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茶會雅集、國風演出 2024北京朝陽國際茶香文化節啟幕

發佈時間:2024-05-17 13:56:39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蘇向東 | 責任編輯:姜壹平

5月16日,2024北京朝陽國際茶香文化節在北京朝陽公園及郡王府啟幕。   攝影 中國網記者 蘇向東

中國網5月17日訊(記者 蘇向東)2024北京朝陽國際茶香文化節昨晚在北京朝陽公園及郡王府啟幕。5月16日至19日,茶香文化節將秉持“與世界共用一杯中華好茶”的理念,以“茶香天下繁花朝陽”為特色主題,雲集知名茶企及新茶飲品牌,舉辦茶香遊園會、茶花市集、茶品牌展售、國潮演出、花神巡遊等眾多“茶+”活動。“以茶為媒”,邀請多國駐華使節及夫人品茗茶敘、眾多國際友人參與茶文化體驗,市民遊客近距離感受朝陽茶香文化,共品中華茶香茶韻。

圖為啟動儀式演出。  攝影 中國網記者 蘇向東

北京朝陽致力於打造“茶香之城”,傳統茶館及創新茶飲門店數量均位居全市首位。在當天的啟動儀式上,茶香之旅地圖正式發佈,望京、CBD等12個重點商圈成為茶消費活力區域。

四大主題打造“沉浸式茶美學體驗空間”

郡王府化身花間遊舞臺,上演宋代鬥茶大會

具有清代建築特點和園林特徵的北京郡王府,是亮馬河文化經濟帶上的一張閃亮的名片。本屆茶香文化節期間,郡王府打造“茶文化會客廳”,設置“茶文化展覽展示區”“茶文化體驗交流區”“茶文化體驗消費區”“新碼頭文化體驗區”四大主題區域,通過沉浸式茶文化體驗,帶領中外來賓感悟茶香之美。

外國友人體驗宋代點茶。    攝影 中國網記者 蘇向東

中外嘉賓參加茶香遊園會。     攝影 中國網記者 蘇向東

在文化氛圍的打造上,郡王府引入國際著名雕塑家吳為山的作品《踏花歸來》,人與馬動勢舒緩從容,格調活潑明快。裝飾美陳則多采用非遺傳統竹編工藝,以抽象的“丹鳳朝陽”為主題,紅色的竹編元素代表鳳凰旭日東昇,展示獨屬郡王府的“鳳凰于飛”。通過現代設計賦予了傳統技藝新的文化內涵。

步入展覽展示區,觀眾可在銀安殿中一覽《千里同風》中國外銷瓷精品展,通過外銷瓷簡史、茶與陶瓷、世界風尚三個部分了解絲路精神。

在體驗交流區內,新中式茶館代表tea’stone將西配殿打造成為涵蓋喝茶、購茶、茶文化交流的“沉浸式茶美學體驗空間”。遊客還有機會參與後寢宮“郡府·泠禪茗”茶會雅集,在古香古色的禪意中品茶、識茶,在國際化、現代化的敘事中聆聽中國千年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在郡王府後院空間,聚集了鼎白、日春茶業、宋茗白茶、四川雅茶、ZEALONG等多個知名茶品牌,為公眾帶來多樣化的沉浸式茶文化體驗。

此外,郡王府還設置了香道、花藝、漢服、茶花對詩、品茗辨花等特色項目,以及“茶&咖主題沙龍”及“落日音樂派對”等“新碼頭”文化消費場景,為潮流青年們營造以茶會友的氛圍空間。

 郡王府雙人唐風舞《柘枝舞》表演。  攝影中國網記者蘇向東

據悉,在5月16日-19日日場期間,後寢宮西側大草坪化身《自在花間遊》沉浸式劇目舞臺,在宋代鬥茶大會中體驗李清照夫婦的詩詞才情。活動期間還有雙人唐風舞《柘枝舞》表演,以及30+場次民樂表演帶來視聽盛宴。5月17日-19日夜場期間,後花園戲臺、連廊及水上舞臺分時段呈現戲曲、民樂、國風電音演出等。在郡王府碼頭,還有茶&咖啡主題沙龍、落日音樂派對等碼頭夜經濟消費活動。

茶飲、花藝、茶花文創等百餘家茶品牌雲集

朝陽公園啟動“茶花匯嘉年華”

老舍茶館、獅峰龍井、春倫、同慶號、奈雪、茶裏熊……在朝陽公園會場集合茶飲、花藝、茶花文創、非遺手作等百餘家品牌,打造集茶花市集、茶品牌展售、國潮演出、花神巡遊、互動體驗于一體的茶花匯嘉年華。

市民體驗白族烤茶。    攝影 中國網記者 蘇向東

北京朝陽國際茶香文化節朝陽公園現場。      攝影 中國網記者 蘇向東

值得一提的是,有著600年曆史的汪滿田村非遺魚燈“尋香而來”,8米的超大魚燈在5月16日-18日與市民見面。5月17日-19日,還有十二花神賽事、“路演計劃”樂隊live演出、紅樓夢中香主題講座、西洋樂器四重奏等多種活動接連上演。本次活動還邀請特別合作夥伴“蓋是茶”帶來茶品牌宣講沙龍,以回歸自然與本真的理念融合生活,讓市民體驗更健康、更有趣、更方便的現泡即飲茶。

“非遺魚燈“巡遊。  攝影 中國網記者 蘇向東  

據主辦方介紹,未來,北京朝陽國際茶香文化節將與北京朝陽國際精釀啤酒節、北京朝陽國際燈光節,一同打造成為更具國際影響力的對外文化展示交流平臺。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