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全國政協委員舒勇:開啟新創作

發佈時間:2024-06-14 11:03:32 | 來源:人民政協報 | 作者:劉彤 | 責任編輯:張靜

舒勇(右一)與到美術館參觀的小學生交流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打開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開明畫院副院長舒勇的微信朋友圈會發現,他幾乎每天更新一幅人工智慧創作的繪畫作品——有時候是圍繞近期熱點,比如,以中法建交60週年為契機創作《法式文化中的東方想像》系列和《拿破侖與中國情緣》系列,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具有法國文化特點的元素相融合;有時是幾種元素的混搭,比如,中國龍穿行在宇宙或者現代社會,鮮花環繞的少女戴上科技感十足的帽子,或者簡單的一匹馬、一根羽毛、一片雲幻化出各種奇妙形態。

舒勇的創作領域涉獵很廣,油畫、國畫、雕塑、公共藝術、電影、攝影,等等,幾乎每個領域都會有作品問世,並刻下鮮明的時代印記。

舒勇認為,藝術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一種積極力量,藝術創作不僅僅是“記錄”歷史,還應該作為一種文化符號融入歷史,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舒勇一直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人工智慧並不能替代人的思想

2023年5月7日晚,舒勇發佈了第一張人工智慧繪畫作品。畫中,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聚集在一座宏偉的建築大樓前,身邊綻放著五顏六色的花朵,和平鴿飛翔在藍天白雲之下。舒勇在配文中寫道:“今天是‘每日一畫’新階段的第一張。運用人工智慧來開啟新階段的創作,不僅僅是與以前的創作方法拉開一個距離,更是以人工智慧與時代共進退的一種探索和實驗。”

“這種創作習慣最早源於疫情期間的‘每日一畫’。”舒勇回憶,“當時,我每天創作一幅畫致敬戰疫英雄。疫情結束後,我把目光轉向了日常社會生活,並通過人工智慧手段進行繪畫創作,這也是借助技術革命,促進藝術作品創新的一種方式。”

雖然是一名藝術家,但舒勇長期以來對科技充滿興趣,並能巧妙地運用技術手段輔助創作。早在2013年第55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上,舒勇參展的作品《古歌磚》就利用了網路軟體的便利。他在網上抓取了1500個代表中國社會和民眾生活的熱詞,用谷歌軟體翻譯成英文,然後將中英文寫在宣紙上,融進長城磚大小的琥珀磚裏,壘成一堵墻。人們在讀取磚上的熱詞時會發現,中英文之間翻譯的差異容易形成誤解和誤會,就像一堵擋在中國對外文化交流道路上的“隔閡之墻”。舒勇希望以這種特別的藝術形態讓中國與世界進行對話,同時喚起人們對語言和文化進行有效表達的思考和重視。

舒勇認為,所有的科學發明都是以超越人的本能為目標和前提,是人類對超能力的一種追求,而人工智慧恰恰就是一種“超能力”,這種“超能力”幫助實現社會的變化和長遠進步。

5月17日下午,一場以“奈米科技前沿與産業化——以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産力”為主題的“委員科學講堂”正在全國政協禮堂舉行,主講人是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奈米科學中心研究員趙宇亮。

什麼是奈米科技?奈米技術如何提高生産生活品質?奈米科技成果怎樣促進新質生産力發展?臺上,趙宇亮的講解深入淺出,台下,舒勇聽得格外認真。

“趙委員的表述很生動,他用生活中的例子來解釋一些專業術語,我們都能聽得懂,大家從中感受到了奈米科技未來前景廣闊。我想,每一次技術革命必然帶來藝術的變革。那麼,隨著奈米技術的出現和創新發展,也將掀起奈米藝術的新潮。”這次科普也讓舒勇更加堅定了自己的觀點——未來一定是人類與人工智慧合作互動的時代,藝術創作不會被AI所取代,反而可以利用AI完成進化升級。

