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文化強國建設紮實推進,不斷滿足人民精神文化新需求,新時代美好生活更有溫度、更有質感、更有內涵。
群眾文化活動老百姓唱主角
在四川成都市溫江區,26座24小時留燈書屋全天候留燈不打烊。安靜溫馨的閱讀環境裏,一杯茶、一本書,逐漸成為群眾的生活日常。
“無論多晚,這裡為我留燈”的溫暖,“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情感認同,讓“溫江區打造特色留燈書屋”在成都“人民閱卷·十大市民點讚項目”評選中拔得頭籌。
各級文化和旅遊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高品質發展為主題,努力為群眾提供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公共文化服務。除了傳統公共文化設施以外,以“城市書房”“文化驛站”為代表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發展迅速。
“這些新型公共文化空間顏值高、設計感強、內容多、運作靈活,目前已超過3.35萬個,成為老百姓身邊的文化客廳。”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司長陳彬斌説。
今年2月,“大地歡歌”全國鄉村文化活動年啟動,全國各地陸續舉辦12項主體活動和80多項示範活動,引導動員廣大農民群眾積極投身到鄉村文化建設中來。
原來春節期間舉辦的“村晚”,今年開始一年四季都舉辦,在農閒時節成為“四季村晚”。
12月22日,2023年全國“四季村晚”冬季主會場活動在浙江省麗水市古堰畫鄉舉辦,以“村晚”為團聚契機,營造“家家戶戶辦村晚”的濃厚氛圍。
作為中國老百姓參與人數最多的文化活動之一,廣場舞也是越跳越紅火。
今年的全國廣場舞大會在各地匯演的基礎上舉辦了全國6個片區展演,在貴州貴陽還舉辦了廣場舞之夜活動,帶動全國舉辦廣場舞活動超過2.4萬場。
可以説,如今的群眾文化活動是老百姓唱主角。據統計,現在登記在冊的群眾文藝團隊已經超過46萬個,這個數量還在不斷增長。
文化遺産煥發時代活力
預約參觀要“拼手速”、沉浸式觀展體驗十足、逛文創店把“網紅文物”帶回家……除此之外,到博物館參觀的人們還感受到了一些新變化。
上海博物館、蘇州博物館等熱門場館高峰期加開“夜場”,四川博物院等專門設立了服務於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群體的快速預約和檢票通道——優化服務供給、提供更多選擇,人們參觀博物館的需求被更好滿足。
故宮博物院禁止商業拍攝入院,中國國家博物館出臺研學機構管理辦法、進一步規範館內講解秩序,多家博物館聯合有關部門打擊“黃牛”搶票、囤票等行為——探索提升管理水準、維護參觀秩序,人們的參觀體驗更優化。
“目前,我國類型豐富、主題多元、普惠均等的現代化博物館體系已經基本形成。博物館正在日益成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劉洋表示。
世界文化遺産地年接待遊客超3億人次,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年接待遊客3460萬人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建設,釋放人民的智慧、社會的活力……親近文化遺産,成為新時尚。
與此同時,非物質文化遺産為新時代美好生活賦能添彩。
文化和旅遊部等年初公佈了66個非遺工坊典型案例,苗族蠟染、曲陽石雕、黎族織錦等“老手藝”成為百姓就業增收新亮點。
如今,全國已設立6700余家非遺工坊,覆蓋脫貧縣和鄉村振興重點縣,對促進鄉村振興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
親子客群扎堆研學旅行,文博場館一票難求,City Walk(城市漫步)刷屏社交網路……今年以來,旅遊市場持續火熱,人民群眾多樣化、品質化的旅遊需求帶動行業不斷升級。
從數據看,前三季度國內旅遊總人次36.74億,實現旅遊收入3.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5.5%、114%。居民旅遊需求得到集中釋放,居民出行大幅度增加。
從業態看,觀光旅遊與休閒度假並重發展。通過發展大眾旅遊、智慧旅遊、綠色旅遊、文明旅遊,建設中國特品級旅遊資源名錄,試點培育智慧旅遊沉浸式體驗新空間,實施鄉村旅遊精品工程等,優質旅遊産品供給更加豐富。
從淄博燒烤到城市漫步,從暑期的研學遊到當前的冰雪遊,文旅融合正向深度推進。非遺旅遊、研學旅遊、城市漫步、旅遊演藝等融合業態加速發展。國家文化産業和旅遊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穩步推進。
旅遊公共服務也在進一步完善。文化和旅遊部門加強旅遊風景道、旅遊公廁等建設管理,改善道路交通、停車、通信、導覽等服務設施,推出更多惠民便民舉措。
營造良好市場環境,文化和旅遊部2023年部署開展旅遊市場秩序整治百日行動。行動期間,各地累計檢查旅行社、旅遊團隊、導遊等共計32萬餘家(人)次,辦結旅遊市場案件2400余件,有力打擊了旅遊市場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維護了旅遊市場整體平穩有序。
“堅持主客共用,倡導文明旅遊,提升服務品質,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出行更安心、住宿更舒心、購物更放心、娛樂更開心、觀演更潤心、服務更暖心。”文化和旅遊部産業發展司副司長馬力説。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