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是“玄學”還是科學?專訪北師大心理學教授許燕
發佈時間:2024-07-04 15:04:43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粟裕“我被確診為INFP了!”
近日,在社交平臺由四個字母代表的“調停者型人格”頻登熱搜,這是MBTI中16型人格的一種人格類型。因被一些網友稱為“第一內耗人格”,伴隨著的有拖延、社恐、過度敏感、情緒化等標簽,受到熱議。
“你的MBTI是啥”“我又i又e了”“為i做e”截至7月4日,話題“MBTI”在新浪微網志的閱讀次數達48億,抖音平臺相關播放量更超過93億,成為年輕人社交“熱身”的熱門話題。
MBTI是什麼?全稱為邁爾斯-布裏格斯性格分類指標,是一種自我報告式的人格測評工具。由美國作家邁爾斯及其母親布裏格斯研製開發,其理論基礎是瑞士人格心理學家榮格所創立的心理類型理論。
MBTI中字母含義。資料圖
風靡網路的MBTI人格測試,究竟是科學還是玄學?
“我們也在反思,為什麼很多科學的心理測量工具,沒什麼人去用?非心理學的母女倆研究完成的心理測驗,反而會有這麼大的市場。”中國社會心理學會人格心理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許燕接受封面新聞獨家專訪時説。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許燕接受封面新聞專訪。
記者注意到,從28道題的速測版到200道題的完整版,MBTI十六種人格類型測試被一些網友認為“科學算命”。“MBTI測試基於人格心理學家榮格理論衍生,這是一個沒有驗證過的理論。現在被用來制定人格類型理論的模型,它的火在於它的形式,不完全是科學的指標。”許燕説。
MBTI近期還被用於企業招聘中,有求職者因測試結果不合格落選而引發爭議。對此,許燕表示,“現在MBTI測試題大家都能在網上看到,有人去研究透了以後,就能去控制結果,我們認為這個測試已經有些失效了。”
網友稱有企業招聘明確求職者MBTI的類型。
·MBTI人格測試到底靠不靠譜?
心理測量指標MBTI不科學
封面新聞:這兩年“i人”“e人”的熱梗火遍全網,在MBTI測試中指代的是性格內向和外向的人。很多人在交友婚戀中時都會詢問對方的MBTI類別,並對兩人關係作出預判,MBTI人格測試到底靠不靠譜?
許燕:這是心理學學術界和應用界一直在探討的話題。MBTI人格測試早在西方就火起來了,它在職場上應用非常熱,但它並沒有作為招聘錄用人才的指標,更多是在團建過程中,作為“破冰環節”的熱場。
儘管MBTI測試基於人格心理學家榮格理論根基,但這個理論根基也是受到質疑的。因為榮格理論來源一種思辨的思維,不像心理學需要靠實證和數據,這是一個沒有驗證過的理論。在我看來,MBTI“火”在於它的形式,不完全是科學的指標。
封面新聞:在心理學界,MBTI測試的科學性和可靠性一直存在爭議。測試誕生距今已有八十餘年,有人稱這個測試是“偽科學”,您如何看待它的現代實用性?
許燕:判斷一個心理測驗的科學標準時,心理學界會有一套指標。如果不符合,就是不科學的。一個心理測驗誕生,必須要有常模。這個常模就是通過抽樣各個不同的群體,匯聚起來一個具有代表性人群,測驗結果與常模比較來確定你是i人還是e人。此外還有區分度、信度、效度等等,有研究者證實MBTI的專業指標都不是很好。
心理測量學家用這些指標來判斷MBTI不是很科學的工具,但一個心理測驗能受民眾歡迎,一定是入心的。所以,我們肯定MBTI這種喜聞樂見的形式,把心理測驗給推廣起來,引起更多人對心理學的好奇和重視。
網路MBTI測試題。
·為何科學的人格測驗不“火爆”?
一些測驗描述人格不簡潔
封面新聞:人格心理學是心理學的基礎學科之一,您認為正確了解自己人格的方式是什麼?
許燕:在心理學界公認的人格測驗之一是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測驗(16PF),它是由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卡特爾教授編制的,該理論將人格特質分為16種人格因素,包括樂群性、聰慧性、穩定性、恃強性、興奮性等。這個工具應用也非常廣泛,包括人力資源管理、職業規劃、教育輔導、心理諮詢等領域。那為什麼不像MBTI測試這麼“破圈”呢?
因為用它描述人格的時候並不簡潔。16個因素的分數有高有低,這種組合描述就太多了,它不是一個簡潔的標簽。另外,大五人格、大六人格測驗在當今心理學界也應用比較廣泛和高效,還可以選擇愛德華個人偏好問卷、艾森克人格問卷等。
封面新聞:MBTI在作為招聘測試時,很多人也懷疑結果的真實性,因為了解題目,大家不一定選擇的是真實意願。您如何看待MBTI的這種應用場景?
