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潘魯生:助力家鄉的手造産業

發佈時間:2023-08-15 13:45:30 | 來源:潘魯生民藝館 | 作者: | 責任編輯:姜一平

按:8月13日,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民藝研究院主辦,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曹縣人民政府承辦的傳統工藝助推鄉村振興與“山東手造”(曹縣)高品質發展論壇在山東曹縣開幕。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潘魯生受邀在論壇致辭。

首先,祝賀“傳統工藝助推鄉村振興與‘山東手造’(曹縣)高品質發展論壇”開幕!感謝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對我家鄉的厚愛,感謝菏澤市和曹縣黨委政府給予的關心支援,也感謝地方企業家的參與,共同為振興中華傳統工藝、發展曹縣的手造産業獻計獻策、擘畫藍圖!

今年,是我離開家鄉的第43個年頭,帶著家鄉賦予我的鄉土情懷,一直致力於中華傳統工藝的保護、傳承、教育與研究工作。我深知家鄉文化底蘊深厚,傳統工藝資源豐富,如何把家鄉的傳統文化資源轉化為生活産品,服務社會需求,一直是我的一樁心事,這也是主辦本次論壇的初衷。

1978年1月,曹縣工藝美術公司絹花車間合影

回顧手工藝的歷史文脈,曹縣有基礎,有資源,有活力。作為“商湯開國地、華夏第一都”,曹縣深厚的歷史文化、豐富的民間生活、勤勞的父老鄉親,創造了精湛的傳統工藝,發揮了凝聚情感、承載鄉愁、美化生活、發展生産、創造財富的重要作用。歷史上,早在夏商時期,商相伊尹就用曹縣婦女生産的大量刺繡品換取桀的糧食,體現了工藝水準精湛、工藝商貿交流的歷史基礎。新中國成立後,曹縣的工藝美術生産邁上新的臺階,倣古畫工藝、羽毛畫工藝、絹花工藝、制鏡工藝、桐木工藝、編織工藝、服飾工藝等形成規模,出口創匯,發揮了重要作用。新時代,曹縣的漢服、木作、柳編、面人、紙扎等特色工藝再啟航,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國貨國風形成浪潮、“山東手造”開啟新的發展空間的過程中,把握機遇,探索創新,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手造”亮點。作為曹縣人,倍感驕傲和自豪!

2021年10月調研山東曹縣漢服産業

傳統服裝創新設計,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服裝學院學生設計作品

前瞻設計的發展趨勢,曹縣有機遇,有空間,有潛力。一方面,要深入總結漢服、木作等産業的發展經驗,洞悉新趨勢,打造新熱點,開拓新賽道,保持並不斷增強發展的創新力和創造力。另一方面,要積極探索手造、中國設計、中國製造、中國式生活和現代化的新市場、新業態、新的發展空間,加強手造的産業融合力,強化集群效應,促進傳統文化賦能,成就曹縣手造更大的發展空間。就此,我們需要一線的産業經驗,也需要深入地理論研討,需要對工藝文化保護傳承的深入理解和自信自覺,也需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文化視野、設計方法和産業策略。希望通過産教融合、設計與企業融會,拓寬視野,啟發智慧,深化認識,凝練策略,真正使傳統工藝創造性轉化,促進曹縣的手工製造高品質發展。 

木作傢具創新設計,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王承利設計作品 

衷心祝願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祝福家鄉産業興旺,日子和美,再譜新篇!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