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歲首春節越千年:春節的歷史與文化

發佈時間:2024-02-07 15:41:44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金淩冰 | 責任編輯:蘇向東

蕭放 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人類學民俗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師從“中國民俗學之父”鐘敬文先生,長期深耕民俗學、非物質文化遺産、鄉村社會治理等研究領域。在歲時節日、傳統禮儀文化等領域著述頗豐,主持多項國家與省部級重大與重點科研課題,出版著作十余部,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曾多次獲得政府與行業學術獎勵,榮獲2022年度中國非遺年度人物。

  1月29日,工人在山西省晉中市平遙古城懸挂大紅燈籠。新華社發

  1月29日,江蘇省海安市一小商品市場內,顧客在選購春節飾品。新華社發

  1月30日,市民在陜西省西安市一民俗年貨節上選購商品。新華社發

  1月12日,河北省邢臺市平鄉縣某幼兒園的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剪窗花。新華社發

  1月30日,小朋友在山東省濰坊高密市年貨大集上挑選紅燈籠。新華社發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第一大節,在中華文明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春節是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總會給人們帶來新的憧憬。”中國人過年,過的是辭舊迎新的“時間之年”,更是情意深厚的“文化之年”。以春節為代表的傳統節日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價值觀念,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積澱著民族精神與家國情感。我們今天一起回顧討論春節的歷史和文化,溫習春節禮俗,感受春節文化魅力。

歲首春節越千年:不同歷史時期的春節新年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以年終歲首為時間基礎,民俗稱為“大年”,其核心內容是辭舊迎新、祈福團圓。圍繞著除夕與新年,我們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年節習俗。

(一)夏商周的歲首新年

我們今天講的春節是古代歲首的一個時間範圍,在中國至少已經有三千年曆史,其産生與古代歷年概念的形成有著直接的關係。從本質上説,它起源於上古先民的時間感受與時間意識。古人以天文、物候及人事活動等作為時間變化的重要參照,年的時間週期概念應該在夏商週三代以前就已經為人們所掌握。《爾雅·釋天》中説:“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歲、祀、年、載都是人們對一個年度週期的稱謂。

甲骨文中的“年”字,是人背禾的象形字,指收成。《説文解字》中也稱:“年,谷熟也。”在農作物豐收之後,人們要舉行慶祝活動,祭祀神靈、感謝賜予,並祈求來年豐收。周朝以農業為立國基礎,豐收是王朝大事,因此以禾谷收穫期作為年度時間名稱,大年、新年也就成為中國人最嚮往的日子。

(二)漢魏六朝的正旦、元正

以正月初一為新年是從漢代開始的。漢武帝太初元年正式確定以夏曆正月為歲首,此後兩千多年曆法雖不斷修正變化,但正月歲首時間沒有改變;大年的名稱屢有變化,但大年節的習俗模式依然傳承。《史記·天官書》中説:“正月旦,王者歲首。”新年時間從正月初一開始,官方必須舉行盛大朝會,民間則要清潔環境,祭祀祖先,拜賀宗親鄉黨。

魏晉南北朝時期,歲首稱為元正、元日、元會。南朝人宗懔撰寫《荊楚歲時記》記述荊楚年節民俗,是最早完整記錄中國節日體系的書。書中講到,元日人們雞鳴而起,先到門庭前燃放爆竹“以辟山臊惡鬼”,然後家人依次拜賀尊長。酒是年節少不了的飲品,“正旦辟惡酒,新年長命杯。”(庾信《正旦蒙趙王賚酒詩》)六朝元日飲酒順序是從年齡小的開始,因為“小者得歲,先酒賀之”。這體現了中國人對兒童的愛護與期待。

