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博物館遊“出圈”:把文物背後的故事講給你聽

發佈時間:2023-02-20 08:55:26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魯元珍 | 責任編輯:姜一平

“我們就是為運河邊的博物館群來的。”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遊客絡繹不絕,不少是來自外地的家庭遊客。剛剛過去的寒假,各地博物館迎來一波遊覽熱潮。

近幾年,《只此青綠》《唐宮夜宴》《我在故宮修文物》等節目的走紅喚起了人們對文博的熱情,“博物館熱”悄然興起。沉下心來逛一次展覽、聽一場專業講解成為一種熱門的出遊選擇。各地博物館也紛紛出招,推出互動體驗、文創産品、數字文物,為文博愛好者提供博物館全新的“打開方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提高文物研究闡釋和展示傳播水準,讓文物真正活起來,成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成為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重要名片。

一座城市,一段歷史,一件文物,承載幾千年滄桑文化。博物館旅遊“出圈”,讓文物背後的故事走向大眾,讓文化遺産知識“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文旅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

文化遺産知識“飛入尋常百姓家”

做了十幾年導遊的陳剛,對南京幾家重要博物館可謂如數家珍:“長崗村5號墓及青瓷釉下彩的發現,進一步豐富了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內涵。”“‘蕭何月下追韓信’青花瓷瓶是元末明初青花瓷器中的精粹之作。”陳剛告訴記者,近日南京市博物館舉辦的特展中,很多文物是第一次和世人見面,非常受歡迎。工作多年,陳剛對博物館的情緣也越來越深厚。他還在南京市博物館做了份兼職,面對人氣爆火的現場,忙不迭地為大家服務。

博物館旅遊火熱,體現了遊客文化旅遊需求的提升,走馬觀花、遊覽風景、拍照打卡已不能滿足需求。博物館講解,成為連接文物和大眾最直接的途徑。

“到一個城市旅遊只為專門遊覽博物館的遊客群體增多,説明深度專業化的講解成為重點需求。”北京山原貓國際旅行社負責人馮玥對記者説。作為一家以深度研學遊為主業的機構負責人,春節過後,她明顯感覺到訂單量出現爆髮式增長。“我們的講師都是各高校的老師,是建築、地質、古生物、歷史考古等領域的專業學者,能帶來高水準的講解。”

圍繞一個文化主題,訪遍一個城市的文博古跡,這樣的行程對很多遊客充滿了吸引力。馮玥的團隊帶著研學團從“最早的中國”到“絲綢之路”起點,將河南博物院、考古博物館、二里頭遺址博物館等城市的重量級博物館串聯起來,在旅遊中學習和梳理歷史發展脈絡。

博物館裏的每件藏品都是加強文化自信的載體,博物館遊“出圈”,為進一步講好文化故事、挖掘文物的價值提供了路徑。

“博物館旅遊不僅能夠讓遊客近距離觸摸歷史、接受傳統文化熏陶,也能有效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強愛國情。同時,博物館旅遊也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表現形式,滿足了人們陶冶情操的需要。”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科學學院副教授王金偉表示。

隨著遊客參加文博遊的熱情不斷高漲,每逢節假日,各家博物館都迎來大量遊客,其中不少是親子家庭遊客,以及各地的研學團隊。各旅遊平臺數據顯示,故宮博物院、河南博物院、陜西歷史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敦煌博物館等成為熱門“打卡目的地”。

“隨著居民生活水準提高及教育理念的變化,人們希望孩子到更廣闊的領域開闊眼界、學習知識,這為博物館遊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南開大學現代旅遊業發展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主任石培華指出,“文化活動和遊覽觀光有機結合,讓普通的旅遊觀光上升為高品質的文化體驗。”

以親民化路線快速“破圈”

2月11日,國家博物館恢復疫情前的每天兩場志願者講解,志願講解員于江迅速投入工作。“國博的前身歷史博物館第一次招聘志願講解員時我就報了名,如今做志願講解員已二十年了。”回憶這些年的經歷,于江感慨,一次源於自己興趣愛好的決定,讓他見證了多年來博物館遊的變化,“現在越來越多人主動選擇有講解的時間段,我也更有動力把文物的故事講給人們聽。”

