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襄陽,三分天下策源地

發佈時間:2023-07-17 15:17:59 | 來源:襄宣在峴 | 作者:劉燕 | 責任編輯:姜一平

東漢末年

群雄紛爭

荊州卻是

社會穩定、經濟富庶、人才輩出

一派繁華景象

襄陽作為荊州治所

成為繼洛陽、長安之後的

全國文化中心、人才中心

以及三分天下的源頭

一代智聖諸葛亮在襄陽城西的隆中演繹了一齣“隆中對”,千古流芳,萬世敬仰。

一代武聖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利用天時地利“水淹七軍”,威震華夏,迫使曹操考慮遷都,以避其鋒芒。

同樣,襄陽作為戰略要地,成為魏蜀吳爭奪的焦點。赤壁之戰後三分荊州的局面,表明三分天下的政治地理格局初步形成。

在本期內容中

湖北文理學院教授葉植

我市文史學者方莉

將帶領我們了解這段歷史

未出茅廬三分天下

建安十二年(西元207年),曹操已平定河北,即將揮師南下,此時,無論劉備還是孫權,均惶恐不安。寄人籬下的劉備於是來到隆中,三顧茅廬,拜請諸葛亮,向這位青年才俊求教復興漢室之計,諸葛亮被劉備禮賢下士、求賢若渴的誠意所感動,毫無保留地講出了自己的見解。此事後來被西晉史學家陳壽記錄下來,成了《三國志·諸葛亮傳》中的一段內容,即著名的《隆中對》。

諸葛亮指出

自董卓之亂後,豪傑並起

曹操擁兵百萬,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政治上佔有優勢,“不可與爭鋒”。

孫權佔據江東,經營三世,地勢險要而人心歸附,“可以為援而不可圖”。

在中原不可爭、江東不可圖的形勢下,只有奪取劉表佔有的荊州和劉璋統治的益州,作為自己的創業之地。

“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一旦“天下有變”,兩路出擊攻佔中原,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葉植表示,諸葛亮的博學與才幹主要來自其躬耕隆中十年的勤思苦讀與廣交士林。當時,在劉表保境安民、發展文化教育政策下的荊州,聚集著大批本土和從關中、中原來的文人學士。

襄陽是當時南方政治文化中心,處於南北交通要道,居於此地,可以了解全國各地情況。在襄陽隆中,諸葛亮雖名為隱居,實則經常外出訪遊。劉備之所以三顧茅廬,就是因為前兩次諸葛亮出遊在外。

這種出遊,除了結交朋友,也是一種獲得資訊的渠道。由於他和當地達官、名儒、智謀之士相互往來切磋,增長了見識,所以雖身在隆中,卻仍了解天下大勢,從而誕生了千古《隆中對》。也可以説,《隆中對》不僅是諸葛亮個人的見解,也代表荊州有識之士的政治主張。經過在襄陽的十年砥礪,出山前的諸葛亮已是一個情商智商俱佳的飽學之士。

“如今,襄陽三國文化以諸葛亮文化為龍頭,展現在世人面前。《隆中對》關於三分天下的策劃令人稱奇,是三國文化風靡海內外千餘年的重要原因之一。”葉植如是説。

鎮守荊州威震華夏

果然

諸葛亮出山後

劉備集團找到了匡扶漢室的路徑

使建安局勢遽變

鼎足三分勢成

方莉表示,劉備集團按照諸葛亮“隆中對”的策劃,先“跨有荊益”,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關羽就是經營荊州的那個“上將”,擔負著兩路出擊、擒殺“漢賊”、匡扶漢室的重任。

建安十三年(西元208年),曹操南下荊州,劉表之子劉琮率眾降操。劉備聞訊,急忙率部從樊城向南撤退,曹操親率五千精兵強將在當陽長坂坡一帶一舉擊潰劉備軍,劉備只得帶領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倉皇向東南敗退,與關羽會合。

