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繪畫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中國歷代繪畫大系”自2005年啟動,歷經17年完成,作為規模浩大、縱貫歷史、橫跨中外的國家級重大文化工程,是迄今為止同類出版物中精品佳作收錄最全、出版規模最大的中國繪畫圖像文獻。“大系”共收錄海內外263家文博機構的紙、絹(含帛、綾)、麻等材質的中國繪畫藏品12405件(套),涵蓋了絕大部分傳世的“國寶”級繪畫珍品。編纂出版《先秦漢唐畫全集》《宋畫全集》《元畫全集》《明畫全集》《清畫全集》,共計60卷226冊。這部承接古今、聯結世界的巨典鴻篇,不僅充分展示了中華文明的璀璨輝煌,也通過反映中國繪畫藝術的宏富成就,見證著中華文化在文明交流互鑒中的強大生命力和全球影響力,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與利用的重要現實意義和廣闊前景。
《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書影圖片由浙江大學提供
傳承千年曆史文脈重現千古筆墨神韻
作者:馬鋒輝(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
“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這是中國美術界、文博界的一件大事、盛事。“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傳承千年曆史文脈,重現千古筆墨神韻,是迄今為止同類出版物中精品佳作收錄最全、出版規模最大的中國繪畫圖像文獻,是中國古代繪畫保護、挖掘、利用的集大成者,也是新時代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韻味、中國氣派的重大標誌性文化成果。
《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內頁圖片由浙江大學提供
《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內頁圖片由浙江大學提供
“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是中華文化深沉的力量積澱,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精神資源。作為擁有輝煌燦爛、綿延不絕的優秀傳統文化的世界文明古國,我國歷代繪畫作品寄託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和美好夢想,也蘊含著國家和民族的深刻記憶。千百年來滄桑迭變、興廢交替,很多書畫珍品或毀於兵火或散佚海外,成為中國人心中永遠的傷痛。隨著國家的飛速發展以及黨和國家對文化藝術事業的高度重視,讓散佚四方的書畫珍品重新聚攏在一起成為切實可行的課題。
自2005年始,“大系”工程已接續推進17年,終成盛世修典盛事。“大系”規模浩大、縱貫歷史、橫跨中外,為收錄于海內外263家文博機構的萬餘件(套)中國繪畫藏品建立了精準的數字化檔案,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將藝術創造力與中華文化價值融合起來,將中華美學精神與當代審美追求結合起來,激活了中華文化生命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文化引領和精神支撐。
“大系”取得的豐碩成果,有益於進一步闡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大系”基本涵蓋了全球重要文博機構珍藏的重量級中國繪畫珍品,為全世界中國繪畫藝術研究者感知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豐富的視覺資源和藝術視角。比如通過對傳世古畫進行數字化處理,成功地辨析、提取出原本剝蝕暗沉、肉眼難辨的畫面、題跋及印章,實現了文物藏品的“無損傷”修復,為更好地鑒定作品的傳承譜係提供新的依據;對同一題材不同版本、同一畫家名下眾多作品的同時收錄,更為作品鑒別、深入考據和語境還原提供可能。這種對古代藝術遺跡和文化遺産的數字化保護、數字化重現及對數字化虛擬體驗的開發,必將在視覺研究、文化語境等多個層面凸顯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增強中國文化的軟實力。
“大系”作為高品質的文化供給,對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國歷代繪畫擁有不可勝數的圖像藝術元素,具有無限廣闊的傳統文化基因活化空間。“大系”通過對虛擬現實、3D列印等科技手段的綜合運用,實現了對大足石刻245窟、安岳石刻紫竹觀音造像及整體石窟的數字化建模、1:1立體化重現及其多媒體虛擬互動體驗,讓專業研究者和廣大觀眾得享來自不同時空的藝術體悟,進而對中國傳統繪畫的收藏、鑒定、發展歷史形成更為全面的認識。如此眾多的中國傳統繪畫作品匯聚在一起,為我們重新認識“傳統”打開了一條通路。通過發揮數字化傳播高效便捷的優勢,將概念化的“傳統”轉變為有形的、序列化的審美對象,真正實現了以美育形式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美學精神,提高全民審美素養。
可見,“大系”為我們提供了一雙回顧過去、審視當下、展望未來的眼睛,要持續發揮“大系”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文化遺産保護與利用、提高全民審美素養和促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更加昂揚的姿態邁向新征程、投身新實踐、展現新作為,為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文化自信的物質載體文化精神的視覺傳本