(三)隋唐宋元明清的元日、元旦

隋唐春節,稱為元日、歲日、元正。元日是新春的節日,“人歌小歲酒,花舞大唐春”(盧照鄰《元日述懷》)。春節從唐代開始成為政府法定假日,唐開元年間《假寧令》規定,元日、冬至各給假七日。每逢元日,朝廷都要舉行早朝大典,慶賀新年。民間在元日也要闔家團聚,設宴歡慶。所以我們看到白居易在江南與家人一道團圓度節,感受到親情的溫暖。有詩為證:“弟妹妻孥小侄甥,嬌癡弄我助歡情。歲盞後推藍尾酒,春盤先勸膠牙餳。形骸潦倒雖堪嘆,骨肉團圓亦可榮。”(《歲日家宴戲示弟侄等兼呈張侍禦二十八丈殷判官二十三兄》)。守歲習俗在隋唐時期普遍流行,連唐太宗李世民也為之興奮,創作《守歲》詩稱:“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宋元明清各代習俗類似,都將春節稱為元日或元旦、新年。正旦朝會儀式依然是皇家的重要典禮,而民間年節同樣喜慶熱鬧,人們相互迎送往還。

(四)近現代的春節新年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國之後,中國引進了西曆的時間體系,官方節日與民間傳統節日出現分離。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後,正式通電各省:“中華民國改用陽曆,以黃帝紀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1914年1月,北京政府內務部“擬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的提議獲得批准。由此,傳統農曆新年歲首在官方意義上正式被易名為“春節”,傳統的元旦、新年名稱被安置在西曆的1月1日。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曆法上採用西元紀年法。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第十二次政務會議上通過了《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規定春節為法定假日。

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深入,傳統節日也逐漸出現復興趨勢,越來越受到國人的歡迎和重視。春節作為中國民俗大節,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不僅是居住在祖國的中華兒女的共同節日,也是所有華人華僑的重要傳統節日。

辭舊迎新團圓年:春節新年禮俗擷英

我們常説的“過大年”由三大環節構成:辭別舊年、團年守歲、迎接新年。其主要節俗有:送灶神、掃塵、接祖先、備辦年節食物、剃頭沐浴、春聯年畫窗花裝飾門庭、新潔衣裳、年夜飯、壓歲錢、守歲、鞭炮迎年、接財神、拜年、人日登高、賀新春等。年節習俗生動豐富,充滿了倫理之美、情感之美、藝術與智慧之美,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彰顯了美好的價值追求。

(一)辭年禮俗

年是新舊交替的時間節點,辭舊迎新是年俗的根本。所謂“日新之謂盛德”,我們中國人一向有求新意識。在歲末時節,我們會舉行種種民俗儀式,隆重地送走舊年、冬寒,為迎接新年新春做好物質、社會與精神準備。臘八開始的辭年,也就是謝年,核心是對一年來的各種人際關係進行調整增進,通常以年禮饋送與歡聚的方式進行,以表達對天地自然、親友鄉鄰、同行同業、僱主僱員、業主顧客等之間的相互禮敬與感恩。

辭年禮俗主要包括三個部分:慰問、聚飲、環境凈化與個體的清潔。

辭年禮以親友間的禮物饋贈為主。在歲末年初、冬春交接之際,人們以此表達大寒時節的情感和溫暖。傳統的辭年禮,在當代具有現實意義,它可以轉變為具有慈善性質的新年禮俗,比如富裕人家借辭年禮給貧弱親友以物質資助;另外一個更值得提倡的辭年禮俗,是各級黨委、政府在歲末對生活困難的幹部群眾進行專門慰問,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心與扶助。

“酒食相邀”,聚飲送別舊歲,是辭年禮俗的重要形式之一,從一千多年前就已經開始存在。歲末冬寒,百姓人家、各行各業舉辦年終聚會,聯絡情感,這種形式在我國東南地區被稱為“尾牙”。