在關鍵時刻,關羽為劉備集團保存了一支建制完好的軍隊,使劉備脫離險境。關羽所部主要是水軍,這支軍隊以劉備駐守樊城期間,由關羽負責訓練的水軍為主。

這支頗具戰鬥力的軍隊,也正是諸葛亮勸説孫權接受孫劉聯盟,共同抗曹的主要資本。

赤壁之戰後,以關羽遙領襄陽太守。

方莉解釋,襄陽在劉表幼子劉琮投降後已成為曹操的勢力範圍,折衝將軍樂進駐襄陽城,征南將軍曹仁駐樊城。劉備把關羽封為襄陽太守,就只能是一種“遙領”,這在當時比較常見,一方面表達曹仁等據守襄陽的不合法性,另一方面也宣示必取襄陽的決心。

當然,如果關羽奪取襄陽成功,遙領則可立馬變為實領。從建安十七年(西元212年)至二十四年(西元219年),關羽獨自鎮守荊州八年。東面江夏郡、南面長沙郡等地有孫吳數萬雄兵虎視眈眈;北面有曹魏數萬精兵佔據襄陽、南陽等郡。如果他沒有過人的膽氣與才略,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

西元219年,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並取得勝利。駐守南郡治所江陵的關羽可能認為時機已經到來,於是盡提劉備集團的荊州之兵,向戰略要地襄、樊二城發動進攻,是為襄樊之戰。

戰爭前期,關羽圍襄陽、困樊城,逼得駐守襄陽的曹魏第一名將曹仁緊急求援。接下來,關羽利用天時地利,水淹七軍,取得了降于禁、斬龐德、大破曹軍的輝煌勝利,曹操甚至要遷都,以避其鋒芒。關羽以一偏師北伐,取得如此輝煌的戰績,確實令人震驚。

襄陽得失關乎天下

三國政治地理中

荊州作為一個戰略要地

被三方納入各自的規劃之中

成為曹、孫、劉三家必爭之地

因而成為三國政治地理的

鬥爭焦點

三國形成時期,三方的政治、軍事、外交鬥爭主要圍繞著對荊州的爭奪而展開,並隨著荊州歸屬的最終解決而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政治地理格局。

葉植表示,襄陽的得失,是影響三國政治局勢發展的一個關鍵。隨著漢末分裂割據局面的形成,劉表入主荊州,荊州在全國的地位立即變得舉足輕重。而襄陽位居漢江中游,控扼南北交通要道,成為南北攻防的戰略樞紐,因此,劉表把荊州治所移到襄陽。

從這個角度來看,誰擁有了襄陽,誰就擁有了佔據荊州和爭奪天下的戰略優勢。諸葛亮在《隆中對》“三分天下以成鼎足之勢、進而統一天下”的設想中,佔據荊州是其核心和靈魂,其他規劃都要在此基礎上才能逐步實現。

在赤壁之戰前,諸葛亮在去江東與孫權結盟時説:“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可見諸葛亮三分天下的最初設想是中原、江東、荊州的三足鼎立,再以此為基礎取益州、爭天下。

“魏、蜀、吳三方勢力在以襄陽為中心的荊州,演出了戰荊州、奪荊州、借荊州、討荊州、失荊州等一系列大戲。”方莉介紹,赤壁之戰後,曹操退守襄陽,孫權據有荊州江北,劉備攻取荊州江南諸郡,又從孫權手中借得南郡。荊州由此一分為“三”,分屬曹、劉、孫三家。赤壁之戰後三分荊州的局面,表明三分天下的政治地理格局初步形成。

曹魏據有襄陽,奠定了統一南方的戰略基礎,曾先後數次將荊州戰區最高長官征南將軍駐地或荊州都督治所設在那裏,形勢危急時調集各處兵馬前來救援,竭盡全力守衛該地。據《三國志》及《晉書》所載,在40餘年中,吳、蜀對襄陽策劃、發動的攻勢共有8次。從建安二十四年(西元219年)關羽的北征,到泰始四年(西元268年)萬彧的襲擾,均遭受挫敗。

關羽雖然一度取得了圍樊城、水淹七軍的暫時勝利,但最後被魏、吳聯合暗算,荊州丟失。曹魏牢牢地控制了襄陽,南部荊州為孫吳所有,蜀漢退至永安以西,三國鼎立的局面就此穩定下來。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