作者:許向群(中國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副主任)
作為修藝術之典、傳文化精神的規模浩大的國家級文化工程,“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卷帙浩繁的圖像採集、擇取與研究、梳理,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十年磨一劍的工匠精神鑄就了世紀精品,為推動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供了傑出的樣本。下面就“中國歷代繪畫大系”與古今繪畫研究談三點感受:
第一,“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具有百科全書般的索引作用和文獻價值。古今繪畫研究中,圖像文獻是基本要素,除了接觸原件之外,通過印刷品或數字圖像來進行分析研究成為重要的途徑之一。因此,系統完整的高精度圖庫及能夠還原原“境”氣息的印刷變得至關重要。“大系”編纂團隊通過世界範圍內的蒐集、梳理,整合調動各方力量,借助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不斷深入的契機,以集大成的編輯理念和思路,通過對“全”“精”“真”的不懈追求,匯聚了海內外各大博物館收藏的中國繪畫珍品。同時借助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地還原真跡面貌,為今天的中國歷代繪畫研究奠定了堅實的文獻學和圖像學基礎。這一“修典”工程顯然是文化自信自強的一種體現。
第二,“中國歷代繪畫大系”薈萃了圖像與研究文本的豐碩成果,形成了圖文並茂的互文關係。“大系”的編纂過程,從某種角度來看是一次追尋海外散佚名跡的學術交流活動。浩如煙海的中外圖像採集,對編纂出版的歸納與選擇提出了極高的學術要求。通過匯總已有的中外有關中國歷代繪畫的研究成果,陳述代表性的觀點,兼顧有爭議的問題,這種兼收並蓄的編輯思路,為研究提供了豐富多維的學術參照和發掘空間。比如,通過“補缺”的方式,將分散在不同收藏機構的成套作品進行還原,從而使研究者能夠更好地了解作品的呼應關係和整體韻致;再如,通過“並置”“歸類”等方式,將同題材或同作者的有爭議的作品進行綜合呈現,這種直觀的比較為作品的真偽鑒定和歷史價值判斷提供了多重資訊和依據。
第三,“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汲取的新資料、新觀念為學術研究提供了新思考。十餘年來,“大系”編纂團隊奔波數十萬公里進行實地拍攝,足跡遍佈海外百餘家文博機構和收藏單位,將3000余件(套)海外所藏中國繪畫精品的高清圖像收入“大系”之中,其中不少繪畫精品鮮為人知。“大系”接近原作的精美呈現,尤其是那些海外珍品的高度還原和細節再現,為學術研究提供了新鮮“養料”,這些新材料不但能夠補充和完善已有的研究框架,還能夠促動建立一種全新的研究模式。另外,近年來,美術與社會發展的其他方面越來越多地交織互通,中國美術史與中國文化、中國歷史的研究已經融合在一起。“考古美術學”作為美術史的重要分支,有著自己的研究方法、研究材料以及與其他領域的互動。“大系”在《先秦漢唐畫全集》中專設了“考古發現卷”,顯然是對這種研究趨勢的關注與呼應。敦煌研究院、故宮博物院等文博機構早已開始用數位技術發掘、研究藝術品,“大系”所匯集的現有最全面的中國歷代名畫“數字化”文獻,必將為數字化下的中國美術史研究提供有力的保障。
集中國歷代繪畫精品之大成
作者:李一(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之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之美術圖書。回望歷代美術圖書的彙編纂輯,前人已有不少成果,如清代的《佩文齋書畫譜》,二十世紀初的《神州國光集》等。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成果漸多,出版有《中國美術全集》《中國書法全集》《中國古代書畫目錄》《中國古代書畫圖目》《中國繪畫全集》等大型美術圖書。而新近出版並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示編纂成果的“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則是在前人纂輯成果基礎上的進一步發揚、光大和超越,是集繪畫研究、整理、出版、傳播于一體的超大型綜合工程。
圖片由浙江大學提供
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的“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展”展廳內景。圖片由浙江大學提供
作為新時代美術出版的輝煌成果和標誌性的文化事件,“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最為突出的特點是集中國歷代繪畫精品之大成,是迄今為止同類出版物中精品佳作收錄最全、出版規模最大的中國繪畫圖像文獻。這一文化工程從選題策劃、編纂出版到傳播推廣,體現了組織者、編纂者的大胸懷、大手筆、大視野與大格局。從某種意義上説,縱貫歷史、橫跨中外的“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在美術出版史上是一次超越,其規模之大,匯聚藏品之多,選取作品之精,令人讚嘆。將海內外260余家文博機構的萬餘件中國繪畫藏品匯聚在一起,在世界範圍成功蒐集、梳理、出版超大規模的繪畫圖像文獻,確屬前所未有之集大成,也只有在走向盛世的新時代,才能出現這樣的奇跡。
