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未來五年沒有“年三十”等於沒有除夕?專家解疑

發佈時間:2024-02-08 14:30:39 | 來源:中新網 | 作者:曾玥 | 責任編輯:蘇向東

中新網北京2月8日電 (曾玥)甲辰龍年即將到來,“明年起連續5年沒有年三十”的話題近日引發關注。由於從2025年起到2029年,連續5年的除夕都是“年二十九”,因此有人將2024年2月9日稱作近幾年的最後一個“年三十”。對此,受訪專家表示,沒有“年三十”不等於沒有除夕,這是中國曆法規律所致的正常現象。


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彭林介紹道,中國所使用的農曆實際上為陰陽合歷,既考慮與太陽直接相關的陽曆回歸年,又考慮與月亮位相變化有關的陰曆朔望月。

陽曆,也稱“西曆”,是以一個回歸年長度為依據的曆法。一回歸年的長度是365.2422日,即365日5小時48分46秒。陽曆以365日為一年,由於回歸年不是整數,每年所余0.2422日,累計4年,即大約多出一天。

彭林指出,根據規定,西曆每4年設置1個閏年,增加1天,加在2月末,因此凡西曆年數能被4除盡的年份為閏年,該年2月有29天,全年366天。2024年正是閏年,因此正在進行的2月便有29天。

而陰曆,也稱“農曆”,是按月亮盈虧圓缺變化的週期定義月份的曆法。彭林解釋説,曆法將完全看不到月亮的那一天定為農曆初一,稱之為“朔”,將看到滿月的那一天稱之為“望”,從“朔”到“望”再到“朔”為一個完整週期,即“朔望月”。

彭林表示,陽曆有大小月之分,大月31天,小月30天,2月則只有28或29天。而陰曆也有大小月之分,一個“朔望月”的平均長度為29.5306天,但一個月的天數要用整數表示,因此規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

此外,由於月球、地球、太陽之間的相對運動是自然節律,“朔”的確定要根據月亮和太陽的真實位置來確定,“朔”的時刻可能會落在一天裏的任何時間,所以每個“朔望月”的長度並不相同。大小月的出現也並非一大一小間隔排列,因此有可能出現連續幾個大月或連續幾個小月的情況。

為什麼“年三十”時有時無?彭林表示,如果當年的臘月恰逢小月,只有29天,那麼就只有“年二十九”而沒有“年三十”了。“不過連續5年如此確實不太多見,但無論是年二十九還是年三十,除夕及其辭舊迎新的豐富意涵依然都在。”(完)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