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博望臺 | 首屆蘭花獎評委余俊武:文化走出去要更加看重如何融入當地

發佈時間:2023-05-18 09:55:1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秦金月 | 責任編輯:姜一平

中國網訊(記者 秦金月)海外華人華僑應當如何推動中華文化的廣泛傳播?近日,首屆蘭花獎評委、澳大利亞華星文化藝術基金會主席、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余俊武接受中國網記者專訪。

余俊武接受中國網記者專訪(中國網記者 姜壹平 攝)


蘭花獎旨在表彰獎勵全球範圍內,積極投身國際文化交流事業,致力於促進中外文化交流互鑒、推動全球文明對話合作的外籍人士或機構。

余俊武在採訪中表示,文明的融合不能缺少人文交流互鑒。希望通過蘭花獎這樣的文化交流平臺,進一步開拓文明互鑒新領域,構建民心相通新磁場。

1988年《雷雨》演出現場(余俊武供圖)

1987年,余俊武赴澳大利亞留學,從帶領當地華人華僑排練《雷雨》、《吳王金戈越王劍》開始,組建澳大利亞華人文化藝術界聯合會,後又創立華星藝術團。30多年來,他堅持在大洋彼岸傳播中華文化,曾兩度榮獲由澳大利亞多元文化藝術委員會頒發的藝術大獎,被列為填補澳大利亞華人話劇史空白的第一人。

1993年【中華魂】演出現場(余俊武供圖)

1990年,在余俊武的帶領下,澳大利亞當地華人華僑舉辦了海外第一台《春節聯歡晚會》。1993年,又導演了主題為“中華魂”的《春節聯歡晚會》,並登上雪梨歌劇院的舞臺,成為首個登上雪梨歌劇院的華人大型文化活動。他説,“海外的華人華僑對中華文化的渴望蘊含著巨大的能量,這讓我感受特別的強烈。”

此後,余俊武牽頭舉辦了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動,即使在疫情期間也沒有停下腳步,拍攝了100多部短視頻。從大舞臺到小視頻,余俊武和當地的華人華僑有力地豐富了澳大利亞的多元文化發展,讓不同文化背景的當地觀眾從中華文化傳統的魅力中感受到中華民族的振興和文化的自信。

2014年5月,“華星藝術團”在雪梨正式成立,余俊武出任團長,給藝術團定下了“包容多元、凝聚共識、銳意進取、本土創新”的16字建團方針。余俊武認為,“光是一個藝術團,光是一個藝術家,雖然耗盡了全身的精力,你起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你必須通過一種形式、一種格局把大家攏在一起,所以當時華星藝術團成立了。”

余俊武認為,華星的成立,“把飄落在海外的藝術家藝術團箍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桶的狀態,在當地打出水來,澆灌中華文化的土壤。”

作為在海外從事文化藝術事業的工作者,余俊武更加看重文化要如何融入當地。他認為,華星藝術團應該通過每場演出活動、每個文化項目,把中華文化的元素、符號體現出來。在當地除了華人之外,還有很多非華語背景的觀眾,華星藝術團每一次文藝活動的開展,都有助於中華文化得到更多的欣賞、運用、認同,並融入主流社會,形成強大磁場。

是什麼精神力量支撐余俊武在海外傳播中華文化,拓展更為廣闊的平臺?余俊武提到了三個關鍵詞:血緣、責任、回報。

他回憶剛剛踏上雪梨的土地時,很少能看到中文標識。而現在,很多商店用的是英文、中文。面對這些強烈的變化,余俊武説:“我們在海外所做的點點滴滴,來源是什麼?來源是我們的祖國發展強大。祖國是我們堅強的後盾,這點很重要。”

由此,他表示,“我們不管生活在地球任何一個地方,永遠改變不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血緣。我們是做文化的,所以在海外去傳承中華文化,讓中華文化去豐富當地的文化生活,本身就是我們應盡的責任。我們年輕的時候在國內學習文化藝術,後來我們出國了。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在海外形成了平臺,現在通過我們自身的優勢,去做一些文化交流的活動,本身就是對國家最好的回報。”

2023年蘭花獎評審 余俊武在鼓樓通過交互設備了解北京民俗

談到此次成為首屆蘭花獎的評委,余俊武感到非常榮幸。他認為,蘭花獎的格局高,視野國際化,而且包容性強,形成精華與地氣融為一體的格局。他期盼蘭花獎越辦越好,真正走向世界。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