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一輩子》劇照 老舍戲劇節供圖
中新網北京12月4日電 (記者 應妮)大戲看北京·2022第六屆老舍戲劇節日前集中舉辦了“老舍筆下的西城”“構建新時代的‘戲劇觀’”“文學改編舞臺劇的觀察與思考”三場論壇,近20位專家學者線上相聚,以老舍、文學、戲劇、新時代為關鍵詞展開討論,20余家媒體平臺進行同步直播,總觀量超過170萬。
老舍與北京
“老舍筆下的西城”論壇邀請編劇、導演、演員方旭,京味兒作家劉一達,中國老舍研究會副秘書長史寧及北京正陽書局“掌櫃”崔勇一起,帶觀眾們“雲遊”北京,探尋西城文脈,從不同的角度分享各自對於老舍先生作品的感觸與“老舍文化名片”的認知。
老舍先生出生於西城的小楊家衚同,他後來工作和生活的很多地方也圍繞西城展開。在《四世同堂》《正紅旗下》《老張的哲學》《離婚》等作品中,都有對西城景物、景觀的細緻描述。
中國老舍研究會副秘書長史寧在論壇中提到,“老舍先生的文學作品當中,人物活動的場景基本是真實的北京地名,這是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梳理之後會發現,真實地名最多的集中在西城。”
多次將老舍先生的作品改編後搬上舞臺的方旭則認為,“北京是老舍先生整個文學創作的根基,北京他的這個出生地是老舍整個文學創作的根基,只要翻開老舍先生的《想北平》,你就能明白,北京這個出生地對於老舍先生到底意味著什麼”。
《牛天賜》劇照 老舍戲劇節供圖
親切感是老舍先生文學作品的魅力之一,史寧認為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的作品非常關注人性的部分,關注人最基本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這是老舍先生作品可以跨越時代保持持久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老舍與新時代
“構建新時代的‘戲劇觀’”論壇邀請了多位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專家以及評論人就“老舍與新時代”為話題進行討論與分享。老舍先生一直愛憎分明為人民而書,他的筆端滿含對苦難人民的悲憫與同情,對世間美好情感的讚揚,也因此,他的《茶館》《龍須溝》《駱駝祥子》等經典作品,在話劇舞臺上至今仍常演不衰。
文藝評論人谷海慧認為新時代需要新京味,她提出“隨著現代化的進程,人們的生活方式在急劇改變,無論老北平的記憶還是大雜院的生活,在當下的北京生活中已經越來越成為市民生活經驗的一小部分。如果在取材領域和藝術方法上不去創新的話,是不是還能産生新的經典?”
而以“新北京人”為主體形象創作了京味話劇《喜相逢》的林蔚然則認為京味不是一個固化的概念,“隨著年代的更疊,北京城的風貌也在發生變化,京味話劇不再止步于衚同戲和小院戲。目前已經有相當數量的話劇貼上了新京味的標簽,原因在於城市格局的變化,城市人群的構成也在變化,這一切催生了不同於傳統京味話劇的出現。”
老舍與文學改編
“文學改編舞臺劇的觀察與思考”則邀請了有“實戰經驗”的導演牟森、方旭以及多年深耕在戲劇高校的中央戲劇學院戲文系主任彭濤、教授麻文琦,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胡志毅分享各自的經驗。
老舍作品西城地名分佈 老舍戲劇節供圖
胡志毅認為文學和舞臺作品之間存在差異,“文學作品的成功不能決定舞臺作品成功,我有一個看法:不是所有的文學作品都可以改編成舞臺作品,但因為現在舞臺劇技巧、呈現方式比較多,所以很多人也做出了有益的嘗試。”
方旭認為,“我覺得老舍先生的作品在今天的改編而言,更重要的他的文學作品中能夠引發大家思考的部分,否則這件事可能就會失去它的意義。在動筆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老舍先生幾十年前的作品,我們在今天改編到底想跟觀眾聊什麼。”
曾經將小説《一句頂一萬句》《紅高粱家族》搬上戲劇舞臺的牟森導演認為,從長篇小説轉換為舞臺演出,要面對的一個根本的問題首要是“時間”,是如何在有限時間裏讓觀眾坐住並且感動。對此,他的做法是“把感動到我的東西通過舞臺方式轉換給觀眾”。
據悉,三場論壇之後,老舍戲劇節還將舉辦“戲劇之夜”,屆時將邀請業內外專家、藝術家共同參與。(完)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