除了饋問與宴飲外,辭年禮俗還包括對自然萬物、神靈的辭別,對環境的清潔,對自我精神與身體的潔凈。年根歲末,人們不僅抓緊置辦年貨,準備過年食品,還要禮敬祖先天地自然。其中,灶神祭祀最有趣味。民謠中説“二十三,祭灶王”,灶神屬於先秦五祀之一,是居家的火神,也是家風的監察之神,被北方人稱為“一家之主”。人們在祭祀時,以酒糟與灶糖讓灶神心醉口甜,“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二十四,打揚塵。”臘月二十四,送走灶王爺,人們該清掃、洗涮,乾乾淨淨迎新年了。掃除之後還要挂年畫、貼春聯,裝飾門庭。年畫最早的主題是門神,漢唐即流行。明清以後題材變得廣泛,內容喜慶吉祥,主題包括“鯉魚跳龍門”“連年有餘”“金玉滿堂”“歲寒三友”“福祿壽”“群仙賜福”“天官賜福”“招財進寶”等。

春聯是顯示年節喜慶氛圍的重要用品,也是寄託著家庭希冀的宣示。宋明以前,人們通過門口挂桃符辟除邪惡,宋明以後,貼春聯開始成為廣泛流行的迎春禮俗,寓意迎春納吉。清代,北京從進入臘月開始,就有文人墨客在市場店舖的屋檐下,擺開桌案,名曰“書春”“書紅”“借紙學書”“點染年華”等。春聯一般是對偶的上下二聯,講究平仄格律,對仗工整,以“仄起平收”判斷,上聯貼在門左,下聯貼在門右。也有人以門楣橫批的首字左右位置確定上下聯語的位置。對聯多吉祥語,寄託著人們特別的期待。

除門庭煥然一新之外,人們還要潔凈自身,理髮、沐浴,除去一年的塵穢,獲得新年好運。歲末辭年禮俗凸顯的是除舊布新,人們要對舊年的一切進行清理,為天地萬物人事一切的更新做好物質、社會與精神準備。

(二)“過大年”的團圓禮俗

大年團圓禮俗是年節的重頭戲,是年節儀式的關鍵環節,是大年的高潮部分。

首先,年夜飯。回家過年最重要的就是年夜飯。這是一年中最豐盛的大餐,凝聚著中國家庭的情感與信仰。年夜飯裏的菜肴都有象徵性,不管是南北地區都會強調吉祥的意義。在中國南方地區,年夜飯有兩樣菜不可少:一是一條頭尾完整的魚,象徵年年有餘;二是丸子,南方俗稱圓子,象徵團團圓圓。舊時山區窮人弄條魚過年不容易,有的地方就要用一條雕刻的木魚代替,無論多困難也滿懷對未來生活的期待。其他諸如江蘇蘇州的“闔家歡”,南京的“十景菜”,湖北英山幹馬齒莧做的“安樂菜”、黃豆芽做的“如意菜”等,都取其吉祥之意。

在閩南,許多年節食品都有象徵意義。例如,韭菜是新春嘗新之物,後代認為“韭”與“久”諧音,寓意年壽長久。新年,家人擁爐圍桌而坐,長輩念著“韭菜春,吃有剩(春)”,帶頭先吃一撮韭菜,全家跟著動箸吃韭菜,邊品嘗邊互相祝福,其樂融融;豆腐與“鬥富”諧音,寓意豐裕富足,民間有“韭菜春,豆腐福”之説;竹筍,寓意節節高;肉圓(丸)、魚圓(丸)加上家人團圓,合稱“三圓”;還有用整只雞做的年夜飯菜肴,閩南語“雞”與“家”諧音,表示全家福;飯後吃些柑橘,寓意吉祥如意;啃點甘蔗,期冀節節甘甜、步步高升。

年夜飯當然也有南北的地域差異,北方一般新年吃餃子,寓意新年發財吉祥。餃子在中國起源很早,可能是從餛飩食品中分化出來的節日食品。傳統北京人的年夜飯除餃子外,必定有荸薺,諧音“必齊”,寓意著家人一定要齊整。

