分(養兒防老)。”
“一代人有一代人面臨的挑戰,這一代人的苦和老一代的苦是不一樣的。”宋振韶解釋,老一代主要是物質匱乏的苦,所以他們特別勤儉節約,今天年輕一代的苦更多是精神和心靈建設的苦,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焦慮、抑鬱的情況增多,而這種苦是老一代人所不能理解的。因此,兩代人對所謂的“苦”在認識和體會上是有差別的。
根據與患者的溝通,梁爽發現多數情況下,拖著不看病是因為老人比較能忍,他們雖然身體不適,但總覺得忍一忍就能過去,有時候可能耽誤最佳治療時間。另外,老人缺乏醫學常識,容易盲信盲從。
梁爽經常在門診遇到老人抱怨手機預約掛號,“他們難以適應現代科技帶來的變革,包括檢查、拿報告、取藥等流程都讓他們感覺很困難,無所適從,如果沒有兒女陪伴,他們進了醫院,人都是暈的。”
代際如何溝通以減少“沒苦硬吃”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教授王大華認為,子女抱怨老人“沒苦硬吃”的初心,是出於心疼父母,希望父母能更享受生活。這需要在代際溝通上促進改變。
王大華説,可以對老年人“沒苦硬吃”的行為作出區分。對於確實帶來身體傷害的行為,年輕人需要讓長輩明白道理。她舉例,如天熱不開電扇的行為,有些老人聽信所謂養生專家要“忌涼忌冷”的武斷建議,這種情況下,年輕人要給他們提供多方面的資訊。
王大華指出,親身體驗(包括失敗的體驗)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不論各種年紀,都是如此。在一定程度上允許父母試錯,就是鼓勵和包容他們終身學習。“一些不至於危害生命的行為,老人沒有經歷過,也不會去相信年輕人説的話,經歷過了可能就會讓他們吃一塹長一智。”這種情況對兒女的挑戰主要是做好兜底的預案,不嫌麻煩地給父母關愛。
有些人為長輩盲從手機上的訊息,卻不聽身邊人的勸導而苦惱。王大華認為,這首先要把親子關係或者溝通方式梳理好,“如果父母對孩子非常信任,有什麼苦惱他們就比較願意跟孩子説。有一種情況就是,孩子並不了解父母的心結在哪。比如,很多父母不跟孩子講自己哪兒不舒服,有病寧願自己扛著也不去醫院,主要原因就是怕給孩子添麻煩。”
王大華還提及父母和子女“對立型”的關係,“父母想要控制孩子,孩子又想控制父母,這更是誰也不會聽誰的。”她表示,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都需要兩代人之間有比較順暢的溝通方式,建立關係在前,再把道理輸入,而不是一上來就講道理。
唐丹指出,對於老年人的一些行為,年輕人不要一上來就否定,比如“你這樣給我丟臉了,你這樣做沒意義”等,而是應該用商量和溝通的方式,找到雙方能夠接受的解決方法。“本來父母是家裏的權威,逐漸變成子女承擔起權威的角色,對於老人來説是很難接受的。在這個家庭話語權爭奪的過程中,年輕人千萬不能有過往的家長作風。”
在看病治療方面,梁爽認為,社會要加強健康宣教,讓更多人能正確認識疾病。“各大短視頻平臺應該清理一下‘養生號’,我們這些正兒八經的醫生發科普文,經常被審核員刪帖,而一些騙子卻大行其道,在老人的朋友圈裏廣為流傳,這不得不説是一件很滑稽、很無奈的事情。”(應採訪對象要求,梁爽、陳潔、余茂為化名 中國青年報見習記者戴納 記者余冰玥 )
走近“繭居”的沉默少數,社區精神康復還有多遠的路要走?2024-07-30
廣西:到2026年,老年心理關愛項目點覆蓋所有縣(市、區)2024-07-30
12355青少年服務台心理諮詢師能力提升培訓班在成都舉辦2024-07-30
海藍博士:做到8個相信 孩子能用自己的方式發光2024-07-29
抑鬱症干預:公益連結多方力量,醫務社工和社區互助成為關鍵2024-07-29
醫生帶跳“消氣操”走紅:幫助大家緩解焦慮、壓力2024-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