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第11屆中國·南亞東南亞藝術周在昆明開幕

發佈時間:2023-08-16 08:55:46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陳欣波 | 責任編輯:鄭偉

8月15日,參加第11屆中國·南亞東南亞藝術周開幕式的舞蹈藝術家翟婭琴在表演印尼舞蹈《班納舞》。

當日,第11屆中國·南亞東南亞藝術周在昆明開幕。作為第7屆中國—南亞博覽會暨第27屆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第11屆中國·南亞東南亞藝術周旨在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交流活動,展示雲南與南亞東南亞各國藝術交流互鑒成就,搭建文化藝術交流平臺,增強雙邊和多邊的相互了解,促進中國特別是雲南與南亞東南亞國家深入交流合作。本屆藝術周以“共築一帶一路相約彩雲之南”為主題,活動從8月15日持續至20日。

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8月15日,一名來自印度的舞蹈藝術家在第11屆中國·南亞東南亞藝術周開幕式上表演舞蹈。

當日,第11屆中國·南亞東南亞藝術周在昆明開幕。作為第7屆中國—南亞博覽會暨第27屆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第11屆中國·南亞東南亞藝術周旨在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交流活動,展示雲南與南亞東南亞各國藝術交流互鑒成就,搭建文化藝術交流平臺,增強雙邊和多邊的相互了解,促進中國特別是雲南與南亞東南亞國家深入交流合作。本屆藝術周以“共築一帶一路相約彩雲之南”為主題,活動從8月15日持續至20日。

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8月15日,一名來自柬埔寨的舞蹈藝術家在第11屆中國·南亞東南亞藝術周開幕式上表演舞蹈。

當日,第11屆中國·南亞東南亞藝術周在昆明開幕。作為第7屆中國—南亞博覽會暨第27屆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第11屆中國·南亞東南亞藝術周旨在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交流活動,展示雲南與南亞東南亞各國藝術交流互鑒成就,搭建文化藝術交流平臺,增強雙邊和多邊的相互了解,促進中國特別是雲南與南亞東南亞國家深入交流合作。本屆藝術周以“共築一帶一路相約彩雲之南”為主題,活動從8月15日持續至20日。

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8月15日,參加第11屆中國·南亞東南亞藝術周開幕式的嘉賓和演員在共舞。

當日,第11屆中國·南亞東南亞藝術周在昆明開幕。作為第7屆中國—南亞博覽會暨第27屆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第11屆中國·南亞東南亞藝術周旨在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交流活動,展示雲南與南亞東南亞各國藝術交流互鑒成就,搭建文化藝術交流平臺,增強雙邊和多邊的相互了解,促進中國特別是雲南與南亞東南亞國家深入交流合作。本屆藝術周以“共築一帶一路相約彩雲之南”為主題,活動從8月15日持續至20日。

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8月15日,參加第11屆中國·南亞東南亞藝術周開幕式的嘉賓和演員在共舞。

當日,第11屆中國·南亞東南亞藝術周在昆明開幕。作為第7屆中國—南亞博覽會暨第27屆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第11屆中國·南亞東南亞藝術周旨在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交流活動,展示雲南與南亞東南亞各國藝術交流互鑒成就,搭建文化藝術交流平臺,增強雙邊和多邊的相互了解,促進中國特別是雲南與南亞東南亞國家深入交流合作。本屆藝術周以“共築一帶一路相約彩雲之南”為主題,活動從8月15日持續至20日。

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8月15日,參加第11屆中國·南亞東南亞藝術周開幕式的演員在進行表演。

當日,第11屆中國·南亞東南亞藝術周在昆明開幕。作為第7屆中國—南亞博覽會暨第27屆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第11屆中國·南亞東南亞藝術周旨在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交流活動,展示雲南與南亞東南亞各國藝術交流互鑒成就,搭建文化藝術交流平臺,增強雙邊和多邊的相互了解,促進中國特別是雲南與南亞東南亞國家深入交流合作。本屆藝術周以“共築一帶一路相約彩雲之南”為主題,活動從8月15日持續至20日。

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8月15日,參加第11屆中國·南亞東南亞藝術周開幕式的演員在開幕式結束後合影留念。

當日,第11屆中國·南亞東南亞藝術周在昆明開幕。作為第7屆中國—南亞博覽會暨第27屆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第11屆中國·南亞東南亞藝術周旨在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交流活動,展示雲南與南亞東南亞各國藝術交流互鑒成就,搭建文化藝術交流平臺,增強雙邊和多邊的相互了解,促進中國特別是雲南與南亞東南亞國家深入交流合作。本屆藝術周以“共築一帶一路相約彩雲之南”為主題,活動從8月15日持續至20日。

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