其次,壓歲錢。壓歲錢是團年禮俗的內容之一,其中包含著長輩對晚輩的祝福,是孩子們最期盼的大年禮物。壓歲錢相傳起源較早,但真正流行是在明清以後。壓歲錢有特製錢(類似今天的紀念幣)與通行制錢兩種。孩子們得到壓歲錢,就能自主消費,買鞭炮、燈籠等。他們盼過年,盼的就是這份快樂。當然,我們説壓歲錢是長輩給子孫的祝福,象徵意義大於實際價值,如果超出親情祝福範圍的給與受,那都是對傳統年節禮俗初衷的背離,甚至會成為人情負擔,反而不利於家庭和睦、社會和諧。

最後,守歲禮。守歲禮是家人圍坐于爐火邊通宵達旦,守候新歲到來的禮俗。年夜飯後,各家閉門守歲,全家人拉家常,聊過去、聊未來,談天説地直到五更天明。在晉朝,守歲還只是四川的地方習俗,到唐朝就已經成為社會上下普遍遵循的年俗。杜甫39歲去堂弟杜位家寫下“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杜位宅守歲》);宋代蘇東坡也説:“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守歲》)。明清以來,守歲禮俗依然熱鬧而有趣味,還增加了具有家庭倫理內涵的內容,如為家中長輩祈壽等。當代,伴隨守歲的常常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春節聯歡晚會,人們在新年鐘聲中迎來新的歲月。

(三)迎年與拜年禮俗

首先,迎新年。我們經常説“爆竹聲中一歲除”,新歲降臨時,人們要燃放爆竹迎年。中國人燃放新年爆竹的活動起源於原始宗教信仰,有十分悠久的歷史。《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

宋代除了傳統的天然爆竹外,還出現了火藥爆竹,它不僅有霹靂般的炸響聲,而且有硝煙散出。因為這種硝煙有消滅空氣中病菌的功效,所以人們在瘟疫發生的時候,經常要燃放爆竹。史料記載,清代北京“爆竹聲如擊浪轟雷,遍乎朝野”。天津府南皮縣除夕日,爆竹驅疫,門前燎火,花炮呼噪,人們齊聲叫道:“大戶無憂,小戶無憂,清平世界,百姓無愁。”(光緒《天津府志》)。人們通過這樣的喊叫來祈求未來的歲月裏太平無事,吉祥如意。20世紀90年代初,許多城市以安全、衛生等為由禁止燃放煙花爆竹。2006年前後,上海、北京等城市相繼改變了春節期間城區禁止燃放鞭炮的規定,以有限禁放代替了此前的完全禁放。2013年前後,全國多個城市因霧霾嚴重,又收緊了燃放煙花爆竹的政策。

其次,拜年迎春。中國傳統社會君臣百姓拜年有一定的規矩與次序,朝廷沿襲上古告朔之禮,元日舉行盛大朝會,皇帝接受文武百官朝賀。

在民間,拜年儀式也尤為重要,俗話説:“寧可欠人錢,不可欠人年。”年是人情,是民間關係調整的重要時間。拜年有許多講究,順序是先家內後家外:初一在家拜祖先、長輩;初二開始出門拜姻親、鄰里。拜年時帶的拜年禮一般是有吉祥寓意的。例如,浙江麗水的拜年禮是用厚紙包上白糖、冰糖、桂圓、荔枝等,俗稱“禮包”。這樣的禮包通常重一斤左右,主要是用來表示心意。

最後,嘗新嘗春,即吃春餅春卷、飲春酒。古代就有所謂“獻羔祭韭”,迎春禮俗自然少不了飲食儀式。年初,人們以吃韭菜、生菜、蘿蔔等時令新菜來迎接春天。春餅更是典型,它是一種薄面餅,裹著生菜食用。此外還有春卷,它是與春餅類似的近代立春食品,做法是將菜餡裹入薄面皮中,然後油炸食用,具有皮薄、色黃、香脆、質嫩、味鮮的特點。現代都市、鄉村大多傳承著新年吃春卷的節日食俗,其中蘊含的迎春意義不言自明。

