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保護長城的民間力量

發佈時間:2024-06-07 13:22:55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作者:夏瑾 | 責任編輯:姜一平

如果不是因為保護長城的信念,他們的人生軌跡恐怕不會在石峽村出現交集。而如果不是因為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他們在石峽村保護長城的故事可能也不會被更多人了解。

去年夏天,北京建築大學建築遺産保護專業研究生林孫誠來到了北京市延慶區八達嶺鎮石峽村。作為“長城營造社”研學隊的成員,他在這裡度過了一個月的時間。在北京建築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賀鼎的指導下,林孫誠與北京建築大學的同學和長城小站的工作人員一起,探索一種通過教育來推進長城非核心/非旅遊開放區域,尤其是偏遠鄉村,遺産和周邊地區協調發展的創新模式。

他們保護長城出於最樸素的情感

來到石峽村後,林孫誠對這裡的第一印像是“真正意義上的長城腳下的村落”。他同時感到,這裡的村民絕大多數對長城很有感情,也有很強的身份認同感,他們會自豪地告訴外來人,石峽段長城“從北齊時期就有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相當於打開京城的鑰匙”。

村民們對長城的保護最初也是因為對長城樸素的情感,自發開始的。

提起石峽村的長城保護,大家會想到梅景田老先生。梅老已年過八旬,他從1980年開始自發守護長城,如今已有44個年頭。梅景田的外甥女、石峽村現任長城保護員劉紅岩告訴記者,舅舅最初決心保護長城的原因是,他曾有一段時間外出工作,離開村子前長城還是完好的,再回到村裏時,發現長城已經“被損毀得不像樣子了”。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從多方面了解到,一般而言,長城的毀壞有自然侵蝕的因素,也與當地居民生産生活方式相關。早年間,有些居住在長城腳下的村民會拆長城的磚用來蓋房子;也有一些村裏的孩子,為了抓長城磚縫裏的蝎子向收中藥材的商販換錢,推翻了長城垛口墻;村民養的山羊至今仍經常跑到長城上,它們在磚墻上磨角,也可能會為了啃食高處的雜草而踢掉城磚,還會把糞便留在長城的石磚縫裏,植物的種子落在糞便上,汲取養分,在墻縫裏生長,從而導致了長城墻體的崩壞……

看到損毀的長城,梅景田很心痛,他下定決心,要用自己的力量守護長城。於是,他每天都去長城巡查,用鐮刀割除路邊的雜草,撿拾遊客亂扔的垃圾,勸阻遊客攀爬野長城。

“每天舅舅巡查長城回來,都會路過我家,在我家稍作休息,與我分享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劉紅岩向記者回憶,“有一次舅舅跟我説,他之前在長城上發現一塊完好的寫滿古文的石磚,再去的時候那塊石磚就不見了,不知道是被誰搬走了。舅舅感覺特別惋惜,因為有文字的石磚很罕見。之後他每天去長城的次數更多了,陸陸續續發現了幾塊帶文字的石磚,都交給了文管所。”

在梅景田的感召下,2007年,石峽村組建了長城保護協會,80%的村民都報名當上了志願者。由於從小目睹舅舅保護長城所做的工作,劉紅岩也對長城産生了深厚的感情。“舅舅常常帶我一起去爬長城,給我講述那些關於長城的傳奇與歷史,這些經歷讓我産生了興趣和深深的熱愛。現在舅舅年歲大了,我就想從他手中接過這重任。”劉紅岩對記者説。

2019年,北京市延慶區文物管理所招募長城保護員,聽到這個消息,劉紅岩馬上報了名,經過筆試、面試和體育測試,她成為村裏首批6名長城保護員之一。

現在,劉紅岩每天都會去長城巡查,早晨六七點出門,走一個多小時山路到達長城,在每個點位拍照,再把照片上傳到長城巡查數據庫。每天出門前,她會帶點麵包和水,中午“墊一口”。下午4點後結束巡查,她還要再走一小時山路回家,每天要走10多公里山路,風雨無阻。

每次去長城,劉紅岩會隨身帶上很多“工具”:鐮刀、鋸子、垃圾袋、礦泉水、小抹布……用鐮刀割掉路邊的雜草,用鋸子鋸下剮蹭城墻的樹枝,清掃羊留下的糞便,收拾遊客亂扔的垃圾。如果發現磚墻上有遊客刻畫的字跡,用抹布蘸點水,將字跡擦掉,擦不掉的劃痕,只能拍下照片,上傳到數據庫。

