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2月22日訊(記者 葛蕾) 21日,國家文物局召開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佈會,通報了陜西省寶雞市下站遺址、陜西省西鹹新區北城村墓地、湖北省荊州市秦家咀墓地、湖南省郴州市渡頭古城遺址等四項“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主持會議。
此次會議聚焦于東周至隋唐時期的重要考古發現和最新科研成果。
獸面形玉飾件
動物祭祀坑
陜西寶雞下站遺址為東周至秦漢時期密畤遺址,考古發現祭祀遺跡1400余個,揭示了東周時期秦國、秦統一後、漢代不同時期祭祀遺跡、器物的演變過程,系統展現中國古代祭祀制度和我國傳統禮制文化發展的歷史進程。
墓葬
陶鎧甲騎馬俑
陜西西鹹新區北城村墓地是迄今考古發現十六國至隋唐時期規模最大的獨立墓園,考古發掘十六國時期墓葬38座、北魏至西魏時期墓葬101座、北周至隋唐時期墓葬146座,整個墓地佈局清晰、規劃有序,延續時間長,生動再現了十六國至隋唐時期遷徙到關中地區的少數民族與漢文化逐漸融合的過程。
M1093棺北側竹簡揭取前狀況
M1093頭龕內竹簡保存狀況
湖北荊州秦家咀M1093楚墓是目前出土戰國楚簡數量、文字最多的墓葬,出土3900余枚竹簡,總字數約30000字,內容包括先秦時期六藝類、諸子類、辭賦類、術數類、方技類文獻,如發現了最早的乘法口訣實物《九九術》,此前所知最早的《九九表》見於裏耶秦簡,此次出土的秦家咀楚簡《九九術》較之要早約一個世紀。這些發現對於校勘傳世文獻、豐富歷史資料具有重要價值,是研究先秦時期的歷史、文化、思想的珍貴資料。
渡頭古城J1俯拍
2023年水井發掘航拍
湖南郴州渡頭古城遺址是漢代至六朝時期的“臨武”縣治所在地,考古發現古城址(衙署區)、居址區、手工業遺址、墓地,衙署區水井出土三國時期吳國簡牘近1萬枚,內容涉及臨武縣行政區劃、賦稅、戶籍、屯田、礦冶等,為研究古代中央政權對南嶺地區的開發和有效治理提供了重要資料。
國家文物局將在“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框架下,持續推進歷史各時期城市考古、建築考古、陵墓考古、手工業考古等專題性研究,推動加快成果轉化,協調加強歷史學、社會學、民族學等多學科合作,多緯度、多層次研究闡釋考古遺存的價值內涵,發揮以史育人的作用。
與會專家對四項重要成果進行點評。國家文物局有關司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