唐宋時期,人們稱新年酒為屠蘇酒,如王安石詩云:“春風送暖入屠蘇。”明清時期,人們則以飲春酒的方式宴會賓朋。“請春酒”是舊時江蘇南京的新年禮俗之一,“新年邀集賓朋宴飲,謂之請春酒”。在湖北一帶,頭年結婚的新媳婦兒正月初會受到特別的禮遇,家家接吃酒席,這是新人融入親友的民俗儀式。當代人過年,酒仍然是重要的節日飲品,用以增添節日氣氛。

在中國社會,以時間更新意識為動力、以家國情懷為基礎,人們把人文關懷與生命意識融進辭年禮俗、團年守歲禮俗與拜年迎春禮俗三大環節,將自然與社會、家與國在年節禮俗互動中相互關聯,渾然一體。

春節文化的當代價值

通過了解春節的歷史與禮俗文化,我們能夠體會其中蘊含與傳承的豐厚文化價值。

其一,春節是民族精神與情感的聚合,這一點從當代每年億萬人流動的春運中就可見一斑。我們需要春節這樣的“驛站”。歲末年尾,我們回歸故里、回歸家庭,在與親友家人春節團圓、新年拜賀中獲得情感滋養,在回望中體味國與家的發展與進步,讓家國情懷在春節文化中得到更牢固的培植。這樣的節日氛圍和情感,對於國家與社會的安定、和諧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其二,春節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集中、重要體現。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提出“第二個結合”,即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今天,要從文化上認識中國,必須考慮兩個基本的事實:當代中國的道路、理論和制度的底色是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建立在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之上,既是歷史中國的昇華,又是歷史中國的延續。春節是我們感知“歷史中國”的一個窗口,是我們理解“兩個結合”的鑰匙。它通過各種節日禮俗營造祥和氣氛,讓人們在辭年、團年、拜年的禮俗交往中,實現家庭、社區、社會的整合與團結。

其三,春節文化還深刻地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自然倫理價值。歲首大年,立春節氣,是四季迴圈之首。中國人將四季視為生命機體,認為人類的生命節律與季節時序同步。其中,春天是萬物復蘇、生命力量發動生長的季節,人們通過春節民俗活動與迎春儀式激發生命的活力。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春節以其蘊含的豐富生態倫理內涵,深度契合現代社會可持續發展理念,使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感恩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深入人心。

其四,春節是凝聚全球華人情感信念的重要時機,是全球華人共同的文化符號。隨著海外華人的增多與社會影響的擴大,世界各地凡是有華人聚居的地方,春節都會成為當地中華文化傳承和展示的重要時節。放眼全球,有大約五分之一的人口都在以不同形式慶祝春節,每年美國紐約、法國巴黎、日本橫濱、馬來西亞吉隆坡等地的中國城都有較大規模的迎春聯歡活動。春節為人們提供了聚會娛樂的契機,為遍佈全球的中華兒女創造了培植根脈意識的“時間之窗”,讓我們對“四海一家”的感受更為深刻與生動。

其五,春節走向世界,世界擁抱春節。隨著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增強,春節正在成為世界性的節日符號、跨越地理和文化邊界的全球性慶典。我想,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應該是春節蘊蓄著家庭和睦、社會包容、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人類文明的共同理念,具有強化歷史倫理、家庭倫理與自然倫理的突出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忙碌了一年,一家人一起吃年夜飯,一起守歲,享受的是天倫之樂、生活之美。”我們重視與傳承的,不僅僅是春節的節日形式,更是其中蘊含的“家”的價值。春節禮俗文化的豐富內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融相通,使我們的年節禮俗更加豐富生動。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國的春節慶典與年節禮俗,為向全世界彰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

(光明網記者金淩冰整理)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