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自戀型人格障礙:特徵、案例分析及應對策略
發佈時間:2024-07-31 08:30:0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錢博文近期,關於NPD相關的視頻、討論、評論充斥在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各大社交視頻網站,那麼什麼是NPD呢?
NPD一般指自戀型人格障礙(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NPD),是一種複雜的人格障礙,其特徵主要表現為過度自我中心、缺乏共情、需要不斷獲得他人的讚美等。
自戀型人格障礙這一概念最早由心理學家科胡特在1968年提出,並在1980年的《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第三版中被正式列為一種人格障礙。
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主要症狀包括:
1.自我重要性的誇大感:表現為誇大自己的成就和才能。
2.幻想無限成功,擁有權力、才華、美貌或理想愛情:生活在自我扭曲的幻想世界中。
3.認為自己特殊和獨特,自己只能被其他特殊或地位高的人理解。
4.需要他人不斷地讚美來維持自我肯定。
5.權力感:期望特殊優待或他人自動順從其期望。
6.人際關係上的剝削:利用他人達到自己的目的。
7.缺乏共情:不願識別或認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8.常常妒忌他人或認為他人妒忌自己。
9.表現為高傲、傲慢的行為或態度。
自戀型人格障礙可分為兩種亞型:
1.顯性/自大自戀型:表現為外向、缺乏合作性,傲慢自大。
2.隱性/脆弱自戀型:相對內向,表現出不安全感,對他人的評價過於敏感。
陳桂林案例分析
在電影《周處除三害》中,角色陳桂林可能患有自戀型人格障礙。以下是他表現出的一些NPD特徵:
1.自我重要性的誇大:陳桂林對自己的外貌和身份感到非常自豪。
2.幻想無限成功和權力:他認為自己與眾不同,期望得到特殊待遇。
3.傲慢和自我中心:他期望自己的行為像英雄一樣受到關注。
4.脆弱的自尊:在遭遇挫折時,他的自戀特質更加明顯。
5.缺乏共情:除了對奶奶的情感之外,他很少展現對他人的關心和理解。
案例表明,NPD患者可能在某些情況下表現出正常情感,但在大多數時候,他們缺乏共情能力,並且以自我為中心。自戀型人格障礙不僅影響患者自身,也可能對其周圍的人産生負面影響。治療通常涉及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療法,但NPD患者往往不認為自己有問題,因此治療過程可能具有挑戰性。
治療與應對
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治療通常涉及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療法等。對於家人和朋友來説,理解患者的狀況並採取適當的應對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注意的是,自戀型人格障礙的診斷應由專業精神科醫生完成,不應僅根據科普文章進行自我診斷。
作者: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第二職工醫院精神心理科 錢博文
我們到底焦慮什麼?中國近半數年輕人處於焦慮狀態2024-08-19
新研究:危險與挑戰!年輕人心理疾病在全球範圍內上升2024-08-19
身心並重、以技護心 用"五心"提升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2024-08-19
法律知識+心理科普 成都創新升級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司法保護2024-08-19
2024年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研討班:聚焦政策部署及應急處置2024-08-19
正式啟動!中國將心理健康評估納入常規健康體檢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