由於種種原因,近現代以來,諸多中國古代繪畫精品流失海外。尋找散落世界各地的古代繪畫精品,全面呈現中國繪畫的發展脈絡,深入研究繪畫藝術對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展現,是美術史研究的重要課題。由於整合力度不夠,近年來的古畫研究較為零散,而“中國歷代繪畫大系”的編纂者克服種種困難,通過各種渠道整合畫史研究資源,想方設法使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繪畫精品得以團圓,又以美術史學家的眼光,研究歷代繪畫創作的原生態和作品流傳的來龍去脈,通過努力,使許多分散各處的組畫得以團聚,讓那些遠隔重洋的名作回歸原來的譜係。尤其是名家的“雙胞胎”“多胞胎”作品及相似名作的匯聚,為研究畫家的創作狀態和創作過程、研究作品的流傳提供了翔實的依據,為今後編寫中國美術史和中國文化史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更值得稱讚的是,出版和展覽相結合、平面和立體相結合、閱讀與觀摩相結合的傳播推廣方式。“大系”在完成圖書的編纂出版環節後,轉向展覽的傳播。“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展”將具有代表性的歷代繪畫精品以時間為軸進行呈現,並展現這一文化工程本體的研究、出版歷程,同時在展廳開闢畫集閱讀空間,為每件展品配備二維碼連結進行詳細介紹。觀展與閱讀的體驗相互交融,歷代繪畫精品的展示與歷代繪畫全集圖書的陳列相得益彰,營造出情境式的互動體驗空間。由出版走向展覽的傳播方式成為全新的嘗試,運用先進科技,通過視、聽、觸、嗅等多感官交互裝置,引領觀眾走進畫中,感受中國藝術之美,領會中華民族的美好理想與精神追求。
藝術之美畫為心使
作者:何歡歡(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學佛教資源與研究中心主任)
2006年4月,以“和諧世界,從心開始”為主題的首屆世界佛教論壇在杭州和舟山成功舉辦。此前一年,《宋畫全集》的編纂工作啟動。看似無關的兩件事,卻在今天的“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工程中相映生輝:始於《宋畫全集》的“大系”收錄了3000余件(套)佛教主題或包含塔寺等釋家元素的繪畫,約佔總數的四分之一。研讀這些傳世佛畫,我們能夠更加深刻地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這一論斷的重大意義。
佛教在中國傳播發展的兩千多年裏,各朝良工巧匠、文人墨客所繪之佛不僅向我們展示了釋教融入中華文明的歷史脈絡,更含藏著異域宗教適應不同時期中國社會發展變遷的文化密鑰。通過梳理3000余件佛畫,我們看到了“佛教中國化”的全景圖式,其中呈現出明顯的時間線索和時代特徵。
敦煌藏經洞和西夏黑水城出土的單尊或成組佛教造像等,通過複製、模倣外來形象追求相好莊嚴、祥瑞圓滿;唐末五代的供養人畫、經變圖中,漢文化元素逐漸增多,重在“神合”思想教義,並用中國傳統的禮法習俗影響著外來的信仰形式;流行于唐宋的十王圖、羅漢畫、頂相圖等,無論是人物造型、器物背景還是圖像內容,都已不見嚴謹的梵本來源,“雖儒典之格言,即佛教之明訓”的理念在繪畫中得到了形象化的彰顯;宋元的文人畫多淡去説教,以悟為旨,畫出了生命的真諦,佛畫不再是受膜拜的對象,而成為雅集上的清玩;明清時期的大量山水畫中,塔剎寺墻從只露一角于深山之中,到突顯全貌于群峰之上,這種由小到大、從邊緣至中心的圖式變化,是佛教融入自然與日常的真實寫照,也是“中國化”與“中國畫”相合一的境界呈現。
《華嚴經》中説:“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從3000余件佛畫中,我們看到的是宗教恭肅歸仰的目的日趨淡化,直抒胸臆的人文山水逐漸增多。事實上,每一幅畫作都蘊含著豐富的歷史資訊和深刻的思想內質,如五代時期南唐畫家周文矩的《琉璃堂人物圖》中,李白、王昌齡等與僧人法慎談詩論道,體現了文人在儒釋道三教融合中的橋梁作用;南宋梁楷的《六祖撕經圖》以減筆水墨畫出了禪宗“不立文字”的頓悟之道。這些都體現了文本文獻所無法表達的更加直觀生動、深入人心的“佛教中國化”,也是中華文化包容開放、博大精深的生動展現,需要我們靜心品讀、悉心鑽研、用心傳承。
“大系”網羅式收編入冊的繪畫作品,為研究“佛教中國化”這一時代課題提供了新材料、新方法、新視野。舉例來説,利用歷代圖像具體辨析佛教傳入中國後經歷的演化和變遷,可以深層次挖掘其中蘊藏著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因密碼”;分析王維、巨然、牧溪、趙孟頫、八大山人、陳洪綬等僧人與居士畫家及其“朋友圈”,可以多角度闡釋傳統文化的精神特質及其文脈傳承;追蹤歷代畫作從古至今的全球流佈軌跡,可以全方位探尋我國與諸多傳統佛教國家之間的文明交流互鑒,以及中華傳統文化在世界的影響,以畫為媒,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吟咏王維的名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欣賞後人臨摹的《輞川圖》,琢磨“雪中芭蕉”這一畫壇公案……繪畫圖像與文本文獻的“相互成就”,共同構成了兩千多年來中國人對佛教文化的理解與認知。
在“和諧世界,從心開始”的感召下,“大系”用藝術之美詮釋著“佛教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時代內涵。中國歷代繪畫見證了在社會進步中不斷凝結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彰顯了中華文化在交流互鑒中不斷增強的內生動力,傳承了中華文明在時代發展中不斷昇華的精神追求。如此匯聚形成的“大系”,不僅為深入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有關研究提供理論之源、文化之韻,也是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清渠活水”。
(稿件由光明日報記者陸健採訪整理 圖片由浙江大學提供)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