不久前,舒勇利用人工智慧生成技術創作了《金色新征程》系列油畫。作品中,既有“國寶”大熊貓身穿金色宇航服翱翔太空,也有宇航員背插紅旗,騎著金色駿馬漫步月球。鮮亮的色彩,獨特的視覺效果,讓觀者感受到科技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傳統繪畫創作時,創作者需要在腦海裏想像、用草圖去畫,但草圖和想像畫面有時候相差很遠。利用人工智慧可以很清晰、精準地把想要的東西變成效果圖,再用油畫或者水墨畫等方式再演繹。舒勇説:“這有點類似于照相寫實主義,照相機發明後,藝術家通過照片進行繪畫創作,力求再現真實的視覺。人工智慧繪畫過程中,挑戰的是創作能力、知識結構,以及對藝術史、藝術形態、藝術手法的掌握。所以需要不斷去學習,接觸新知識。”

有了人工智慧的輔助,再加上多年的儲備和積累,人們得以看到近年來舒勇的創作速度之快,題材之豐富,創意之新穎。

舒勇認為,人工智慧是新質生産力中的核心動能,能夠讓創作更迅速地進入更高維的狀態中去,實現藝術創作質的飛躍和觀念上的創新,從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最終實現讓藝術服務於為社會、服務於國家的重要作用。

打造新時代的文化符號

2024年3月7日上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集體採訪在人民大會堂一樓大廳舉行。舒勇是走上通道的委員之一。

面對現場眾多的媒體,舒勇在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他常常到全球各地舉辦展覽,每次到一個新地方都會下意識尋找熟悉的東西幫助自己認路,只要看到五星紅旗、中國招牌和中國燈籠就不會覺得迷茫,親切的、熟悉的文化符號給予他信心和力量。

用文化符號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是舒勇長期身體力行的一件事情。仔細查閱不難發現,從早期致力於傳統文化推廣,到如今開啟人工智慧繪畫,舒勇的作品中經常能發現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符號”,如中國龍、熊貓、長城、紅旗等。

其中,最令人矚目的莫過於創作《絲路金橋》這件雕塑作品。

《絲路金橋》以著名的中國趙州橋為原型,長28米、高6米、寬4米,由近兩萬塊透明的金磚拼裝而成,金磚內嵌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國花或城市的市花,象徵“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美好寓意。

舒勇介紹,《絲路金橋》的創作構思始於2013年,彼時“一帶一路”倡議剛剛提出,在了解到這一偉大倡議的背景後,他想到要設計一座以橋為元素的作品。

“在中國傳統文化裏,橋是連接的載體,是心靈溝通的象徵,是連接政治、經濟、文化的紐帶。想到這些,我的腦海中一下子浮現出趙州橋的形象,別無其他。趙州橋作為我國古代建築文化的一個符號,早已深深烙印在我們每個人的文化基因中。”舒勇説。

《絲路金橋》在世界巡展時獲得了國際的廣泛關注,“中國橋”給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有感於趙州橋這個文化符號所帶來的影響力,舒勇在“委員通道”上透露了一個計劃:未來將在全球100座城市打造100座“絲路金橋”,以此推進中華文明創新發展,增強中華文明創造的影響力,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舒勇認為,文化符號最容易讓人産生共鳴。“即使是傳統的文化符號,我們也要挖掘它的當代價值,把它新時代的意義呈現出來,然後跟國際接軌,這樣才能讓大家更好接受和了解我們的中國文化。”

不過,這在他看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是一門科學,一門系統工程,需要我們綿綿用力、久久為功。”

