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心理百科

心理百科丨關注産後抑鬱,關愛女性孕産期心理健康

發佈時間:2024-07-25 16:40:57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王韻

對於大部分女性來説,孕産期是人生中尤為特殊而關鍵的時期。生兒育女給孕産婦和家人帶來了幸福與喜悅,但同時也讓部分新媽媽遭遇産後抑鬱,還有一部分新媽媽出現明顯的“産後情緒不良”,如何給予新手媽媽更多的關愛,積極了解、預防和治療産後抑鬱,應該引起家庭和社會的廣泛關注。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什麼是産後抑鬱症?

産後抑鬱症(PPD)是指女性于産褥期出現明顯的抑鬱症狀或典型的抑鬱發作,與産後心緒不寧和産後精神病同屬産褥期精神綜合徵。患有産後抑鬱症的母親會有十分強烈的疲憊感,這些女性很難獨自完成日常護理活動。常見的症狀包括但不限于焦慮、恐慌發作、急躁、內疚、焦慮、悲傷、失眠、疲倦、對嬰兒和家人朋友漠不關心、害怕與嬰兒獨處,甚至會産生自殺念頭。由於存在自殺風險,PPD被認為是一種危及生命的疾病,它同時對母嬰關係和嬰兒成長髮育産生深遠的負面影響。

據文獻統計全球約有13%剛剛分娩的女性經歷PPD相關的精神障礙,在發展中國家這一比例甚至更高,可達到約18.7%。2018年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便利抽樣法選取某市某三級甲等婦女兒童醫院進行産後復查的613例産婦統計,初産婦組發生 PPD發生率為23.52%,二次生育 PPD發生率為 18.29%。

為什麼會發生産後抑鬱症?

産婦在妊娠到分娩的過程中,體內內分泌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産後24h內體內激素斷崖式下降,是發生産後抑鬱的生物學基礎。同時遺傳因素、身體因素、社會因素等多種因素,均與産後抑鬱的發生有一定相關性。

1、內分泌因素:在孕期以及産後,産婦體內的孕酮等相關激素水準會發生巨大變化,這種改變會作用於産婦的神經系統,最終導致了失調的情感狀態。目前研究表明臨産前胎盤類固醇的釋放達到高值,患者表現情緒愉快;分娩後胎盤類固醇分泌減少,患者表現為抑鬱。有研究表明産後體內四氫孕酮的急速下降會導致PPD,針對該發病機制開發的藥物在美國于2019年獲批上市。産前産後內源性激素的波動是導致PPD的生物學基礎,因此若産後的抑鬱狀態發展為産後抑鬱症,則很難通過産婦努力調整心理狀態自愈,建議及時尋找專業醫生幫助。

2、遺傳學研究:既往精神病類疾病或情感障礙史,或家族有精神病類疾病病史,是患PPD的高危因素。

3、身體因素:孕婦從懷孕開始到分娩結束,生殖、血液、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內分泌系統均會出現變化,並且整個身體的代謝情況也會出現變化。孕早期的孕吐反應、孕晚期的身體不適、分娩過程的痛苦、産褥期的惡露、脫髮、便秘、腰酸背痛、肥胖、尿失禁等進一步加重産婦的不適。

4、心理社會因素:産前抑鬱障礙、自尊感、嬰兒撫育應激、産前焦慮症、生活應激、社會支援、婚姻關係、既往抑鬱障礙史、嬰兒氣質、産後心緒不良、婚姻地位、社會經濟地位、非計劃內懷孕等均可能為PPD發病的危險因素。産後不科學的“坐月子”、育兒本身帶來的壓力、家庭關係複雜、部分地區重男輕女的思想等也可能與産後女性情緒的失控有關。

如何預防産後抑鬱症?

從PPD病因看,因其主要為分娩前後內分泌因素導致,無法做到傳統意義的病因預防,但我們可以在産婦心理準備、家庭、社會支援等方面,盡可能緩解産婦的不良情緒。

1、做好婚前檢查和婚育指導:避免重性精神障礙高發家族史的生育來降低PPD的發病率;通過婚前檢查,可以避免某些遺傳缺陷,提前進行干預措施,來避免生育時的危險或避免生育後的負擔,從而減少産婦生育後的心理波動。

2、進行規範的孕産期健康教育:産婦的抑鬱情緒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缺乏孕育胎兒的知識,過分擔心自身和胎兒的健康而産生壓力,最終導致了不良的心理問題。孕檢醫院或社區醫院可以在孕婦孕期增加産前教育課,緩解孕婦産前緊張的情緒。健康教育可使得孕産婦了解不同階段會出現的生理、心理變化以及如何有效應對,讓孕産婦自我調整和完善,順利完成人生的重要階段。還可以對孕産婦丈夫、公婆、父母等家庭成員進行心理衛生宣教,讓孕婦可以在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中,減少心理負擔。

3、産科創造溫馨的診療環境:産科醫護人員要尊重孕婦,多支援、鼓勵孕婦,並耐心解答孕婦的疑問,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緩解孕婦緊張情緒。

4、孕産婦自我心理準備:除了國家、醫院、社區、父母、丈夫、朋友等給予孕婦的支援,孕婦自己也需要在懷孕前做好心理準備,努力為自己營造安定舒適的環境,做好自我心理調節,若察覺自己的情緒陷入異常,可以向伴侶或家人傾訴,不要隱瞞或壓抑自己的情緒。

如何早期發現産後抑鬱症?

