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原創

構建良好的親子關係:突破思維限制 才能成為好父母

發佈時間:2024-02-19 08:30:0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王人平

原題:突破思維限制,才能成為好父母

看待世界、教育孩子的方式只能在黑與白、對與錯、好與壞、輸與贏之中二選一,父母就會變得非常焦慮甚至極端。

孩子被欺負了應該打回去,還是忍讓;教育孩子是選擇雞娃,還是佛係;孩子的成長是天賦重要,還是努力重要;孩子的專業選擇文科好,還是理科好;父母是該以陪伴孩子為重,還是以工作為重……諸如此類問題,常常成為父母的困擾。但你是否想過,這些問題本身就有很大的問題。

二元思維,帶來的三大問題

陪伴孩子重要還是事業發展重要,難道一定要把育兒與工作對立起來嗎?以我曾做過幾年全職爸爸的切身體會而言,積極參與孩子生命早期的生活,不僅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益,也是父母自身走向成熟的重要途徑。説起來,當初給孩子換尿不濕、喂夜奶的那份耐心,也提升了之後我在工作中應對挑戰的意志和信心;而孩子出生前,我在工作中發展出的同理心和換位思考能力,也幫助我解決了帶孩子過程中與伴侶産生的種種分歧。

育兒即是育己,育己也是育兒,無論帶孩子還是工作,都可以發展我們的情緒能力、影響力、溝通能力、同理心、合作精神、耐心、平常心等。

在黑與白之間有著諸多過渡色,每種過渡色又有多個層級。如果我們看待世界、教育孩子的方式只能在黑與白、對與錯、好與壞、輸與贏之中二選一,那至少會導致三方面的問題。

減少我們的選擇,削弱我們的力量。一個人的力量來自更多的選擇和可能性。任何只有唯一標準答案,或把答案非黑即白地二元對立起來的問題,都是在束縛我們的思維,減少我們的選擇,削弱我們的力量。

試想,當孩子被要求在發生衝突時一定要打回去,就失去了更多選擇,比如警告、談判、離開、找同伴幫忙或找父母、老師協助解決等。如果孩子面對的是比自己高大、強壯很多的人,打回去意味著孩子要挨更多打,受傷更重。這時候,保護好自己不受傷害才是第一要務。一定不要把“能打”等同於“勇敢”。正如電影《奇跡男孩》中所説:“偉大,並非在於擁有強大的力量,而在於正確運用力量。”

同樣的,單純強調努力,拼命雞娃,或單純強調天賦,不做任何努力,都會限制孩子未來的成就和可能性。

傷害我們與孩子的親子關係。如果我們總是習慣於用非黑即白的思維去認知世界,就難免會用兩極的眼光看待孩子,輕易給他貼上好或壞的標簽。比如,聽話是好孩子,頂嘴是壞孩子;成績優秀是好孩子,不愛學習是壞孩子,等等。這些標簽不僅阻礙孩子成就最好的自己,也會讓他認為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自己只有迎合父母的期待才能得到愛。

孩子生活在這種時刻可能被愛遺棄的恐懼中,就無法構建起一份和諧、溫馨和穩固的親子關係。沒有穩固的親子關係,沒有生命強有力的連接,父母就很難對孩子産生影響力;沒有影響力就沒有教育,因為教育的本質是生命影響生命。孩子不會向自己討厭的人學習,只會被自己尊敬、信賴的父母滋養、喚醒、影響和熏陶,通過模倣、追隨來吸收、內化,最終實現自我成長。

所以,關係先於教育。想要構建好的親子關係,就要摒棄對孩子非黑即白的二元評估方式,讓孩子確信,自己隨時有被愛的把握,並且僅僅因為自己本來的樣子。父母無條件的接納和愛,會給孩子更多勇氣、信心和力量,義無反顧地去爭取成功;在遭遇挫折和苦難時,他也依然會保有一種免於崩潰的力量,不絕望、不悲觀、不放棄,對生活有眷戀,對生命有敬畏,對自己有信心,確信人間值得、歲月可期。

教養方式上偏于極端,阻礙孩子的成長和獨立。如果秉持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思維,我們在養育孩子的目標和方式上就容易變得單一和狹隘。有些父母只會在孩子聽話或成績好時獎勵他們;叛逆或成績不好時,懲罰他們。結果發現,孩子慢慢對懲罰和獎勵産生了免疫,不再買父母的賬。其實,在打罵和利誘之外,我們有太多更具人文關懷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如榜樣的力量、關係的力量、環境的力量、陪伴的力量、溝通的力量等,還有遊戲、故事、繪本、塗鴉、戲劇、音樂、電影、運動、大自然等,也都可以作為一種教育力。

突破思維限制,教育事半功倍

那麼,該如何突破這種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思維呢?我想至少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

