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雞湯”危害心理 “治愈劇”滿足觀眾需求改“配方”
發佈時間:2023-12-06 08:15:0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楊文傑隨著人們社會生活壓力的增加,作為大眾文化産品的劇集越來越承擔起舒緩壓力、撫慰情緒的作用。然而,一些以“療愈”為主打的劇集充滿輕鬆的正能量,卻難見爆款;而另一些劇集産品迎合“焦慮”,以放大社會矛盾來打“解氣”牌,爭議重重卻能夠獲得高流量,吸引投資客。近日,隨著微短劇《黑蓮花上位手冊》被網路平台下架,“劇集如何療愈當代人焦慮”成為業內熱議的話題。
“雞湯”劇集先去“毒”才能敗火
“毒雞湯”作為網路用語,一般用來描述那些表面看上去像是心靈雞湯文,其實暗藏著行銷和詐騙資訊的文字內容。在近期下架的不少“復仇風”短劇中,毒雞湯劇本的危害盡顯。
11月21日,微短劇《黑蓮花上位手冊》因渲染極端復仇、以暴制暴的不良價值觀,混淆是非觀念,破壞平臺良好生態而全網下架。《黑蓮花上位手冊》等劇集的下架無疑讓今年處於“風口”的微短劇領域成為了“顯眼包”,讓更多的人對其進行審視,而“欲爽先祛毒”已經成為了人們的共識。
“毒雞湯”為什麼這麼火?
資深影視編劇南雷雷在採訪中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微短劇這個所謂的今年最大的“風口”,學名叫小程式劇。很多微短劇每集都可獲得十萬以上的點讚,甚至可達到百萬。簡單來説,有些人鑽監管的空子,粗製濫造一批有原始、密集爽點的短劇,然後批量投流,哪些效果好、賺到錢,就繼續跟進。“這些小程式劇節奏快,反轉多,投放甚至精準到分男頻和女頻,面對基數廣大的下沉市場,在成本極低的前提下,確實容易獲得收益。”
資深影評人、劇評人小飛認為,“毒雞湯”也容易讓人失去自我認知及自我判斷,“‘毒雞湯’使人幻想,同時還會讓人將自己的失敗怪罪于其他事物身上,比如許多‘毒雞湯’會以原生家庭、身材容貌、天賦等作為是否成功的標準,因此將生活的不順都歸結于原生家庭等無法改變的因素。”
“毒雞湯”的危害不僅針對普通觀眾,編劇南雷雷説,自下半年以來,跟風製作短劇的團隊有很多。“大家開始了瘋狂互相複製和內卷,不斷刷新底限,所以難免走向不當價值和擦邊。”
知名心理講師、心理培訓師荀炎表示,這類短劇帶來的影響性衝擊的能量是進入大腦底層潛意識的,一旦養成思維習慣後將很難通過言語改變。而某些具有投機想法的微短劇創作者往往忽視了自己的社會責任屬性,沒有意識到或者故意忽視了“毒雞湯”對於觀眾心理的危害。“很多人看短劇的心態是,明明知道不合理,但還是長期沉浸在裏面,這其實是一種個體文明退化,理性認知的大腦不僅沒起作用,還得到了摧殘,這對人對己都不是一件好事。”
“毒雞湯”容易讓人失去自我
荀炎分析稱,“毒雞湯”微短劇利用了人類心理的動物本能原始驅動,“它們使用的是情緒化的歇斯底里,給觀眾心中塑造了一個無限強大的自我,在短期內迅速膨脹。但這不是我們謀求的真正的自信,‘毒雞湯’傳遞了一個虛幻不成立的情緒價值,長期脫離現實對自己是一種傷害。”他表示,短劇從一開始就該受到一定的約束,不僅是觀眾自己要學會自我選擇,也需要有一個外力來提醒觀眾和創作者。
實際上,現在對於小程式劇的審核和治理已經開始了,管理空白的時代已經結束,一大批內容不良的小程式劇被下架。對此,編劇南雷雷説,“但這並不代表小程式劇會消亡,只要有市場就會有供給。儘管其核心理念和目標人群不會變,但很快我們必然將看到,小程式劇會走向它自己的進化。”
短劇的觀眾包含了年輕學生、上班族及中老年人等各個圈層。在北京一家上市網際網路公司工作的小于告訴記者,自己和身邊的同事並不排斥短劇這種傳播形式,“但是我們對於題材有自己的選擇,並不是給看什麼就看什麼。”
荀炎也認為,人們需要看一些正能量的短劇來抒發、放鬆自己的情緒。“聯合國衛生組織説,感動的淚水是最有治愈性的。現在的人們都在忙碌的生活中渴望溫情,我們其實提倡大家去看一些劇本合理、展現人類溫情的短劇,能使你感動地哭泣而不是委屈地哭,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情緒釋放。”
