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國家檔案局:加快數字化戰略轉型 建設檔案強國

發佈時間:2023-02-17 14:30:47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蘇向東 | 責任編輯:姜壹平

中國網2月17日訊(記者 蘇向東)全國檔案局長館長會議2月16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提出,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系統謀劃推進檔案工作現代化建設,以高品質發展為主題,以檔案依法治理為路徑,以實現數字化戰略轉型為關鍵,加快推進“十四五”檔案事業發展規劃各項重點任務落實,強化科技和人才支撐,努力建設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相適應的檔案強國。

深入實施國家記憶工程

建設一批“特色記憶庫”

以深入實施“新時代新成就國家記憶工程”為抓手,重點加強黨的二十大部署的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大活動等重點領域檔案工作,全面記錄新時代、新發展、新成就、新變革。分級分類抓好記憶工程實施,搭建本地區本部門整體記憶框架,通過目錄收集、數據收集、實體收集等建設一批“特色記憶庫”。

開展國有檔案資源普查,計劃用兩年時間完成全國國有檔案資源調查工作,摸清國有檔案資源家底。今年上半年啟動試點工作,探索形成一套可供推廣的經驗做法和調查標準。

加快建成革命歷史檔案目錄數據庫

用好用活紅色檔案資源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管好用好紅色檔案資源上下功夫。通過舉辦主題展覽展示、創作影視作品、出版文獻彙編、打造“雲課堂”等多種方式,推出一批主題鮮明、製作精良、感染力強的紅色檔案精品力作。中央檔案館將重點辦好“老一輩革命家的家教家風”主題檔案文獻展,做好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30週年等重要活動相關紅色檔案資源開發利用工作,推進《抗日戰爭檔案彙編》編纂工程。

開展紅色檔案資源名錄建設,結合國有檔案資源普查工作做好紅色檔案摸底,全面掌握紅色檔案卷件數量、保管狀況和開發利用情況,加快建成系統完整的全國革命歷史檔案目錄數據庫。研究制定紅色檔案定級標準,在全國範圍組織開展珍稀紅色檔案認定工作。

主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增強檔案為民服務實效

圍繞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強科技檔案管理工作,進一步規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檔案管理,開展科研檔案和科學數據協同管理試點。

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聚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工作、農村宅基地改革等農村重點領域和關鍵改革環節加強檔案管理。

推動各級檔案館館藏檔案有序開放,著力提升各級檔案館檔案開放率,更好地方便人民群眾和社會各方面查檔用檔。深化全國檔案查詢利用服務平臺建設應用,深度對接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擴大地方各級檔案館接入範圍。

提高依法管檔治檔能力

全面開展檔案行政執法督查工作

重點做好《檔案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提交國務院審議的有關工作,做好《機關檔案工作條例》《電子檔案管理規定》《檔案執法監督檢查工作暫行規定》等的制修訂工作,力爭年內出臺。推進《科學技術檔案工作條例》《全國檔案館設置原則和佈局方案》修訂工作。

強化檔案行政執法監督機制和能力建設。國家檔案局將對部分省區市、30家中央和國家機關、30家中央企業開展監督檢查,推動法規制度落實,督促抓好問題整改。

推進科技興檔工程

加快檔案工作數字化轉型

高標準推進國家級數字檔案館(室)特別是示範數字檔案館(室)建設,協調組織東部發達地區檔案部門在人員和技術上對中西部地區做好幫扶,形成“東部引領、中部崛起、西部跨越”的檔案數字化轉型發展格局。瞄準資訊技術發展前沿,積極探索智慧檔案發展戰略,有效對接數字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務、數字鄉村和各行業智慧發展,努力打造檔案工作新模式。

構建檔案安全體系

嚴防“黑天鵝”“灰犀牛”事件

抓好檔案實體和資訊安全。高度警惕檔案領域“黑天鵝”“灰犀牛”事件,著力構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的檔案安全體系。加大傳統載體檔案搶救性和預防性保護力度,做好檔案數字資源安全管理,開展異質異地備份,探索建立檔案容災備份機制,確保重要檔案資訊系統在遇到重大災害時能夠做到數據不丟、業務不斷。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應急處置能力。深化區域性國家重點檔案保護中心建設,發揮其在檔案保護技術研究應用、檔案保護修復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引領輻射作用。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