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7月31日電 (記者 上官雲) 今年的暑期檔無疑是熱鬧的。自上映以來,《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更是賺足關注度。在已出爐的觀影感受中,有人覺得這是神話史詩大片,特效視覺效果拉滿;也有人覺得故事情節合理性存在問題,有“爛片”之嫌。
作為《封神三部曲》的開篇之作,這部電影講述了商王殷壽暴虐無道,質子姬發覺醒、反出朝歌的故事。《封神三部曲》取材自明代小説《封神演義》和宋元話本《武王伐紂平話》。
在中國,由於“封神”故事家喻戶曉,要拍出一部適合大眾口味的電影其實不容易。匯集費翔、黃渤、李雪健等眾多知名演員的《封神第一部》,值回票價了嗎?
全新的故事?
在《封神第一部》中,有熟悉的名字、熟悉的人物關係:紂王依然兇殘,伯邑考還是姬發的哥哥……但故事幾乎是全新的。
商王殷壽很有心計,利用被狐妖附體的妲己奪取王位。少年姬發是質子,將能徵善戰的殷壽視作英雄。
出於對殷壽的崇拜和信任,姬發又告發了四大伯侯謀劃造反一事。然而,殷壽逼迫四名質子,也就是西伯侯等四人的親生兒子弒父。
大殿上的殺戮,讓姬發對殷壽灌輸的一系列信條産生懷疑。等到兄長伯邑考被殺掉做成肉餅,比幹挖心迫使狐妖現原形,好友殷郊被斬首,他終於看清了殷壽殘暴的面目,反出朝歌。
對電影的解讀,眾説紛紜。專欄作家韓浩月的感受是,姬發覺醒後回到西岐,意味著對家園的守護由被動變成主動。不過影片在此沒有再多些筆墨,略顯平淡。
電影設置了彩蛋。九尾狐妖忽然出現,救活了已經氣絕身亡的殷壽;遠征北海的聞太師帶領魔家四將班師回朝,一場三界大戰,即將拉開帷幕。
“魔改”了嗎?
在有關《封神第一部》的種種討論中,情節是否被“魔改”是另一個焦點。
電影對很多原有設定做出了修改。姜子牙不再是主角,姬發的經歷成為串起整個故事的線索。他身為質子,度過了身份認同的危機,與以殷壽為代表的邪惡力量決裂,回歸正途。
成長故事確實更容易在當下引發共鳴。姬發內心無比糾結痛苦時,被囚禁起來的姬昌説:“你是誰的兒子不重要。你是誰,才重要。”這句話,戳中了很多觀眾的淚點。
以往的影視劇中,紂王昏庸無能,受妲己唆使做盡壞事,酒池肉林、殘害百姓。電影中的殷壽則明知妲己是狐妖,依然無動於衷,愈發暴虐無道。“紅顏禍水”的論調被徹底拋棄,被狐妖附身的妲己,更像是與殷壽共謀天下的“事業夥伴”,如同鏡子一般映照出他的野心與殘忍。
二者疊加,終於招來了天怒人怨,使“武王伐紂”順理成章,邏輯得以自洽。
該片導演烏爾善曾説,英雄成長、明辨善惡是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主題。“它是一部有溫度的電影,其中善惡的鬥爭異常殘酷和極致,親情部分又非常溫情。”
不得不説,《封神演義》搭建了一個龐大的神話體系,支線繁雜,相似的套路很多,不外乎仙魔鬥法、大戰,一輪又一輪,但內容上幾乎沒有特別厚重的思想性表達。
由此,韓浩月直言,殷壽充滿貪慾,外在行為和內在動機聯繫更緊密,“弒父”的重頭戲,可以順理成章地引出後續故事,《封神第一部》的改編並非魔改。
影評人崔汀則説,相較而言,電影將原著中神怪方面的元素去掉了很多,包括“女媧”這一角色,“它其實就是一部神話史詩大片,更強調人類的作用,更容易産生代入感。”
遺憾與期待
實際上,故事講得是否流暢,邏輯是否通順,演員演技整體上是否過關等等,都是評估一部電影優劣程度的標準。
很早之前,《封神第一部》在九尾狐的造型、選角等方面都曾引發討論。也有觀眾提出,正片裏九尾狐身影大多是一閃而過,並沒有之前圖片裏那麼誇張。
費翔飾演殷壽,口音偶爾會令人齣戲,但出色的舞臺演出經驗,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方面的缺憾。不擇手段的權謀、野心,在這個角色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據説,2014年起,烏爾善與編劇團隊開始創作劇本,近五年間修改十多稿。《封神三部曲》拍攝週期很漫長,用時18個月,共有438個拍攝日,劇組工作人員先後超過8000人。
《封神第一部》講的是商王殷壽暴虐無道,姬發覺醒;《封神第二部》講殷商大兵壓境,姬發保衛西岐;《封神第三部》講武王伐紂,人仙妖大戰,封神天下。
反覆打磨之下,《封神第一部》中的戰爭畫面如冀州攻城戰,可以稱得上宏大。崔汀認為,故事之外,這部電影的意義還在於,在工業水準上將中國神話電影提升了一個檔次。
不過,令韓浩月有些遺憾的是,圍繞姜子牙(黃渤飾)這條線索展開的情節裏,“神仙三人組”處理得不夠好,喜劇元素與整體氛圍不太搭;再有,“弒父情結”有些過於濃重。
但他認為,《封神第一部》依然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國産大製作,主創們在拍攝過程中不斷探索,向中國神話的深邃內核又靠近了一步。(完)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