2020年,北京長城文化節期間,劉紅岩獲得了北京市文物局評選的2020年“最美長城守護人”稱號,然而對她來説,保護長城是一輩子的事情。她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説:“女性長城保護員是50歲退休。即使退休了,只要身體允許,我還是會一直守護長城,去撿長城上的垃圾,直到走不了路為止。”

把保護長城的種子種在孩子心裏

作為“長城營造社”項目實踐團隊的一員,林孫誠要對石峽關堡及周邊溝峪的經濟、生態、遺産、社區進行多維度實地走訪調研,了解石峽段長城、石峽峪堡遺址、先石峽村及其周邊生態環境情況,並據此開發面向青少年的“傳統軍防遺産價值挖掘與闡釋”課程。

駐村的前半個月,林孫誠每天從早上6點到中午12點,跟隨劉紅岩爬長城。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爬”,沒有石階,甚至沒有修好的路,在60度左右的斜坡上,只能手腳並用。“那段時間我就沒有怎麼走過平路。”林孫誠笑著對記者説,他每天都要在長城上“連走帶爬”大約10公里,上午對長城各點段進行實地考察和評估,下午記錄評估結果,並據此制定研學路線,開發研學課程。

與劉紅岩一起巡視這段長城時,林孫誠感到,與慕田峪長城或八達嶺長城等“典型性長城”不同,石峽段長城保留著最原始的風貌。由於沒有得到更好的保護,許多點段已開裂、坍塌,損毀嚴重;一些磚墻上還留有驢友、背包客亂涂亂畫的痕跡。“這些痕跡已經無法清除,如果強行復原,會對墻體造成二次傷害。”林孫誠決定在設置課程時,要“把保護長城的種子種在孩子心裏”。他在研學課程中設計了復原“磚墻”的體驗課,讓孩子們用清洗工具對亂刻亂畫的磚頭(非長城磚)進行清理,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做不到”的遺憾,從而讓孩子建立遺産保護意識。

研學團裏有一名初中男生讓林孫誠記憶猶新。在跟隨劉紅岩巡查長城時,這個男孩看到劉紅岩總是帶著幾個垃圾袋,把沿途的垃圾撿起來裝進袋子帶下山。垃圾太多帶不回去時,劉紅岩就會做一個記號,等下回再來撿,於是,這個男孩此後每天去長城時,都主動帶著垃圾袋,幫助劉紅岩撿垃圾。

林孫誠告訴記者,參加“長城營造社”的孩子都會對眼前的“野長城”感到震驚。在他們的認知中,長城就是網路照片中雄偉壯觀、遊客眾多的樣子,他們從不知道原來還有很多長城遭受過嚴重破壞,並且無法修復。通過參加活動,他們學會了保護長城的最基本方法——勸阻在長城上亂寫亂畫,撿走亂丟的垃圾。孩子們表示,親身參加長城保護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準備回學校後向小夥伴們“炫耀”。

“長城營造社”:探索遺産可持續路徑、帶動社區可持續發展

“長城營造社”項目的源起可以追溯到2018年。長城小站創始人張俊向記者介紹,長城小站是長期致力於長城保護的民間志願者組織,2018年,長城小站接到了延慶區遞來的“橄欖枝”,落戶石峽村,註冊為民辦非企業。作為回報,延慶區希望長城小站為石峽村的旅遊注入“長城文化”,打造文旅融合的新業態。

在實踐摸索中,張俊逐漸意識到,保護長城,一方面,需要針對青少年開展文化遺産保護宣傳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必須依靠住在長城腳下的村民力量。要讓村民在正常的生産生活外,還能兼任長城保護的職責,就必須讓他們能夠在保護長城的過程中更多獲益,而引入研學旅遊是一舉數得的辦法。於是,長城小站便開始在石峽村現有的“石光長城”民宿資源基礎上開發石峽村長城文化研學遊項目,設置長城研學課程,並通過與品牌機構合作,將中小學生帶到石峽村,展開長城遺産教育。