有文化體驗需求的遊客增多了,博物館也開始追求創新和特色,人氣爆火的特展活動,全息技術還原的大師作品,不斷“出圈”的文創産品,都給於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國博很多文創産品銷量都很高,體現了人們對文物和其背後歷史文化的熱愛。”于江説。

為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文旅需求,順應文化消費升級新趨勢,博物館領域掀起創新轉型風潮。春節假期,各地推出各具特色的活動,首都博物館傳統絨花製作、北京藝術博物館年畫印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漢服摺紙,還有許多博物館推出的線上猜燈謎、小小講解員、兔年生肖主題特展,都充滿新春氛圍,“打卡博物館”成了旅遊新風尚。

在南京博物院的“網紅”展館民國館,大學生遊客吳林正不停拍照,報館、店舖、老爺車,傳遞著濃濃的復古風情,如同穿越到了民國時期的街頭。“我是第四次參觀南博了,每次還會覺得新奇,每次都有不一樣的收穫。”吳林説。

面對逐漸年輕化的遊客群體,各家博物館在講好傳統文化故事的基礎上推出多樣化的産品,趣味互動、手工製作、夜遊、探秘、鑒寶及各類研學課程深受遊客歡迎。在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孩子們動手體驗兔年紙傘製作;在河南博物院,人們帶上白手套、拿起洛陽鏟,挖掘、修復、還原,體驗考古過程;玩偶“馬踏飛燕”、川蜀麻將擺件、可以吃的“古錢幣”,各式各樣的文創産品成為“網紅”……

中國博物館協會文創産品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吳明認為,頻頻“出圈”的博物館文創是文化元素、市場需求和時尚潮流的結合,博物館可以充分發揮設計創意,運用好社交媒體,推進文化傳播。

在各類創新元素的加持下,博物館一改“高冷”“嚴肅”的形象,以親民化路線快速“破圈”,走向大眾。

數字化技術帶來視聽新體驗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數字講解員敦敦。”走進莫高窟第285窟1:1複製洞窟,戴上AR眼鏡,以九色鹿為原型的數字講解員“敦敦”將觀眾帶入1400多年前的西魏時期,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相互交融,原本靜態的壁畫在墻壁上跳躍起來。“戴上眼鏡就能看到飄逸的敦煌飛天,奔跑的九色鹿,非常生動有趣,還有很多尚未開放的洞窟開啟了數字遊覽,給我們帶來了驚喜。”一位遊客説。

走進三星堆遺址博物館,戴上MR眼鏡,眼前的景象“活”起來,現實場景與虛擬影像融為一體,古老的文物如同置身於千年前的巴蜀大地上,向今天的人們講述彼時的生活萬象。打開故宮博物院公眾號,“雲遊故宮”小程式突破線下游覽限制,讓遊客遍覽太和殿、壽康宮。湖南省博物館以虛擬現實和三維影像製作技術,再現宋朝文人雅士的“慢生活”……

這些場景都是博物館探索數字技術應用的縮影。在全息投影、VR、AR、三維影像、多感測器融合等資訊技術的加持下,博物館的遊覽方式發生了改變,數字博物館、虛擬博物館、智慧博物館等概念先後出現,歷史場景真實生動再現,給遊客帶來沉浸式遊覽體驗,曾經“沉睡”的文物和歷史變得觸手可及。

“數字技術拓展了文化的時空邊界,也拓展了自身功能,給遊客帶來新奇體驗,在創新中釋放文化的力量。”石培華指出,數字經濟時代下,博物館正與數字技術全面融合。伴隨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普及,疫情期間全球博物館運用數字技術“危中尋機”,數字化成為博物館提升文化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加速了博物館知識由“貴族專享”到“大眾共用”的歷史轉向。

三年的疫情影響,越來越多博物館探索“雲展覽”“雲講解”模式,線上觀眾通過直播就可以跟隨導遊和講解員“一鏡到底”地逛展館,數字展廳、數字藏品、元宇宙等産品擁有了更多市場。

關於博物館旅遊未來的發展,也有專家認為,要慎重對待商業化、娛樂化的趨勢,將文物保護和旅遊開發結合起來,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一起來,要堅持“內容為核”的發展理念,擴大有效供給,提高文化消費品質,推動文化資源與現代生産生活相融合,不斷滿足多樣化的博物館旅遊需求。

《光明日報》( 2023年02月19日 05版)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