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行業資訊

全國婦幼領域首個婦女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心啟動 特色服務盤點

發佈時間:2024-02-01 14:38:36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辛理

中國網心理中國綜合消息:1月31日,記者從重慶市婦幼保健院(重慶醫科大學婦女兒童醫院)獲悉,重慶婦幼領域首個婦女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心/睡眠心理非藥物治療中心在該院正式啟動,也是全國婦幼領域首個婦女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心,將為重慶及周邊地區的婦女、兒童、青少年群體進行心理健康服務。

重慶市婦幼保健院婦女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心心理課堂正在進行團體心理輔導。 

與傳統醫院的心理科室有什麼不一樣?

該中心採用全程綜合治療方式,科學應對各類心理問題,從生物-心理-社會三個維度分析來訪問題,制定個性化藥物-心理-物理綜合服務方案,包括個體心理諮詢、家庭心理諮詢、團體心理輔導、物理訓練、腦電生物反饋和生活教練等。

該中心相比傳統醫院的心理科室有什麼不一樣?重慶市婦幼保健院睡眠心理科主任蔣成剛介紹,婦女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心採用綜合治療模式,結合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如動態深度臨床評估、臨床催眠治理、芳香治療、家庭治療、沙盤治療、VR治療、光照治療等來有效控制生理症狀。

“家庭成員定期進行心理諮詢能有效預防心理問題,也能促進家庭關係更加和諧。我們開設了家庭課堂,讓更多家庭參與進來。”重慶市婦幼保健院睡眠心理科心理治療師蒲賽迪説,家庭課堂注重理論和實操並行,分析青少年不同心理特徵及問題解決方案。睡眠心理科通過專家講座和現場模擬,幫助市民理解青少年頻發問題的原因,並提供相應的心理健康服務。

遇到心理問題可預約諮詢

無需在醫院掛號

“青少年抑鬱已經不是新鮮話題,自殘、厭學被頻頻提到。”蔣成剛介紹,現在許多孩子在小學高年級就開始學習初中課程,初中時已經開始學習高中課程,這讓一些孩子身心俱疲,甚至出現抑鬱。

蔣成剛和同事們在工作中經常遇見這樣的孩子,而這些生病的孩子往往是優等生。

可是,繁瑣的就診體驗或者“病恥感”可能導致有些家長不願帶孩子走進醫院。為讓來訪者享受更便捷、更隱私、更靠近、更安全的服務,重慶市婦幼保健院成立了婦女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心。

“來訪者無需在醫院掛號,只需在重慶市婦幼保健醫院公眾號預約諮詢即可。”蔣成剛稱,這裡的諮詢室還設置了獨立等候區、獨立治療區,治療全程有專職醫務人員跟蹤隨訪療效和滿意度。

同時,這裡致力於用非藥物的方式來治療婦女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失眠問題,比如以心理治療為基礎,使用經顱磁刺激治療、光照治療等。

孩子心理出問題

根源可能在家庭

“有些孩子來到門診,一言不發、悶悶不樂,神色暗淡,用心和他們聊了之後,他們會把手腕或身上的傷痕給你看。”蔣成剛説,從業二十多年來,他發覺這幾年青少年心理問題愈發嚴重。

《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2020年我國青少年抑鬱檢出率為24.6%,其中重度抑鬱為7.4%。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心理問題?不少家長感到納悶,他們甚至會説:“不會吧,我最好的東西都給他了!”“我也是這樣長大的啊?現在的孩子太脆弱了。”“我已經嘗試跟他平等交流溝通了,説話的語氣也很委婉,不知道他為什麼還是這樣!”

蔣成剛分析,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可能來自家庭、學校等多方面。“有些家庭裏,父母要麼是過於嚴格、控制,要麼是缺乏用心陪伴。而在學校裏,孩子也可能會因為多種壓力過大導致抑鬱。”

“孩子心理出問題,根源可能在家庭。”蔣成剛説,為幫助孩子疏導心理問題,心理治療師往往也會對父母進行心理指導和干預。隨著孩子所處的家庭環境更和諧,家庭成員間的互動方式和互動模式發生改變,孩子的心理狀況也會隨之改善。

如何與孩子更好地相處

專家支招:一起建立規則一起遵守

如何與孩子更好地相處?蔣成剛稱,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但有個思路是,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建立規則,並且一起遵守。

為幫助家長和孩子建立規則,其科室開設了家長課堂,可以為家長們提供與孩子溝通的方法,也為家長提供情緒支援。

“有些家長抱怨孩子玩手機停不下來,也不知道如何管理,醫生可以幫助家長一起制定計劃表,例如幾點到幾點看書,幾點到幾點可以玩手機,有的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太長,醫生會建議家長和孩子建立契約。”蔣成剛認為,家長應該把重點放在調整家庭成員的關係上。

一些父母參加過家長課堂後曾反饋稱,孩子的生活更規律了,跟父母的溝通也順暢了很多。

(中國網心理中國綜合華龍網、中新網、上游新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