張俊感慨,小站自從1999年成立後就在探索保護長城的有效做法。2004年,長城小站發起“家住長城邊”項目,在長城沿線學校開展文化遺産保護宣傳教育工作。自2017年起,小站建立了長城志願者講師團,設計了長城文化課程和長城遊學課程,為北京市幾十余所中小學提供長城公益課堂。

與此同時,小站也長期系統性地支援長城保護員的發展。例如通過新媒體宣傳,普及公眾對長城保護員的角色認知;通過和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等單位合作,創建“長城保護員加油包”公募項目;在長城沿線文物保護部門支援下,通過和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相關部門與專家合作,創建長城保護員培養體系,為長城保護員開展能力培訓;研發“戚將軍”文物巡查系統,助力文保基層單位與長城保護員開展長城巡查工作等。

直到北京建築大學賀鼎團隊加入後,石峽村的長城遺産保護模式有了“質的飛躍”。

張俊回憶,長城小站與北京建築大學結緣于2020年。長城小站建設了長城建築數據庫、長城碑刻數據庫、文獻數據庫等數據庫和工具集,2020年,北京建築大學賀鼎團隊在對長城遺址進行研究時,得到了長城小站的數據支援,雙方因此結識並惺惺相惜。2023年年初,在張俊的提議下,賀鼎帶領的北京建築大學團隊與長城小站開始了産學研合作,提出“在教育中發展,在發展中更好地教育”理念,並將石峽村的長城研學項目命名為“長城營造社”。

賀鼎告訴記者,“長城營造社”的目的,是希望通過教育模式的創新,啟發當地居民、擴大地區影響力、探索遺産可持續路徑、帶動社區可持續性發展。

在近幾年研究中,賀鼎發現,中國長城遺址多位於偏僻、經濟不發達地區,其保護依賴於地方政府組織本地鄉民建立長城保護員隊伍。由於法律對未開放地段長城的嚴格保護及遺産保護建設控制帶的設立,地區經濟發展受到一些限制。遺産依賴鄉民保護,但遺産環境難以為鄉民提供經濟保障支撐,由此造成了長城非核心/非旅遊開放區域發展不平衡、鄉村空心化嚴重、遺産價值闡釋模式單一的問題。

因此,“長城營造社”肩負著四重使命:將長城遺産知識傳遞給下一代;尋找增強遺産地居民身份認同感的途徑,提升保護員工作能力,轉化、增強更多保護力量;將發掘的歷史文化和傳播的知識轉化為社區價值,在保護的場景下發揚遺産的文化效應,使村民獲益;形成長城沿線可持續發展模式,特別是“遺産教育發展”模式。

賀鼎向記者解釋,長城區域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是紮根式的遺産調研和價值挖掘,將長城的世界遺産突出普遍價值與當地社區價值緊密結合起來。不同於傳統的研學遊,“長城營造社”是一種基於在地價值,以研學教育為核心,融合主題課程、遺産保護與利用實踐、非遺技藝體驗等形式的世界遺産保護教育模式。在實施中,要探索長城沿線社區教育發展模式,通過教育活動來連接遺産、地方社區和青少年。遺産的價值挖掘與研究性闡釋是模式的前提,介入式教育團隊是連接者和賦能者,青少年是教育模式的主要對象,當地居民社區是支撐者和獲益者。

經過田野調查,項目實踐團隊詳細繪製了石峽村長城遺産分佈圖。建立了遺産地當地居民社群內的遺産資源庫,研發了四類教學參觀內容,包括軍事設施(堡墻、城門等)、宗教設施(寺廟等)、建材來源(窯址、灰場、採石場等)、訓練設施(校場等)和生活設施(古井、古樹等),還開發了多項特色研學活動,包括跟隨長城保護員巡查長城、搭建長城磚拱、製作魚鱗甲、模擬烽火傳信、模擬長城攻防戰等。

2023年9月,《長城營造社——非核心/非旅遊開放區域的遺産教育模式》項目,因其突出、紮實的在地工作與潛在的推廣價值,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産培訓與研究中心頒發的2023“全球世界遺産教育創新案例”未來之星獎。

賀鼎正在密雲區探索長城遺産價值挖掘和活化利用工作。他的構想是,對長城沿線城堡聚落進行系統性調查研究,用大數據等新興技術手段,對長城沿線遺産進行串聯,形成不同類別的文旅路線,推動長城沿線文化遺産保護和村落髮展的共贏。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 來源:中國青年報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