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話·龍|古建築中的龍元素 除了吉祥的含義 還可賣萌

發佈時間:2024-02-04 15:09:38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張靜 | 責任編輯:姜壹平

中國網2月4日訊(記者  張靜)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徵。關於龍的神話傳説中,它被描繪成能夠祛除邪惡、帶來好運的神獸。我們用龍比喻美好的人和物,龍的形象也逐漸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古代宮廷到尋常百姓家,服飾、首飾、用具、屋宇,飾有龍的圖案歷久不衰。值此中國傳統龍年來臨之際,我們特此策劃有關龍文化的系列報道,與您一起共賞姿態多樣、性格迥異的龍形象,共品龍文化背後的精神內涵,共迎農曆龍年的到來。

龍的美好寓意,讓其與我國古典建築藝術也有了不解之緣。在皇家殿宇、樓臺亭榭、玉石碑刻、廟宇以及古建築的藻井、屋檐、廊柱、照壁、壁畫等上面用龍的形象作為圖案和雕刻的數不勝數。這些龍的形象,或威風凜凜,奔騰馳騁在“雲海”之間;或體態矯健,蜿蜒盤旋于“波濤”之上,這些栩栩如生的龍形象,不僅是吉祥如意的象徵,也是傳統文化內涵的傳承符號。古建築的有些龍元素因其造型獨特現如今更成為海內外遊人慕名而來打卡的“顯眼包”,它們不斷跨越時空的限制展現中國古代建築藝術之美,表達著中國傳統文化中龍具有的多重象徵意義。

山西太原晉祠聖母殿

晉祠聖母殿是我國宋代建築的代表作,大殿正面八根下檐柱上有八條木質雕龍纏繞,形態各異、鱗片分明,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木雕盤龍柱,也是《營造法式》中的唯一例證。  (中國網記者  張靜攝)

其中,“比耶龍”絕對是這八條龍中的“顯眼包”,因年代久遠,一處龍爪只剩下兩根,仿佛在跟來此遊玩的海內外遊客比耶,也成為了爆火的拍照打卡之地。那我們就一起跟著比耶龍,一起向生活比個耶吧。(中國網發 武俊傑攝)

北京隆福寺毗盧殿明間藻井

現藏于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此藻井的井芯盤龍為珍貴的金絲楠木獨木精雕而成,形象威嚴、體態生動。(中國網記者  張靜攝

故宮壽康宮藻井

蟠龍藻井,最大的特點是下方所挂之物為軒轅鏡,這顆軒轅鏡處理成樸素的古銅色,在中國古建築中獨一無二。(中國網發 蘆森寶攝

故宮禦花園韆鞦亭藻井

亭內天花板繪雙鳳,藻井內置貼金雕盤龍,口銜寶珠。猛然抬頭一看,仿佛有一種一條真龍要從藻井上風馳而下的感覺。故宮屋宇藻井大多為龍元素,彰顯了故宮作為明清兩代皇帝辦公和居住場所的顯貴地位。(中國網發 蘆森寶攝

山西應縣凈土寺藻井

寺中主殿的中央藻井,被稱為“八門九星之天宮樓閣”,在方形藻井裏又嵌入八角形藻井,下飾天宮樓閣,藻心為二龍戲珠,營造出一方華麗又神秘的空間。(中國網發  許凱章攝)

故宮的“五脊六獸”

蹲獸的第一位是龍,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視為祥瑞的象徵,在中國古代也是帝王的象徵,龍被認為可以攜水鎮火,起到鎮宅保平安的作用,在故宮屋脊上的使用,也代表了古時皇帝至高無上的尊貴。(中國網發  陳卓攝)

山西晉中榆次老城城隍廟玄鑒樓蹲獸

玄鑒樓屋脊檐處有一系列蹲獸,龍的蹲獸釉色以綠、黃為主,眼睛炯炯有神,威嚴中透著萌態,有鎮邪納福的美好願望,又使得建築顯得宏偉莊重,也給建築整體增加美感。(榆次老城景區供圖)   

故宮皇極殿     

殿中四根瀝粉貼金蟠龍柱,頂置八角渾金蟠龍藻井,下設寶座,品級僅次於太和殿。(中國網發 蘆森寶攝

1  2  3  4  >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