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科學院大學微信公眾號5月9日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人文學院考古學與人類學系教授羅武幹與合作單位在貝殼畫考古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在古代,貝殼除了作為食物、裝飾、生産工具、宗教道具、交易貨幣以外,先民們還將其用作繪畫載體,但這方面的考古證據較為罕見,相關研究也頗欠缺。
最近,中國學者利用科技手段彌補了這一考古領域的研究不足,首次對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中山國遺址貝殼畫圖像成功復原復現,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國科大人文學院考古學與人類學系羅武幹教授團隊接受採訪表示,其聯合內蒙古赤峰學院歷史文化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考古文博係、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同行共同完成的該成果論文,近日在國際文化遺産保護領域期刊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發表,將貝殼畫這種獨特藝術形式的歷史,至少追溯到中國的戰國時期。
據論文第一作者、國科大人文學院考古學與人類學系特別研究助理陳典介紹,受埋藏環境影響,本次研究的河北靈壽縣青廉村出土戰國時期中山國(西元前414年-前296年)貝殼畫圖像遭到嚴重破壞。儘管如此,研究團隊通過一系列先進科技手段和方法開展精細研究,成功對中山國貝殼畫進行重建復原,並明確解答其顏料、工藝及其他相關問題。
通過三維視頻顯微鏡觀察,中山國貝殼畫的製作始於利用凸線精細勾勒和定位圖像,其工藝讓人聯想到在玉器雕刻中廣泛應用的類似方法,在小巧而易碎的貝殼上完成如此複雜而精湛的工藝,無疑是一項巨大挑戰,難度之大超乎想像。其中,與凸起的輪廓形成鮮明對比,貝殼表面某些區域更為凹陷,這種凹凸有致的效果,加之顏料的層層疊加與貝殼自然彎曲的表面,使得繪畫能夠根據觀察者的視角變化展現出紛繁複雜的細節。
隨後通過綜合運用X射線熒光與拉曼光譜,研究團隊進行深入檢測與分析,最終確定中山國貝殼畫彩繪中使用的各種顏料成分:紅色顏料,其鮮艷而飽滿的色彩來源於硃砂;綠色顏料,其清新而自然的色調則是孔雀石所賦予;黑色顏料,其深沉而神秘的色彩則得益於炭黑的運用。此外,貝殼外側一面仍可看到紅色顏料的痕跡,但被泥土嚴重遮蓋而不易分辨。這些顏料的選擇不僅體現古代工匠對色彩的精準把握,更彰顯出他們在材料運用上的高超技藝。
為防止遺漏其他顏料,研究團隊還運用多光譜成像技術來細緻捕捉畫作中的色彩細節,在不同顏色範圍內成功識別出6條特徵曲線。研究團隊推測,這些顏料中可能含有某種粘合劑,用以確保顏料能夠緊密粘附於貝殼上,後續研究將對此進一步揭示。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