許燕:你問的是一個特別關鍵性的問題。判別心理測驗結果真偽,我們會加測謊題,這個測謊題是專門針對答題做假的。我們會通過測謊題看測試者回答的分數是否超過了某一個指標,如果超過了,整個測試結果就作廢了。很多心理測驗沒有測謊題,有些人就會往“社會讚許”的方向回答,導致結果失真。
此外,正規科學的心理測驗手冊是保密的,不是公開的。現在MBTI測試題大家都能在網上看到,有人研究透了以後,就能去控制結果,我們認為這個測試幾乎已經失效了。
MBTI16種人格類型。資料圖
·“忽i忽e”是怎麼回事?
人格會有短時間變化
封面新聞:很多網友説MBTI測試的結果經常不一致,也就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做這種測試可能得到不同結果,呈現“忽i忽e”的狀態。人格會變化嗎?
許燕:有一句俗語叫做“江山易改、秉性難移”,人格它會變嗎?總體上來講,人格具有穩定性。人格心理學有個指標叫人格強度,如果一個人不管在什麼樣的情境當中,都表現內向性,這就説明他的內向人格特質的強度是很強的,是不太變的。
當然,也有人格強度稍微低一點的,比如高考結束,一個情緒穩定的同學在等待分數時出現焦躁不安的狀態,但這種狀態是短時期的。人格會有短時間變化,一定是受情境的影響。
封面新聞:您説人格相對比較穩定,當一個人經歷重大變故,比如親人離世、遭遇巨大挫折等,他的性格可能從外向型變成內向型,從“e”人變為“i”人嗎?
許燕:會的。一般來説,首先是病理上的,原來是健康心理變成抑鬱了,這個時候人格會有很大的一個改變。另外,就是重大挫折事件,顛覆了原有價值觀或者世界觀,他需要建立一個新的人格。
心理學還會提出一個觀點,叫做創傷後成長。經歷過磨難,會讓一個人變得更加積極、堅強。當人格改變時,要去看看它的方向是往積極的還是往消極的。創傷性事件不完全是一種永久創傷,是消沉還是積極,完全是由你的態度來決定。
·MBTI會給人“貼標簽”嗎?
特別容易給人“貼標簽”
封面新聞:面對MBTI的流行,還有人擔心,簡單將人分為16個類型,忽視人性的豐富與複雜,容易給人“貼標簽”。您如何看待這種觀點?
許燕:MBTI類型劃分特別容易給人“貼標簽”,人們為什麼願意用它?因為它的簡潔性,容易理解。人格是一個太複雜的系統,這個系統是包羅萬象的。MBTI是一個靜態結構,還不能完全撐起這種複雜系統。它的結構相對來説不是一個從科學中演化的,所以人們就會去質疑它的科學性。
封面新聞:有句話説,不必因“i”生卑,不需引“e”為傲,但社會上的一些價值觀又希望人們更外向、更擅長交際,內向的“i人”該如何發揮他們的優勢?
許燕:如果僅僅內向和外向的話,它屬於氣質類的,和遺傳有關,無好壞之分,我們把它稱為中性價值。什麼叫中性價值?不管內向和外向,它有優點也有缺點。
外向的人很容易適應外部環境,具有領袖意識,也有凝聚力。缺點是穩定性差,堅韌和忠誠度很多時候會打折扣。內向的人會沉浸在內心世界裏,脾氣好,任勞任怨。劣勢就是拓展能力,如果他們從事電腦等工作,能更坐得住,這就是他們的優勢。
·同屬一個星座的人有沒有共通性?
星座有迷信性質
封面新聞:除了MBTI測試,很多年輕人很相信星座代表的人格特徵,比如摩羯座象徵穩重謹慎,雙魚座容易多愁善感。同屬一個星座的人在性格上究竟有沒有共通性?
許燕:絕對沒有共通性。為什麼那麼多人都相信星座,因為每一個星座都是描述了很多內容,我們常常覺得幾句話是對的,我們就覺得“好準”。這實際上是心理學的“巴納姆效應”,讓人們將一些模棱兩可的描述“對號入座”,干擾你的判斷。
另外,它具有暗示效應,所描述的性格特徵,慢慢會讓你往這裡去靠,然後你會覺得越靠越準。星座多多少少有點迷信性質,不要太過於把不科學的東西看作一個神聖的指標,這樣就會導致我們在一個不科學甚至是錯誤的航標當中,人生之船可能越來越偏離。
封面新聞:心理學家考夫曼説:“如果你想追求幸福,首先應該接納真實的自己。”您認為,我們是接納自己的人格還是努力完善自己?
許燕:第一步要接納真實的自我,這是一個完善自我的前提。然後根據真實的自我,確定未來可以達到的目標,實現理想自我。同時要發揮優勢,不需要面面俱到,要利用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封面新聞記者粟裕)
海藍博士:做到8個相信 孩子能用自己的方式發光2024-07-29
抑鬱症干預:公益連結多方力量,醫務社工和社區互助成為關鍵2024-07-29
醫生帶跳“消氣操”走紅:幫助大家緩解焦慮、壓力2024-07-29
熱點觀察 | AI心理醫生,能低成本緩解焦慮嗎?2024-07-29
瀋陽:開通24小時防汛心理專線2024-07-29
開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院成立 關注中國學生心理健康2024-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