發展批判性思維,提升綜合思考能力。要突破這種思維限制,就要從發展我們的批判性思維和綜合思考能力開始。批判性思維可以理解為一種自省式思維,既不固執己見,也不迷信他人。對任何人的觀點和結論都重新分析和評估,查看其論據,探討其邏輯,審視其合理性和可靠性,以更全面、客觀、辯證的角度看待問題。綜合思考能力則指通過融合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概念,從多角度分析思考問題,找到整合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剛剛去世不久的國際投資大師查理·芒格在談到自己的成功經驗時,特別強調“跨學科的思維”的重要性。他認為,如果一個人的知識面過於狹窄,思維方式過於單一,解決問題就容易走極端

擁有跨學科的思維方式,不僅意味著能幫助我們追求卓越,也意味著可以幫助我們拒絕愚蠢。正如一句諺語所説:“對於一個只有一把錘子的人來説,任何問題看起來都很像釘子。”真想看到問題的原貌和本質,需要多學習、多質疑、多綜合,發展出跨學科思維方式。這相當於給自己帶上多種工具,能把不同問題區分開,該用什麼工具用什麼工具。

發展我們的多元思維,人生沒有標準答案。從小習慣被動、制式、唯一標準答案式的教育,也是導致我們成年之後,在解決工作或孩子教育問題時,依然習慣非黑即白地去思考,追尋唯一正確答案的一個重要原因。從上小學起,父母和老師都告訴我們,只要好好學習考上名校,就會有美好的未來。直到大學畢業走向社會後,我們才發現,一切都是幻象,沒有標準答案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試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但人生有許多正確答案:考研考博專心學問是正確答案,讀職校學門手藝自食其力也是正確答案;考編考公進體制內工作是正確答案,做自媒體當主播也是正確答案……

我想,一個人心智真正成熟的標誌,恰恰是破除任何的權威迷信和唯一選擇,發展出作為人的獨立意識和理性思維,確信人生“不必一定如何”。走更多的路,讀更多的書,結識更多優秀的人,是提升我們自身的認知、增加我們看問題的視角和維度、突破自身思維上的局限、擺脫二元對立思維的一個基本方法

另一個我經常實踐的方法是,在面對任何問題時,至少尋找三種解決方案。如果只找到一種,相當於沒有方法,因為什麼都不做也是一種方法。只找到兩種,會讓我們左右為難,陷入糾結。當我們能找到三種時,就會驚奇地發現,原來可以有30種、300種解決方法,要做的只是選擇那個最契合自己信念、價值觀和行為準則的方法即可。

發展正向思維,試著去擁抱不確定性。問題取向和對確定性的過度執念,也容易導致我們形成非黑即白的思維方式。有些父母因為自身缺乏安全感和正向思維,從孩子的每一種表現中看到的都是問題和不足。比如,孩子頂嘴説他沒規矩,聽話説他沒主見;活潑好動擔心是多動症,內向文靜又怕是自閉症;爭第一説他太好勝,不在意名次説他不求上進;助人怕吃虧,不助人説他自私,等等。當父母的這份糾結和焦慮無處安放時,就會執著于找尋一種極端的解決方式,因為越是極端,意味著確定性越強,而確定性會減少一個人的壓力和焦慮。

我也見過另一類父母,他們思維正向、心胸開闊,認為孩子出現問題恰恰是其成長的臺階和機會。對於孩子的問題,他們並不急著去尋求解決方案,而是願意保持一份彈性和敬畏,多一分理解和信任。他們相信自己的榜樣示範和教養方式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力,相信孩子作為個體生命內在自我成長的動力、能力和秩序,也相信“相信”的力量。而發展出與不確定性安然相處的能力和心態,從每一種境遇和特質中找到正面意義,不僅可以幫助我們避免非黑即白地去解決孩子成長中的問題,也非常有利於我們在生活、工作中獲得幸福、取得成就。

總之,如果總是秉持非黑即白二元對立的思維,用好與壞、對與錯、輸與贏來看待世界、定義他人、解決問題,就會減少我們的選擇,削弱我們的力量,導致我們的信念更極端,思維更僵化,方法更單一,力量更弱小,內心更焦慮。如果能發展多元思維、批判性思維和正向思維,提升心智和認知,拓展選擇和可能性,保持思想上的自主性和開放性,那麼,我們不僅在孩子的教育上更有方法、更有力量、更有信心,自己的人生也將變成無限的曠野,而不是單一的軌道。

作者: 王人平 著名兒童教育學者,長期致力於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和父母自我成長的研究和實踐。“人平陪你走世界”成長營創始人,新浪教育評選的“中國榜樣家長”,新浪微網志知名“教育博主”,曾為多家育兒雜誌的專欄作者。《婚姻與家庭》雜誌特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