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為何“小時”而非“大時”?時間命名有何種文化意蘊?

發佈時間:2024-05-11 09:03:31 | 來源:中國新聞網客戶端 | 作者:文龍傑 徐皇冠 | 責任編輯:張靜

 題:為什麼用“小時”而非“大時”?

——專訪遼寧大學文學院教授邵鳳麗

“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時間無處不在,其在一定意義上是客觀的,但對時間的感受卻又是主觀的,有人看到“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有人覺知“時間碾碎萬物,一切都因時間的力量而衰老”。“雲物殊、鄉國異”,不同文化的時間認知差異,最易體現在對時間的“測”與“量”上。

東西方對時間的命名與體驗,有何種文化意蘊?今天為何用“小時”而非“大時”?這與中國同世界的交流互動又有著何種關聯?中新社“東西問”就此專訪遼寧大學文學院教授邵鳳麗。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有二十四個小時。何謂“小時”,為何不是“大時”?

邵鳳麗:中國人很早就開始探索自然運作規律,並對時間進行了準確劃分。中國古代通行的時間劃分方式是十二時辰,即將一天劃分為十二份,每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每個時辰還可以進一步分為兩部分,即“初”和“正”。例如,子時代表午夜11點到淩晨1點,而“子初”表示午夜11點,“子正”則代表午夜12點。因此,一個時辰是“大時”,半個時辰就是“小時”。

中新社記者:我們通用的二十四小時計時、西曆紀年均源於西方,西方的時間制度是如何走進我們的生活與文化的?

邵鳳麗:實際上,這是一個較為漫長的發展演進過程。

從歷史上看,明末清初時,已經有大型機械鐘錶進入中國,人們開始接觸到二十四小時計時法,但只能在皇宮、王府等地看到大型機械鐘錶,故這種計時法當時並未在社會上流行開來。

隨著鐘錶製作技術的不斷進步,小型鐘錶以及懷錶開始流通,二十四小時計時法開始被更多的人了解、接受。直到20世紀初期,工業生産的進一步發展,要求更加精確的時間計算方式,二十四小時計時法開始全面影響社會和生活,加之教學、交通運輸、醫學等領域也開始使用二十四小時計時法,傳統的十二時辰計時法因此就被慢慢取代,“小時”也就代替了“大時”。

中新社記者:中國古代依靠的是怎樣的時間體系?

邵鳳麗:在中國古代,人們使用一種獨特的時間體系,稱為農曆(有時也稱“陰曆”“舊曆”),安排農作物的種植、收穫和慶祝節日。這是一套基於月亮運作週期的日曆系統,它是根據農業季節和天文觀測來確定的。這種時間體系在中國使用了幾千年。其基本單位是月份,每個月份通常由一個新月開始,持續約29.5天。一年被分為12個月,也就是354或355天,比太陽年要短10天左右。為了與太陽年(西曆)對齊,農曆系統中會插入閏月。閏月是指在某些年份中額外添加一個月份。

中國人還有一套觀察太陽運作而形成的時間制度——二十四節氣。它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一個週期作為一個輪迴,描繪了一年中不同時節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差異,以及寒來暑往、降雨降雪等自然現象發生的規律,並記載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現象的發生時刻。因此“二十四節氣”是一部反映太陽對地球産生影響的太陽曆。二十四節氣是將一年劃分為二十四份,每份約15天,每一份都有自己的節氣名稱。二十四節氣中每個節氣又分為節氣和中氣兩部分,如果哪個月只有節氣,沒有中氣,那這個月就是上個月的閏月。

中新社記者:“春”與“秋”為何在中國古代的時間觀念中佔有格外重要的地位?

