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朱廬執刲”銀印。
漢代北流型四蛙雲雷紋銅鼓。
清代《瓊黎風俗圖·採香圖》。
“瓊戲臺——瓊州表演藝術陳列”。
“南溟之浩瀚,中有奇甸,方數千里”,與海瑞一道被譽為“海南雙璧”的明代理學名臣丘濬,依明太祖朱元璋《勞海南衛指揮敕》作《南溟奇甸賦》,由此“南溟奇甸”成為海南的代稱。
坐落在海口市南渡江畔的海南省博物館,以《南溟奇甸賦》為綱,對海南的地理、文史、風俗、非遺和海洋文明進行展陳,自2008年開館以來,已累計接待海內外觀眾600余萬人次。
館內常設展包括“南溟奇甸——南海海洋文明陳列”“方外封疆——海南歷史陳列”“仙凡之間——海南風情陳列”三大基本陳列,“木中皇后——海南黃花梨陳列”“香中魁首——海南沉香陳列”兩大專題展覽,還有“瓊工坊——海南傳統手工技藝陳列”“瓊肴街——海南飲食文化陳列”“瓊崖村——海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産陳列”“瓊戲臺——瓊州表演藝術陳列”,多層次、全方位展示海南文化魅力。
方外封疆,文脈遠播
走進“方外封疆——海南歷史陳列”,半環幕視頻及投影展現了遠古大陸的變遷和海南島形成過程。海南島原是中國大陸向南延伸的一部分,在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中逐漸與大陸分離。
海南發現了昌江保由舊石器時代曠野遺存、三亞落筆洞遺址、石貢貝丘遺址等石器時代的重要遺址,為了解海南先民的生活提供了大量資料。
海南出現青銅器較晚,目前出土的青銅器中年代最早的為戰國時期。展櫃中的戰國時期青銅绹紋環形器,出土于昌江縣七叉鎮大仍村,共9件。器物呈環狀,外沿有鋸齒,環上佈滿類似繩索的紋飾。這種造型奇特的青銅器在全國較為少見,有人認為是切割工具,有人認為是祭祀禮器,也有人説是衣服上裝飾用的環扣,其功能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西元前110年,漢王朝正式將海南納入版圖,自此在海南開置郡縣、修築城郭,官商士民遷入海南,帶來先進文化和生産技術。前伏波將軍路博德征戰嶺南,在海南首開儋耳、珠崖兩郡。後伏波將軍馬援平定叛亂,在海南恢復郡縣,築城開渠,造福百姓。島上人民世代懷念,眾多伏波祠至今不廢。
漢代“朱廬執刲”銀印是海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此印1984年出土于樂東黎族自治縣,是西漢晚期中央政權授予朱廬縣官員的賜印。印紐呈獸首蛇身,蛇首微微上揚,蛇身佈滿精美細密的花紋,印面鑄有陰文篆體“朱廬執刲”4字。漢元帝時期,珠崖、儋耳兩郡先後被廢,改稱朱廬縣。執刲為爵位名,相當於郡守級別。“朱廬執刲”銀印是中央政權管轄海南島的實物證據,對研究海南古代歷史和西漢爵制、印製有著重要意義。
昌江縣出土的漢代北流型四蛙雲雷紋銅鼓也是館藏珍品。銅鼓是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祭祀禮器,後伏波將軍馬援創制馬式銅鼓作為軍鼓,用以傳播資訊、發佈號令。此鼓碩大厚重,鑄造精良,保存完好。鼓面正中鑄太陽紋八芒,三弦分七暈,弦紋之間飾雲紋。鼓面邊緣鑄4隻立蛙,是少數民族的圖騰。鼓身分胸、腰、足三段,飾等距離弦紋,弦紋之間飾雲雷紋,鼓身附圓莖耳兩對。此鼓的發現對於研究海南青銅文化特別是海南各民族遷徙歷史及文化有著較大價值。
唐代海南設瓊州都督府,海南自此別稱“瓊州”。海南省博物館副館長王輝山説,海南島是唐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唐代鑒真和尚第五次東渡日本時遇到颱風,漂流至振州(今三亞一帶),在此居住一年半,興建大雲寺弘揚佛法,開啟佛教文化在海南傳播的先河。
王義方、李德裕、蘇軾、黃道婆、丘濬、海瑞……這些歷史名人在海南留下了許多精彩故事。明代名臣海瑞為官清廉、剛直不阿,體現了海南人優秀的精神品格。海氏族譜木刻版是研究海瑞及其家族的重要資料,原有176塊,現存8塊,係一級文物。
