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情唱歌朋友説我心直率,喜歡我唱我就唱開懷……”近日,當如清泉般閃光的音樂劃過貴州省黔東南州丹寨縣的夜空,伴著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侗族大歌優美的旋律,第三屆中國丹寨非遺周在歌聲中落下了帷幕。
本屆非遺周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等單位主辦,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系統性保護展開了深入研討。
活起來:構建系統性保護生態
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饒權表示,文化和旅遊部通過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宣傳展示、成都國際非遺節、中國非遺博覽會和丹寨非遺周等宣介活動,推動非遺保護傳承取得顯著成效、進入系統性保護新階段,向世界提供了非遺保護傳承實踐的“中國方案”。
“中國方案”在丹寨縣就可見一斑。
本屆非遺周舉辦地丹寨縣堪稱“非遺之鄉”,雖然只有不到14萬常住人口,卻擁有8項國家級、22項省級、34項州級非遺項目,17個國家級傳統村落、15個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民族文化和非遺技藝在這裡代代相傳,與這方水土相互滋養,構築起良好的非遺保護生態。
“非遺是在特定的生産生活環境中形成的,而工業化、城鎮化正在將這種特定的生産生活環境徹底打破,這就使非遺賴以生存的根基消失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委員雒樹剛在第三屆中國丹寨非遺周“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論壇上表示,非遺保護一定要從保護非遺生存環境做起。
雒樹剛舉例進行説明,保護苗族非遺,要從保護苗寨、保護苗寨中生産生活方式、風俗風情、生活習俗、禮儀規範做起,這是一個系統性保護的工程。
融進去:匯聚青年傳承力量
如何對非遺等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本次非遺周的中心論題。
“作為一種綿延不斷、活態傳承的文化綜合體,傳統工藝在新時代的轉化與發展中具有獨特的先進性和創新性。”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説。
雖然在工業化、城市化發展過程中,傳統手工藝發展遇到一些困難,但隨著傳承力量不斷聯繫起更多村民、城市院校青年學生、社區群眾等,投身傳統手工藝傳承的群體的主動性和發展規模呈上升態勢。這些90後、00後群體帶來的不僅是傳承能力,還有更多新觀念、新模式。
“我在學做手藝的過程中發現,有許多傳統工藝在流失。”銀飾鍛制技藝(畬族銀器鍛制技藝)項目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林陵祥在本屆非遺周“青年非遺傳承人”論壇上介紹,自己經過多年嘗試和研究,實現了“錘揲”技法與花絲鑲嵌技藝、燒銀藍技藝的融合,對失傳的鋄金銀技藝在復原的基礎上進行了提升。
“我們在做好傳承的同時,也在積極做好傳播。”楊柳青木版年畫項目市級代表性傳承人石彥敏説,傳統木刻製作週期長,往往還不及投入市場,生産時效性就過去了。通過發現生活中新美學、擁抱新媒體,她製作的400多集短視頻播放量已達1000多萬次,讓楊柳青木版年畫與當下的距離不斷拉近。
“非遺的‘世代相傳’,不是同一個東西、同一種方式永遠不變地一代一代傳下來,而是文化傳統在一代代人的能動實踐中不斷被賦予新的創造。”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手工藝術學院院長趙罡認為,在與青年參與非遺保護相關的工作中,需要保持開放和靈活的態度,尊重青年意見和參與,同時提供支援和指導,使他們能夠發揮潛力和創造力,實現更廣泛社會參與和傳承。
走出來:賦能文旅融合發展
“對非遺最好的傳承,就是讓它活在市場中。”羌族刺繡項目州級代表性傳承人張居悅大學畢業後,利用旅遊資源,在家鄉建立起羌繡展示、銷售、體驗基地,帶動100余名藏羌婦女實現就業。滿族刺繡項目國家級傳承人孫艷玲説,作為傳承人,在傳承技藝的同時,也需要考慮用“非遺+”連結起運動、時尚、網紅打卡地等各種資源,讓非遺産業做大做強。
“用非遺文化資源推動文旅産業發展是必要的,但需要謹防那些為追求短期最大效益而進行的資源無序開發,以及不惜利用非遺傳統符號去創造‘新’的文化樣式並以之替代真正非遺文化的做法。”貴州省政府參事室原參事、原貴州省文化廳副廳長謝彬如指出,不論是民族歌舞、民俗表演,都必須首先尊重文化自身的傳統價值構成,只有在這個前提下,才可能衍生出産業開發和旅遊開發的可能性。他認為,貴州文旅産業在此方面有很多成功經驗值得總結。
據介紹,貴州始終堅持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促進文旅業態合理佈局和産品不斷優化,實現文旅産業提質增效。去年來,貴州發佈了10條非遺主題旅遊線路,覆蓋9個市(州),每條線路均有鮮明的主題,線路沿途均分佈著絢爛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非遺主題遊正轉化為精彩風物風情和人文景致,拓展著旅遊觀賞和體驗的空間,彰顯出全域旅遊的嶄新氣象。
“貴州的文旅融合,非遺賦能大放異彩。”貴州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桑維亮表示,貴州將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斷挖掘非遺新時代內涵,推動越來越多的非遺“走出來”,激發非遺傳承發展的強大生命力,切實讓非遺從小眾化走向大眾化,從技藝傳承走向産業發展,從貴州走向世界。
(本報記者陳冠合 呂慎)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