“治愈劇”滿足觀眾需求改“配方”
多元發展,品類精耕細分,是近年國劇市場的趨勢。在這個背景下,以生活流拉近與觀眾的距離,以普通日常引發廣泛共情,整體格調輕鬆溫暖的治愈劇漸漸流行起來。
“治愈係”流行市場要的到底是什麼
“治愈係”的流行,可以説是創作者和觀眾之間的雙向奔赴。從出品方角度,最初動機是一種追求差異化的理性行為,是積極觀察生活、感受身邊的情緒和對社會議題的思考中誕生的選題。而對於喜歡它的觀眾來説,在高壓的現實之中,尋求一種簡單陪伴、情緒同頻、同理心慰藉等等,都是一部劇集可以提供的有效情緒價值。
故鄉,是個人情感與價值認知的原點,任素汐在《故鄉,別來無恙》中飾演在職場遊刃有餘的30+姐姐張沛,從事保險工作,從熟悉的北京回到陌生的故鄉成都“開疆拓土”,要學會重新融入故鄉和原生家庭。在《故鄉,別來無恙》中,李雪琴無論口音還是人設,都與她現實中幽默豁達、有腦子又擰巴的“本色”不謀而合……
有相似“療效”的還有《去有風的地方》。雖然啟用了非常耀眼的演員陣容,但整個劇集沒有強情節、強反轉,評論説它有一種“市場要什麼就偏不給什麼的離經叛道”。這個劇的基底和情緒抓手是反內卷,靈魂也和表達形式非常統一。它採用沉浸式的影像風格,仿佛是一部紀錄片,靜靜地記錄著許紅豆在雲南小住期間所發生的日常生活,充滿了煙火氣和人情味。整體感受是沒有大的事件線推動,但劇中人物生活溫情、感動、安詳,令人羨慕,就是這麼一部“四不像”作品,能充盈觀眾的內心,治愈心靈傷痛,生活中那些揮之不去的“糟心事”,仿佛換個角度看,也就不是事了。
白敬亭、田曦薇主演的《卿卿日常》則是一部地道的古裝治愈劇,因此也被不少觀眾説成是古裝版《嚮往的生活》。
創作觀超前,客觀起到療愈作用
還有一些作品,在正常的情感劇創作中更紮實了一點,創作觀念稍微超前了一點,即便不是主動做一部治愈劇,客觀上起到了療愈作用,也被觀眾開心地收入私家“治愈劇”榜單。
比如《以家人之名》,它演的是質樸、溫馨的家庭成員關係,被評論為“光是看這家人一起熱氣騰騰地吃一頓飯就很滿足”。吳磊、周雨彤主演的《愛情而已》觸碰的是敏感的姐弟戀,可就是這個“而已”的豁達態度,表達了“最美好的愛情從來不被定義”的感情觀,難怪很多女性觀眾看完表示很解壓,“學到了”。
治愈的“配方”已經被主流作品學到
治愈劇的流行,也是在提醒劇集創作者、播出平臺,要真正理解、尊重觀眾的需求。不得不承認,做治愈劇更難,因為需要強大細節的支援,劇本、表演等全方位的要求更高,容不得半點懸浮;也必須得承認,做治愈劇雖容易拿高口碑,卻缺少所謂“爆點”,“出圈”基本靠口口相傳。慢熱、市場數據表現難以超越《狂飆》《人世間》《三十而已》等強情節的類型劇、話題劇、主流大劇,這也是治愈劇必須面對的客觀現實。在每人平均渴求製造下一部《狂飆》的市場情緒下,治愈劇本身就是一種奢侈品。
但是,療愈作為當下觀眾對劇集最強烈的需求之一也是不爭事實,其實很多主流作品已經將“療愈”配方悄悄用在了創作中——像熱依扎的《無所畏懼》,張小斐的《好事成雙》等,都是最近市場大熱、收視霸屏的都市劇,他們共同的“配方”其實是在開局用強情節和高對抗的人物關係快速抓住觀眾眼球,但在後面的劇情中則著重表達和解、放下、自我療愈並最終達到自洽的人生觀,只不過有的劇前面下了“猛藥”,猛到“嚇”退不少正常觀眾,導致既沒有“療”效,還惹來一堆爭議。
一言以蔽之,解壓和放鬆從來都是劇集的核心屬性之一。無論帶觀眾回歸現實還是暫時抽離現實,“度”的把握是創作者們始終不能自我解壓和放鬆的生命線。(北京青年報 記者 楊文傑 實習生 王佳懿)
對話:年度流行語反映了人們怎樣的心理需求?2023-12-11
青少年面臨多重心理困惑 何以疏解“少年愁”2023-12-08
網購上癮是病嗎?心理學專家:網購依賴與現實中人際關係品質相關2023-12-08
近八成受訪者感到沉溺網購 近半數為排解生活壓力2023-12-08
60余場學術報告多視角展現我國“學習心理學”最新研究成果2023-12-07
呵護心靈,“心理健康氣象員”上崗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