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2月11日電標題:起源於北宋的健身術,為何成為當下時髦網紅運動?
作者劉星晨
不知不覺,八段錦火了。
在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搜索欄中敲下“八段錦”三個字,剛好檢索出1000條視頻。
熱度最高的是體育總局密碼版八段錦教學,播放量超1052萬。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畫質的視頻下,洋洋灑灑近6000條評論,其中多是以大學生為代表的年輕人。相互之間,稱彼此為“錦友”。
作為起源於北宋的古老健身術,八段錦由八種不同動作組成。當20歲出頭的人對照教學視頻比劃著一招一式,口口相傳中,歷史悠久的“慢運動”在過去一段時間成為不少人的“心頭好”。
“練習完八段錦我與原相機和解了”
“好多人問我八段錦的事情,它確實很火。”這是“90後”危喆昕談起八段錦説的第一句話。
練習5個月後,她感受到了中國古人的高度智慧。“古人修身講究心法,你信任它,身體會發生一系列變化”。
形容這種變化,危喆昕用了“神奇”一詞。
從前的她是生活作息不規律的標準反面教材。“朋友圈晚睡排行榜,我長期排名前三”。長久以來“晚睡晚起”的生活模式讓危喆昕身體抱恙,心理層面曾患有嚴重的焦慮和抑鬱。
去年夏天,從古代中醫書籍中了解到八段錦後,抱著嘗試心態,危喆昕開始跟練。
她特意查詢了中醫子午流注理論安排練習時間。“早上9-11點間打一次,下午2-4點間打一次。晚上6點後身體和意識進入休息模式,不進行運動了。”
很快,她便收到了回報。“多年的肋骨炎讓我總會有隱隱疼痛感。跟練了2周左右,肋骨炎消失了,感覺不到痛了。”談到此,危喆昕仍有幾分激動。
為了搞清“神奇”變化,危喆昕翻閱了不少資料。在她看來,既科學又玄學的古老東方智慧,才讓八段錦成為如此簡單卻有效的運動。
談及過往,危喆昕過度在意外界看法,排斥原相機的真實感。“現在我跟原相機和解了。在臉上癍、細紋的痕跡中,我感受到平靜的生命力”。
如今,危喆昕會向朋友安利這套健身法,“大家稱我為八段錦推廣大使”。她用一句頗具哲學意味的話感慨道:在沉沉浮浮的世界裏,想保持身與心的平衡。
“起初不相信八段錦”
由於早年上學時飲食不規律,讀大二的李昂祎已經有7、8年胃病史,血脈不通導致他的腳一年四季都會冰冷。“有時沒吃刺激性食物,胃病也會發作,疼到直不起腰”。
相較吃中藥調理身體,大學期間李昂祎選擇用運動療法提高免疫力。
“我不喜歡去健身房擼鐵,買了瑜伽墊在宿舍鍛鍊”。練習了一段時間腹部課程後,“小病”並未有明顯好轉。在朋友圈中看到有人練習八段錦後身體改善明顯,李昂祎心動了。
作為“00後”,最初聽到“八段錦”時,李昂祎並不相信:用老派運動養生應該是幾十年之後的事情吧?
但很快,這種顧慮便被打消。
每天中午,李昂祎會在宿舍陽臺跟隨B站教學視頻練習。算上調整呼吸的時間,半小時“修煉”雷打不動。
“即使是工作日,也有300多人同時在看視頻”。最初訓練時,李昂祎對於動作不夠熟悉,12分鐘的課程他大概要進行20分鐘。“‘搖頭擺尾去心火’那一式比較難練,扎馬步的時間很長。”他笑著回憶道。
三周後,李昂祎驚訝地發現腳心竟然暖和了起來。在他看來,這種體驗不可思議,“練一套動作沒有疲憊感,時間久了會感覺氣血通暢”。
如今,已是李昂祎練習八段錦的第二年,他坦言已晉陞為資深愛好者。于他而言,八段錦是開啟另一種生活方式的鑰匙。
“八段錦強調意識鍛鍊”
“八段錦對頸、肩、腰等多個部位有調節作用。”在體育總局氣功中心科研宣傳部主任崔永勝看來,八段錦在編創過程中,便與現代生活方式緊密結合。
據中國健身氣功協會常委楊柏龍介紹,作為古代導引養生術,八段錦運用八組動作,通過肢體導引,強筋壯骨,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改善臟腑功能,增強體質,提高身體免疫力。
“以‘左右開弓似射雕’為例,它主要鍛鍊肝和肺,對心肺功能是很好的調節。”崔永勝表示,八段錦每組動作都具有針對性,解決身體機能問題。
談起“錦友”們關注的功法原理,崔永勝介紹道,八段錦是通過對外在形體的導引,促進經絡暢通,從而達成五臟六腑的平和。“中醫常言,氣血流通即是補,氣血暢通後,人的身心自然會越來越好。”
而“強調對意識進行鍛鍊”則是這一古老功法與現代健身的一大差異。“大家練習八段錦時,要集中注意力。功法講求身和心的和諧運動,強調心的參與。”
根據過往經驗,在堅持練習八段錦3個月後,心肺功能、臟腑功能、免疫力等指標會産生顯著變化。“每天能鍛鍊是最好的,每次連做2遍八段錦,能促進氣血在身體中至少迴圈一週,時長大約在30分鐘。”
當看到有更多年輕人主動認識傳統文化,崔永勝表示欣慰。“八段錦簡單易學、健身效果好,促成了它在年輕群體中的爆火。”
如今年輕人頻繁用腦,而八段錦中的古代智慧恰好能應對此情況。“形體適當運動後,大腦和身心會安靜下來,從而促進氣血流通。”
八段錦中的“錦”寓意動作緩慢優美。又是一天清晨,伴隨熟悉配樂,又有多少人唸唸有詞道:“雙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雕……”(文中部分人名為化名)(完)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