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心靈檔案

心理諮詢室 | 當青春期遭遇“垂直分裂”

發佈時間:2023-12-01 11:02:36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訾非

如果父母可以大膽地告訴孩子:除了成就,生活裏還有很多美好的東西值得我們追求,孩子的青春期一定會更平穩地度過!

訾非

不願輸給任何人

高中時,莉莉成績非常優異,她的夢想是考入某所985名校,老師和家長都認為,如果她發揮正常,應該能夢想成真。但是高考結束,她以5分之差失去進入那所名校的機會。

高考失利後,莉莉猶豫徘徊了很久,是繼續衝擊理想大學,還是上一所普通大學?最後,她選擇了後者,理由是“再復讀一年,我就要繼續生活在父母的陰影下,那樣我會瘋的”!

上大學後,自認為“鳳凰掉進了雞窩”的莉莉被失望包圍,沒有太認真學習,結果期末成績很一般。莉莉這才發現,在這樣一所普通大學裏,自己也不是“最優秀的”,這讓她更加感到挫敗。

莉莉認定:高考和現在的成績都表明,自己就是個普通人,將來更不會有什麼前途。進入大二之後,她就很少學習了,大部分時間都在追劇、看網路小説或者睡覺。3個學期以後,她挂了兩門課。

從小到大,莉莉都希望自己是“最優秀的那一個”。

當有人稱讚她的時候,她會暫時地感到自信滿滿,但是,“不用一天半天時間,我就會轉而認為自己其實只是幸運而已”。

在一次諮詢中,莉莉這樣概括自己的內心狀態:“我渴望是最優秀的那個人,無論是誰,我都不願意輸給他。但在我的內心深處,我又覺得自己一點兒都不行,誰都不如。”這樣的心態在高三下學期表現得尤為明顯。

像莉莉這樣的孩子不少,在高考之前的十幾年學習生涯中,他們的人生目標僅限于考上“盡可能好”的大學,到了青春期就會很糾結。一方面,他們想盡情做自己,尤其是不被家長的意志裹挾;另一方面,他們也知道,考上好大學才能更好地做自己。

有些孩子得償所願,進入大學後,開始慢慢探索自己的人生目標。有些孩子雖然也在考學上得償所願,但上了大學以後,徹底失去了目標感。而那些未能得償所願的孩子,比如莉莉,則更容易在新的學習環境裏,一次次感到挫敗和失望,變得既好勝又自卑。

“垂直分裂的人”

初入大學,青春期尚未徹底結束,但因為已經是大學生,“再也不是小孩子而是大人了”,他們又不能再像原來那樣跟父母使性子,或者在遇到困難時,毫不猶豫地求助父母和老師。再加上學習、生活上都壓力重重,後果可想而知,嚴重的還會出現心理問題。

精神分析學家海因茲·科胡特(Heinz Kohut)描述過一類人,他稱之為“垂直分裂的人”。在生命的早期,他們活在周圍的重要他人、尤其是父母的高期待裏,竭盡所能地迎合他人的期待。

在幼兒園尤其是小學階段,他們很容易在學習中獲得成功,但到了初、高中階段,內心的需求依然被父母忽視和壓抑,孩子的內心就會生發出很多羞恥感和自卑感。

我們可以把科胡特所描述的“垂直分裂”的內心,比喻成一個由兩個房間組成的家。客廳裏富麗堂皇,墻上貼著獎狀,桌上擺著獎盃,這個家看上去十分優秀;但另一間房子卻是空的,那些屬於個人的願望和能力都被塞到了床底下,或者堆到地下室裏不得問津,更談不上被實現和施展。

像莉莉這樣的學生,一般都是“別人家的孩子”,被家長和老師喜歡甚至偏愛。因為足夠優秀,他們內心的自卑和羞恥感往往並不為人所知,有時候甚至不為他們自己所知。

然而,他們並不會因為長期得到他人的認可就變得格外自信。事實上,由於需要在大家面前扮演“完美榜樣”,他們會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設定極高的標準,渴望完美無缺。

然而,在初中以及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中階段,學業競爭的壓力加上青春期心理的加持,這類孩子比其他人更容易體驗到挫敗感。

即便備受讚賞,比如考了班級第一名,他們還會自責為何不是年級第一?而如果考了年級第一,區級、市級呢?他們依然覺得自己不夠好,內心的體驗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所以,哪怕莉莉如願考上了理想的大學,但大學期間任何一次考試的不理想,都會讓她覺得自己非常一般,一點兒都不優秀。

缺乏自信的另一個原因是,把全部精力都用在發展別人鼓勵的能力和品質,人格就很難有完整而全面的發展。

其中最沒有得到充分發展的人格,就是“超脫感”。未成年人很難把成就、生命價值截然分開,尤其是被成年人美譽的青春期孩子,比其他孩子更晚意識到,成就只是生命裏的一個組成成分,即便不優秀,也還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可以去追求。

沒有什麼不可替代

生命裏任何單方面的成分都不是全部,都不是不可替代的。然而,在未成年時期早早地飲了成就這杯“酒”的孩子,可能進入大學階段後還是醒不過來,有的甚至可能一生都醒不過來。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當他們面臨成就受挫或者接觸到自己很不擅長的領域時,為什麼突然變得自卑和精神“癱瘓”,時而暴躁,時而墮入深深的自責和自我嫌棄中。

每一個內心垂直分裂的孩子,都需要經歷一番特別的成長,方能擁有一個完整和有持續活力的人格。

這意味著,內心裏那個“客廳”不再以富麗堂皇為目標,而是獲得成熟的自尊。也就是説,他不再渴求在別人眼裏是完美無缺和無所不能的,不再希望自己時刻都成為別人注意的中心,也不再尋求特權。

當他從青春期邁向成年,離開父母獨自生活,開始自己為人生做出一個個決定時,就能夠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從而恰當地扮演社會角色。

當然,內心那另一個“房間”,那些被壓抑的願望和能力,也應該得到被發展的機會。

莉莉在高中時,因為父母、老師和同學都認為“學習理工科的人更聰明”,她便選擇了理科。實際上,莉莉從小更喜歡並擅長語文、地理和歷史,她在考入大學並感到失望的時候,閱讀文學作品成了自我安慰的最有效方式。

如今,當莉莉得知考研可以跨專業,可以在職業方向上重新選擇時,她的精神面貌發生了明顯變化。

另外,在中小學階段,莉莉雖然看上去與人為善,但那種從神位上跌落的擔心,使得她不由自主地與他人處於競爭的狀態。

現在,她終於開始渴望真正的友誼——大多數同學在初高中階段就擁有的那種親密無間、無所不談的友誼,其實多麼重要和熨帖人心。

作者簡介:訾非

佐治亞大學教育學院心理係托蘭斯創造力和資優研究中心博士,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博士後。曾任北京林業大學人文學院心理教師,碩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師,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理事。著有《完美主義研究》《感受的分析:完美主義與強迫性人格的心理諮詢與治療》,譯著《心理勇氣》《精神分析治愈之道》。(《婚姻與家庭》雜誌特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