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舒勇提交了《關於以“一帶一路”倡議十週年為歷史契機,向世界推出新時代的國家文化符號的提案》,建議抓住“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週年的歷史性契機,以“一帶一路”倡議為語境,分類別、分批次、分階段性認定一批與新時代、“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相關的文化符號。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舒勇再次聚焦文化符號,提交了《關於從戰略高度謀劃構建新時代國家文化形象標識體系,助力文化符號對外傳播“架橋”“破墻”的提案》,建議將打造新時代的國家文化符號作為重要文化戰略,作為增強中華文明影響力和傳播力的有力抓手,推出一批能凸顯中華文明精髓的國家文化形象標識。

舒勇希望,通過自己不斷傳播、推廣和行動,讓中國文化符號被世界更多的人熟悉、認可,讓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價值和意義更加凸顯。

本職與履職相互賦能

2023年,舒勇成為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在當年的十四屆全國政協新任委員學習研討班上,王滬寧主席對全體委員提出要求:“充分發揮在本職工作中的帶頭作用、政協工作中的主體作用、界別群眾中的代表作用”。

過去一年多的履職中,舒勇將“三個作用”牢記於心,發揮專業所長,將本職與履職相互賦能,自覺承擔起一名政協委員的責任。

2023年10月20日,全國政協圍繞“創新拓展城鄉公共文化空間”召開雙週協商座談會。舒勇在會上作了發言,他結合自己多年來的工作實際建議:處理好政策制定與落地實施的關係,完善對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空間建設、運營、管理的政策支援體系,加強政策協調、強化政策執行、做好監督檢查,處理好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係,激發社會力量參與積極性,讓公共文化空間可持續發展。

舒勇的發言得到了與會領導的關注。“會後,文化和旅遊部有關領導專程到我的美術館調研考察,認真與我交流,給了我很多中肯建議。”

舒勇口中的“美術館”,是以他自己名字命名,位於北京市大興區黃村鎮的“北京舒勇美術館”。特意將美術館選取在大興郊區的城鄉接合部地區,目的就是讓藝術紮根基層,為郊區人民送上一份“文化福利”,讓郊區人民也可以在家門口接受文化藝術的熏陶。

美術館佔地約5000平方米,共五層,每一層都有不同主題,展示著舒勇不同時期創作的各類題材作品。在三層入口處,“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標語格外醒目。舒勇説他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時有一個強烈感受:藝術家如果不和人民溝通,不在創作中彰顯人民性,作品就毫無價值可言。藝術就要接地氣,創作才更有生命力。

現在,舒勇美術館成為大興黃村鎮的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幾乎每天都有研學、參觀交流的團隊到訪,成為“城鄉文化會客廳”和“文化微地標”。

作為北京市大興區政協常委的舒勇,還在美術館成立了大興區第一個政協委員工作室——舒勇政協委員工作室,將政協履職融入本職工作中。

舒勇希望:“通過美術館的實踐,探索出一個全新的城鄉公共文化空間運營模式,以文化賦能,常態化在城鄉人民群眾中開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題教育及各類線上線下公共文化服務,並在推動基層開展協商民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這些源於親身實踐的思考和經歷,也被舒勇帶到今年全國兩會上。他在《關於推進打造“政協+”價值觀引領,激發民營公共文化空間正能量的提案》中建議,圍繞政協委員的專業優勢,以政協委員為引領,鼓勵政協委員參與到民間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事業中,與地方共同搭建公共文化服務協商平臺。

專題協商會、界別協商、民主監督、委員履職“服務為民”康復助殘活動……回顧一年多的履職感受,舒勇形容是“非常有意義的體驗”。他感慨:“政協平臺很寬廣。在這裡,我們通過協商議政、視察調研,第一時間了解黨和國家的工作部署,掌握最前沿的訊息。委員們發揮界別優勢,積極建言,推動解決實際問題的落實、落地,這是政協委員價值的實現。在這個過程中,委員們也獲得了很多積極的正向能量,反哺到自身,明確今後工作的目標方向。我想,單純的文藝工作者,是不可能獲得如此感知和體驗的。”

舒勇: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開明畫院副院長,北京市大興區政協常委。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