邵鳳麗:在中國文化中,時間既是太陽、月亮運轉的物理時間,也是作物長生、生命綿延的人文時間。一年分四季,每個季節都有自己的時節特點,並且中國人賦予四季以獨特的精神特質。古人的時間觀念和農業生産關係十分密切,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在這四季中,春天是播種的季節,是作物萌發季節;而秋季是豐收的季節,是喜悅慶賀的季節。秦漢時期,民間已經形成了春祈秋報的社日習俗,即春天祭祀土地,舉行春社,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秋天再次祭祀土地,舉行秋社,感恩土地的饋贈。對於農業社會的人們來説,只有作物豐收,才能讓人們衣食無憂,所以春秋在古人的時間觀念中尤為重要。

中新社記者:中國社會目前既使用西曆,也使用農曆,這樣融通中外的方式有何意義?

邵鳳麗:中國傳統曆法,基於天文觀測和農業生産的需要,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代表著中華民族對自然的觀察和感悟,可以讓人們更好地了解和傳承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曆法反映自然界的變化,提醒人們關注和保護生態環境,同時也對健康養生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然而,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和國際交流的增加,中國也採用了西曆。西曆是一種國際通用的時間系統,以地球公轉為基礎,具有科學精確和便於統一的特點。中國同時使用西曆和農曆,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包容性——這種融通中外的做法,既保留了傳統文化的獨特性,又適應了現代社會的需求,反映了中國人對歷史文化的尊重和傳承,也展示了中國在文化交流中的開放態度和包容精神。

中新社記者:歷經數千年,中國傳統的時間刻度與曆法為何仍有勃勃生機?

邵鳳麗:作為中國古代的時間刻度和曆法系統,中國的農曆和二十四節氣至今仍然在中國及一些亞洲國家廣泛使用,具有重要意義和勃勃生機。

究其原因,農曆和二十四節氣反映了中國古代人民對自然環境的觀察和認知。古代農人通過觀察太陽、月亮和星辰的運作,總結出與農業生産密切相關的時間刻度和曆法系統,對重要農事活動時間進行安排,更好地根據季節變化來從事農業生産。農曆和二十四節氣的客觀性與科學性,使其今天依然是農事活動的重要參考。

農曆和二十四節氣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和傳統。中國人通過農曆和二十四節氣來紀念和慶祝各種重要節日和活動。這些節日和活動在中國文化中具有深厚意義,代代相傳,成為中國人身份認同和社會凝聚的重要元素。

此外,農曆和二十四節氣在民俗、醫藥、氣象等領域仍有實用價值,例如,在民俗方面用來指導婚嫁、祭祀、祈福等活動,在醫藥方面用來指導中藥的採集和使用,在氣象方面用來觀測和預測天氣變化。

中新社記者:中國傳統的時間刻度與曆法是中國寶貴而獨特的文化資源。您認為,應如何對其世界意義進行挖掘與闡發?

邵鳳麗:中國傳統的時間刻度和曆法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哲學和文化內涵。加強其世界意義的挖掘與闡發,可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是應加大學術研究力度,深入研究中國傳統時間刻度和曆法的起源、演變及應用,了解對其他文化的影響,更深入地挖掘其所蘊含的世界意義和內涵。

二是應加大政府保護力度。通過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方式,推動相關知識的傳承,以確保這一寶貴的文化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延續。

三是應加大社會傳播力度。與其他國家的學者、研究機構和文化組織開展交流合作,促進對中國傳統時間刻度和曆法的跨文化理解;將中國傳統時間刻度與曆法融入旅遊開發,舉辦相關主題展覽、文化節慶活動等;融入文學、繪畫、音樂、電影等,使受眾通過藝術欣賞與體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其魅力。(完)

受訪者簡介:

邵鳳麗,博士,遼寧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民俗學會理事,全國非遺名詞審定委員會民俗分委會委員,遼寧省文旅融合非遺專家。主要從事民俗學、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先後在《光明日報》《民俗研究》《文化遺産》等報刊發表論文四十余篇,出版《傳統節日與社會治理——基於遼寧滿族村落的田野調查》《朱子〈家禮〉與傳統社會民間祭祖禮儀實踐》《家風家訓與鄉風文明建設——山西聞喜裴柏村的個案研究》等多部著作,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兩項及多項省級科研課題。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