女性從懷孕、生産到産後隨訪,均由産科醫護人員完成,因此産科醫護人員提高對PPD的認知以及加強對孕婦精神狀態的關注,尤為重要。在此過程中,家人的關心愛護也不可或缺。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2020年發佈的《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中提出將孕産期抑鬱症篩查納入常規孕檢和産後訪視流程中,由經過培訓的醫務人員或社工進行孕期和産後抑鬱的篩查追蹤。對於孕期情緒問題要做到早發現、早識別、早干預。

1、對每個孕産婦進行抑鬱篩查:我國目前孕産期保健的生理檢查措施已非常完善,但目前對於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仍欠佳。産前常規檢查時,可以在孕産期檔案中增加心理檔案。産後訪視人員在生産後的隨訪過程中,除了需要關注孕産婦的身體狀態,還需要關注精神狀態。可以孕早期(12+6周前)建冊、孕中期(13~27+6周)産檢、孕晚期(28周及以後)産檢、分娩結束至出院前、産後入戶訪視(産後3~7天、産後28天)、産後42天檢查時使用《患者健康問卷抑鬱量表(PHQ-9)》、《愛丁堡産後抑鬱量表(EPDS)》、《産後抑鬱篩查量表(C-PDSS)》等量表進行篩查,同時加強家屬宣教,若發現産婦精神狀態異常,可隨時用自評量表進行評價。如果得分PHQ-9點5分、EPDS點9分或C-PDSS點60分,産科醫生可邀請精神科醫生會診,並根據精神科醫生的建議進行對症治療。

2、在産科開設心理干預門診:部分有抑鬱症狀的孕産婦,可在産科進行心理諮詢,如果心理諮詢不能解決産婦的心理問題,需及時邀請高級心理諮詢師或轉診到心理衛生中心進一步治療,必要時可請精神科醫生會診。

3、及時轉診:若精神科醫師會診後確認需要進行對症治療,産科醫生應與産婦及家屬做好溝通,及時轉診進行治療。

如果確診了産後抑鬱症,應該怎麼辦?

1、産後抑鬱症針對性治療:2019年FDA首次批准了用來治療成人PPD的藥物,該藥物基於孕婦産後體內激素四氫孕酮的快速下降為PPD發病因素的理論依據,經過臨床試驗和臨床實踐,證實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但因使用不便以及高昂的價格,仍然限制了其臨床應用。2023年FDA批准另一種口服藥物用來治療成人PPD,該藥物是一種口服神經活性類固醇γ-氨基丁酸(GABAA)受體陽性別構調節劑。這兩種藥物目前國內均未上市。

2、激素治療:雌激素有多種神經調節功能,雌激素替代治療可作為産後抑鬱症的輔助治療。

3、抗抑鬱藥物治療:因國內暫無産後抑鬱症專科治療,目前在精神病學分類中産後抑鬱症屬於抑鬱症的一個類型,因此目前治療以抗抑鬱治療為主,主要包括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SSRI)、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製劑(SNRI)、抗焦慮藥、抗精神病藥、情感穩定劑、雌激素等,其中SSRI為一線用藥。需要注意規範化、個體化、劑量遞增、足量足療程的使用藥物,若藥物規範化且足量足療程使用後效果不佳,需對應更換藥物治療。一般情況下抗抑鬱藥物起效較慢,通常需要2~4周,在藥物治療過程中,需關注藥物的不良反應,並關注藥物不良反應給患者的心理影響。

4、聯合治療:除了藥物治療,還可以輔助心理治療、物理治療、中醫穴位按摩治療等。

5、精神康復治療:産後抑鬱治療過程中,由專業醫生進行對其狀況進行評估,並制定治療和康復計劃。除了醫院的治療外,還需要家庭康復和社區康復,家庭成員需要注意觀察患者的情況,培養患者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患者樹立信心。同時産後抑鬱患者可以多參加由社區舉辦的文娛活動,社區醫療也可以提供康復支援治療。

作為家人,如何給予新手媽媽的支援?

《2022年國民抑鬱症藍皮書》調查顯,40%的患者家人對産後抑鬱患者處於漠視狀態;13%的家屬認為她們是在矯情,甚至還會諷刺。

但生育絕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情,作為家人,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和幫助。

家人永遠是孕産婦的後盾,若出現了情緒波動,家人應該關心、鼓勵、照顧産婦,而不是用苛責的語言指責。尤其家里長輩女性,千萬不要有意無意的提醒産婦:大家都是這麼來的,怎麼你就這麼矯情?

讓産婦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時間,生孩子絕不是産婦一個人的事情,家人應當多幫助,幫助産婦度過最難的時期。

産後抑鬱真的不是因為産後媽媽的矯情,如果發現家裏産婦出現産後抑鬱症狀的,一定要給予足夠的愛和關心,同時帶領産婦去醫院接受正規的診斷和治療,産後抑鬱症是一種疾病,需要及早進行干預和治療,單憑産婦自己一個人,是很難邁過這一道坎的。

如果您有相關的問題或者困惑,請到心理衛生機構及時就診尋求幫助。(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 王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