海南是著名僑鄉,數百年來,一代代僑民遠涉重洋,艱苦創業,回國後為國家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展廳裏以模型場景展示了位於文昌市文昌公園內的“郭母李太夫人王夫人紀念亭”。亭高11米,呈塔式三層八角形,是文昌籍華僑巨商郭巨川、郭鏡川于1936年為紀念祖母李太夫人和伯母王夫人養育之恩而建。亭內匯集了30多位早年政界要人、社會名人的題詞、題聯刻石,至今仍保存完好,成為海南珍貴的華僑文物代表作。
耕海牧漁,民俗多彩
海口港、鋪前港、潭門港……步入“祖宗之海”展廳,一幅巨大的海南島地圖呈現于眼前,環島密布港口,粗略一數,就有15個之多。豐富的海洋資源孕育了海南人獨特的生産生活方式,耕海牧漁、造船曬鹽,世代不息。
疍家漁民是一個以舟為家、浮生江海的族群,主要分佈在福建、廣東、廣西、海南、浙江沿海一帶。相傳自唐代起,疍家人陸續從閩粵兩地渡過瓊州海峽,來到海南島。疍家漁民隨魚蝦汛期遷徙,在漁排上的木屋中起居飲食,在漁排間的“街道”裏船來船往,構成了別具特色的海上景觀。展廳中復原了疍家漁民的生産生活場景,展示了他們的服飾和出海打魚的工具。隨著時代發展,現今的海南疍家人放棄了漂泊生活,定居在沿海周邊以養殖為生。有的疍家漁民賣掉漁船買遊艇,吃起了旅遊飯。
“洋浦鹽田,朝水夕錢”,這句話描述了海南洋浦古老的制鹽業——早上將制好的滷水放在鹽槽中晾曬,下午就能收穫白花花的鹽去換錢。海南日照充足,海水充沛,出産的鹽潔白如雪、味道鮮美,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據《海南地名志》記載,曬鹽幾乎遍佈海南所有沿海市縣,自古至今海南有很多以鹽命名的村落,如洋浦的鹽田村、儋州的鹽丁村、海口的鹽灶村、萬寧的鹽墩村等。
海南是多元文化交匯之地,千百年來漢族、黎族、苗族、回族等各民族文化在此匯集、融合、發展,留下了瑰麗多彩的文化遺産。“瓊工坊”展現了海南各民族傳統工藝、傳統美術,如天南椰雕、南海貝雕、瓊崖炭畫等。“瓊肴街”倣照騎樓老街風貌打造了一條“美食街”,匯聚海南特色飲食。“瓊崖村”將海南少數民族民間文學、傳統技藝、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體育與遊藝五大類別的非遺項目聚于一村,作活態展示。“瓊戲臺”倣古戲院格局搭建了一座戲臺,通過活態展演與靜態陳列相結合,讓觀眾領略瓊劇、臨高漁歌、儋州調聲等海南傳統戲曲藝術。
香中魁首,木中皇后
海南原始森林植被茂密,擁有沉香最適宜生長的土壤。産于海南的沉香,又稱“崖香”或“瓊脂”,素有“一片萬錢,冠絕天下”的美譽。講解員鄭曉影介紹,海南用香採香的傳統由來已久。館藏清代《瓊黎風俗圖》中的《採香圖》描繪了黎人採香的場景:4名男子在山谷中忙碌,有的靠著樹榦,有的爬到樹上砍香。從左側配文可知,當時的專業採香客被喚作“香仔”,一般數十人共同上山採香,“構巢于山谷間”,長期駐紮,以此為業。
“香中魁首”展廳裏營造了一個以古代傢具、書畫、古琴、品香為主要元素的傳統文化空間,取名“沉香別院”,讓觀眾坐下來品香養性。
黃花梨是海南特有的喬木樹種,花梨木以溫潤沉靜的秉性和典雅華美的紋飾,成為高檔傢具的首選木材,與小葉紫檀一起被譽為“木中帝後”。
在“木中皇后”展廳,可以看到不少精美的花梨傢具。清代黃花梨神龕罩長460釐米、高60釐米,由25塊透雕和浮雕花板組成。花板圖案有丹鳳朝陽、松鹿同春、喜鵲登梅、柳浪聞鶯、博古紋等,雕刻精巧細緻,是瓊作木雕工藝的經典之作。
海南省博物館公共服務部主任宋玉介紹,自開館以來,海南省博物館已舉辦各類展覽400余場,原創展覽“大海的方向——華光礁I號沉船特展”“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陳列”先後獲得“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積極推進精品展覽“引進來”“走出去”,“燈下故人——一個德國人與海南島的故事”在德國展出,備受觀眾好評。
圍繞館藏資源、特色展覽、重大節日,海南省博物館舉辦各類主題社教活動,並開展講解直播,發佈線上文博課程和系列短視頻,多渠道傳播優秀文化。兔年伊始,海南省博物館舉行“博物館裏過大年”線下活動,邀觀眾體驗雕椰殼、畫炭畫、製作嵌銀絲手工書籤等,趣味盎然。
(本文圖片均由海南省博物館提供)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